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却不易回答。尤其是在现在这样竞争激烈而又充满机遇的社会环境中。
我们有的时候宁愿反复看一部电视剧,直到已能背诵其中有特色的台词,也不愿捧起一本书来打发闲暇时光;
还不停抱怨孩子总是抱着手机玩而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却没想过自己也没有安坐读书而成为孩子的榜样;
甚至在工作后一年到头也难得读完一本书,只推说工作太忙,没时间。
当然,读书有时候确实是一件“麻烦”事,它需要时间,耗费精力,却不能在短期内获得收益。
而这个社会正在高速运转,使得人们也跟着“忙”了起来,忙于挣钱养家,忙于实现自身价值,忙于许多被定性为“更急迫”“更重要”的事情。
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使阅读变得更加快捷便利,同时也削弱了人们对阅读的兴趣,忙于各种娱乐。
因此不仅要问,既然有了更多的选择,我们为什么还要阅读呢?
中国古代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以激励士子努力学习、参与科举考试,其中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耳熟能详的句子,意指读书可以获得高官厚禄,可以获得豪宅名驹,可以获得如花美眷,可以获得寻常人难以拥有的一切物质享受。
这些话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人们可以通过读书获得赖以谋生的技能。
从出生到成年后步入社会,我们拥有的许多技能都是从书本中学到的,再经过实践强化,成为与自身密不可分的部分,以至于可能渐渐忘记了那些技能其实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会的。
法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在其著作《谈谈方法》中写道:“遍读好书,有如走访著书的前代高贤,同他们促膝谈心。而且是一种精湛的交谈,古人向我们谈出的只是他们最精粹的思想。”
这句话说明了阅读更深层次的意义:通过阅读,人们可以获得前人的思想精粹。
书籍是前人加工后的产物,通过书籍获得知识,既是捷径,也能使我们的人生之路更加宽阔。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则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因此,阅读能塑造人的性格,可形成“隐性资产”,绝对是合算的长效投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这句话则从另一个高度说明了读书的意义:对个人而言,读书使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对整个社会而言,书籍的存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在知识大爆炸的当今社会,眼光和格局决定了发展的前景,而阅读正是保证思想常青、不落后于时代的重要途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什么永不过时,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不落后。
对我自身来说,阅读是因为:
在家中难以出门游玩,想靠此打发时间;
没有好看的电视剧,而改看的书本故事;
想了解某位作家的一生,看看人家的写作水平;
想看些经典名著来汲取精神力量和增长些文学常识;
想学精某一领域,提高一下自己的专业知识;
工作需要,解决生活难题……。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阅读很重要的,也很必要的。
当然阅读的并不一定非要是书。报纸,新闻,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阅读这些也是可以的,但要学会区分信息,尽量吸收有用的,对自己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