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家庭教育蓝皮书》最新公布了一组数据,那就是在小升初阶段,现在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比例从以前的10%上升到了20%。
这数据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孩子的心理问题在逐渐低龄化。
这让不少70后,80后父母们非常疑惑,想想我们小时候没少挨打受骂,可鲜见出现心理问题,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打不得说不得,动不动心理就有问题了?
董宇辉曾说过:对孩子来说,自由最重要。
以前的孩子是自由在生活的,现在的孩子是被禁锢在生活中的。
以前的孩子,没有沉重的课业要求,大家有更多娱乐的时间,父母也不会将学习做为唯一的标准和第一要务。
放学了,呼朋唤友,大家会聚在一起玩打沙包,踢毽子,跳皮筋,跳格子……,学习只占50%,剩余的都是群体游戏。
大家接触同龄的,或是比自己大上几岁的孩子,混龄在一起玩,彼此间可以观察模仿学习融入社会的方式,就和小狮子们会一起嬉戏,在玩闹中练习狩猎本领一样,孩子们在游戏中也学习了社交本领,和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在学校一坐一整天,一下课就被马上接回家里,关着门依然是不停学习,他们除了自己班上的一些同学,很难在接触更多的人。没有群体游戏,只是独自一人沉浸于网络游戏,从网络中寻找朋友,从网络中了解世界。
生活在虚幻构造的世界中,孩子们难以适应真实的生活。
一旦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有反差,就会接受不了,心理上易感压力,容易崩溃。
以前的孩子田间地头随意奔跑,城市的孩子也会有属于自己群体的秘密乐园,他们有着自由惬意可支配的时间,有了小情绪马上就可以在自然中,在同伴们安慰中烟消云散,很难在心里搁置沉积。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父母建造的安全城堡中,没有真实交往的朋友,没有自由奔跑的空间,也少了份情绪宣泄的出口,所以相比以前孩子也就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现在的孩子被关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在学校也不能在课后奔跑打闹,因为怕出问题,回家也只能在父母紧盯下埋头写作业,远离了自然,扼制了孩子们的自由,好奇心和探索欲,就容易让孩子们心承受力变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同理心缺失,适应环境能力变差......
对于孩子们来说,不是通过网络,不是通过父母灌输来成长,而是应该从同伴和环境的互动中成长,学习到成长的多样性,才会具备强大的心理和抗压性,才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以前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爷爷奶奶,父母兄弟姐妹一大家人一起,哪怕父母顾及不到,家中也至少会有一个人对他倾注关爱。
现在房价昂贵,别说四世同堂了,三世同堂都难以实现,现在的家庭结构都是一家三口的小单元家庭,一旦孩子从父母身上感受不到爱,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没有了支持,他会感觉到没了活路。
当然了没有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的,但是能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则不一定了。
我们不能怪现在的孩子太玻璃心了,只是现在的孩子,没了自由,成长环境太过单一了。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说:“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方式教育现在的孩子,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未来。”
当董宇辉一语道破背后的原因,我们是否应该停下脚步,重新审视我们给予孩子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