那是一幢独立的铁皮房子,深蓝色的,看起来神秘而庄重。
最初当它出现在十字路口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升起一个大大的问号,不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房子的位置选的得天独厚,在小镇的车站附近,等车的人三三两两地聚在它的前面闲聊,他们好像不关心它的存在。对于高一学生我而言,铁皮房子的突然出现,成为了那等车点唯一的建筑物,实属显眼。这个十字路口是我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其中一条路是省道,很多大货车呼啸而过卷起滚滚尘土。按理说对于这幢铁皮房子我是没有什么幻想的,在这样熙熙攘攘的地方不应该是个小卖部吗?所以当某一天有人打开铁皮房子前面的挡板,我从窗口瞟了一眼,那玲琅满目的图书摆满了书架,在夏天的烈日下闪闪发光,我的心底着实乐开了花。
书店的主人是我叔叔的铁哥们,一个二十多岁的文青,有着在校门口十字路口开书店的远见。若干年后我才明白,这仅是一种愿望投资。遗憾的是,那个年代,书店都是以输出小说为主,调剂人们枯燥的生活。但凡没有和学习资料挂钩,是向来被家长拒绝的。于是好好的一个书店,成了坏学生留恋地的代名词,我想这座铁皮房子书店的命运不济是源于定位的失误吧。同理,镇上后来涌现出一批以出售学习资料为主的书店,生意果然火爆,利润空间也很高。而当我离开小镇后,我叔叔参与这场角逐竟也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这都是后话。
我叔叔是个文青,他有一种发散型人格魅力,总是吸引着比他小的年轻人追随他。他外向开朗,呼朋唤友,他最大的特点是慷慨,最感受不到的是孤单。他几乎读过所有著名作家的武侠小说,在他的床上总是堆放着好多书。他启蒙了一大批武侠迷,包括我。铁皮房子书店,虽然位置选的不错,但是以租书为主,随着书籍的变旧,推成出新的速度也没跟上,所以惨淡经营。好像在开张后没一两年就关门了,它还是孤零零地站立在路口,虽然我知道它里面装满了书。关门后的铁皮房子书店竟然成就了我一个人的丰富,铁哥们叔叔已经不靠书店营生了,作为家在学校旁边的包租公,他关了书店也过的滋润。于是乎,我叔叔总是带着我去他家里拿钥匙开门取书。每次我们都从后门打开铁皮房子,即使白天也要先开灯,闻着书籍堆放的味道,感觉到一种富有,一种满足。我从书架上随意挑选书籍,灰尘落了很厚,我却开心地抱了满怀,感觉非常的幸福。那种自由畅游书海的感觉真是富足到不得了,凭借叔叔的关系,我白看了那么多的书,在读书的那些年我精神饱满,积极向上,可谓人生最知足的时期。
铁皮房子书屋,经营的并不成功,可它成就了我爱思考、爱阅读、爱感悟的习惯。纵使只是一个时期,微不足道,却恰好是关键时期。对于那座书屋,我几乎独自占有,随意翻阅,那种任性此生不再!我很感谢引领我入门的叔叔和书店老板,上一批的文青,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也没有走出关中,却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后来者的路。感恩生命,感谢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