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像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老老少少的人从胡同里涌出来,汇集到钟下,眼巴巴地望着队长,像一群木偶。
【分析】:
1、第一句话,交代季节,季节特性,并且,每一句都会找到一个点落笔,从秋天的潮气,到露水。
第二句话,说到了槐树,铁钟,并且做了埋笔。
2、第三句话,出现人物,对人物的衣着,动作进行描写,人物描写画面感很强。此时注意动词的运用:披、捏、走、拉。
并且运用修辞手法,队长嚼食物,老老少少像一个木偶的比喻。而且,注意到第一个比喻是和秋天景色相呼应的。
“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像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这句话很棒,没有直接说一边走一边吃,而是通过描述一个吃的样子,动作来写。
3、“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老老少少的人从胡同里涌出来,汇集到钟下,眼巴巴地望着队长,像一群木偶。”这句话呼应了开头的伏笔,那个铁锺,进行了声音的描绘。
也做了链接,实景从钟锤撞击钟壁,人物从队长转到了老百姓。
4、对人群的描述,用了一个比喻“木偶”。
【刻意练习】
盛夏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斑驳的树影、叽叽喳喳的鸟鸣,习习凉风隔着窗纱吹进来。女人洗漱完毕,走到厨房,将头天晚上泡好的豆子煮上,推门走向外面。
她穿着一身蓝色的短袖短裤,运动鞋,一边散步,一边听着耳机播放的音乐。小区人行步道上有和她一样悠闲地散步、慢跑的人们。两旁深深浅浅的绿植里,零星散落着红的、白的牵牛花,中心广场上是伴着欢快的音乐跳广场舞的中老年人。几圈下来,感觉到身上微微汗出,便朝着家的方向回去。
等从厨房出来,左手上已经端了煮好的豆浆,右手端了一盘子煎饼,随着一声:开饭了!梳洗完毕的家人陆续来到餐厅,端坐在餐桌旁,开始享用丰盛的早餐。
【对比思考】
盛夏、清晨、阳光、鸟鸣、微风,交代季节、特定时间段的特性,场景;厨房,埋下伏笔。
主妇装扮,动作,擦、放、磕、、搅拌、摊平、翻面,
最后的比喻不知道是否合适。四次改动,依然不是特别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