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花了很多时间看《跃迁》,虽然看了就忘的毛病依然存在,但至少在心田里留下了一鳞半爪,不能说毫无用处。
刚刚打电话,跟老公说到低水平的勤奋。他说他今年很努力,一直很忙,但却效果不佳。我说他的勤奋是低水平的勤奋,触到了他的逆鳞,结果当然是道歉了事。我只恨自己读书读得不求甚解,无法说服老公。趁复盘八月的机会,我来盘点自己,如何成为一个高水平的勤奋者。
《跃迁》里谈到,勤奋是有境界的:低水平勤奋靠努力,中等水平勤奋靠方法,高水平勤奋靠选择目标。
在小灶群之前,我是一个纯粹的低水平勤奋者。像自考专科、本科文凭,都是用时间堆出来的。做任何事情,第一思考的就是有没有时间来努力。因为我相信,努力一定有回报。
加入小灶群之后,接触到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世界,完全不同层级的人,每天阅读的书、接触的事物和人,都带给我刷新世界观的感受。我从来没想过时间还可以管理的,我也不知道有“元知识”这回事,我更不知道居然世界上有柳比歇夫这样的时间管理大神,也不知道原来读书真的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如果说以前的我只是闷头独自勤奋,那么现在的我,已经在寻找如何更有效地工作的方法。这就是古典老师说的中等水平的勤奋者,当然,我只是摸到了门槛。
所以,我的手机上一大堆效率软件,文档工具,时间管理工具,滴答清单,开始接触手账,思维导图,方格笔记,成功日记,情绪管理,也知道了什么SWOT分析法,事情四象限等前所未闻的名词。
但是,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8月,我每天晚上都是12点钟左右睡觉,自觉勤奋努力。但用帕累托的二八定律一衡量,我只是用20%的高效时间做了80%的事,即用每天晚上22点到24点,写晨读、审稿;用80%的时间做了其余20%的事情,即白天的时间,基本上用来做家务、上班处理琐事、陪孩子、刷朋友圈、看公众号等等。我的勤奋仍然是低水平的勤奋,我在第一级和第二级的勤奋之间忽上忽下。
这种状况,好似王语嫣:只知道一大堆武功招式,却不会一招半式。用古典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上层缺一棵清晰的问题树,底层缺好的执行力和精力管理”。
《跃迁》中说,勤奋的第三重境界,就是更少目标,战略勤奋。什么意思呢?就是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只有想得足够明白,才敢少做事,找杠杆支点,撬动整个地球。
我的目标,是想要在写作领域找到我的斜杠。那么,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到底在什么赛场和谁竞争?有什么优势?这些优势会越来越有用吗?在更高层面获得了竞争力,对我有什么价值?
写作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对读者有好处;别人不易模仿。
什么赛场:新媒体领域,和所有写作者竞争。
我的优势:有教师背景,对文字比较敏感;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但不深厚;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知识丰富;有育儿背景;人到中年,有一定的阅历;对大千世界抱有好奇心,喜欢学习,属于内驱力型学习者。(写到这里,终于明白为什么说服不了老公了,他根本就是一个外驱力学习者嘛!)
这些优势会越来越有用吗?于我,内驱力学习会越来越有用,这也是我前进的动力;阅历也会有用,育儿知识也是,但都需要平常留心;对我而言,写作的几个方面:遣词用句,素材积累,选题角度,文章结构,都还需要打磨。
在更高层面获得了竞争力,对我有什么价值?对读者有好处,那么读者喜欢,有了粉丝,有了流量,就能吸引大咖的注意,吸引更多的粉丝,引流更多流量。我要做的,一是要定位读者,二是要定位自身,找到两者结合的最佳点,深耕细作,读100本专业书,成为此领域专家。
别人不易模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就形成了自己的个人品牌。有了个人品牌,就能利用个人影响力,开设社团,微课等等系列产品,进一步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而自己的风格,肯定是要在阅读大量经典,经过大量揣摩模仿后,才能逐步形成的。因此,当务之急是阅读经典,并模仿练习。所以,100天精品读书群是首选。
今天晚上,9月1日晚,在初读了《跃迁》之后,我写下了如何努力做一个高水平的勤奋者。或许,在我对本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之后,有更多的新理解。
此为8月成长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