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的生日,每年都认认真真地记着。以往上学的时候,每年的今日总是在外地,只能打个电话,仔仔细细地问妈生日怎么过的,好让自己感觉仿佛没有离开过家。今年,母亲跟我们住在一起,我很高兴,这样的日子里能为母亲做些什么。
昨晚睡前,时间已经很晚,确定母亲已经香甜地入睡,给她发了一条微信。“妈,生日快乐!祝你永远幸福健康,爱你!”顺便发了一个数额刚好的红包,不让她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重视,也不会嗔怪我“现在正是困难的时候,就别老给我钱了”。
一直以来,我在母亲的眼里,都还是一个没有独立的孩子。这与家乡传统的风气有关。几乎每一个家乡的孩子在结婚生子后,都还跟父母住在一起,或者父母想尽办法为孩子买一套房子,并承担孩子生活很大一部分的开销。尽管父母们凑在一起相互抱怨,但他们总有一种自豪感,一种使命感,和被需要的满足感。
在家乡的后辈中,我是一个例外。
一直以来,我都是大家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乖巧听话,成绩优异。很早就离开家乡去别的城市读书。家乡流传一句话,学习差的孩子是自己的,学习好的孩子是人家的。于是,当家乡的孩子们都纷纷留在父母身边,靠亲戚朋友的关系找到了勉强糊口的工作,跟家庭条件相当的人结了婚,生一个又一个的孩子。而我,离开了家乡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我是母亲唯一的孩子。母亲很年轻的时候就生下了我。我还是个婴孩的时候,繁忙的工作中,粗枝大叶的母亲没能悉心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常年体弱多病,性格也变得有些敏感易怒。我与母亲的母女关系是有些紧绷的。无论说话做事,稍有差池,母亲总是会气急败坏,语言像一颗颗尖锐的石头,硬生生地打在身上和心里。
大多数时候,我与母亲的交谈,要么是母亲向我抱怨家长里短,要么我努力地回想生活中值得开心的事与母亲分享,搏她一笑。在小心翼翼地维系与母亲的关系中,我养成了极度敏感的性格,总是将最深的情绪埋在心里,生怕哪里做错,让母亲不开心。
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无论我怎么做,母亲总是有不满意的地方,直到我结婚,生下了女儿,我才在母亲脸上见到轻松的,愉悦的笑容,我和母亲的关系终于得到了缓和。许是母亲的身体渐渐好转些,许是女儿那小小软软的身体让母亲心里柔软起来,我终于能够跟母亲聊一聊心里真实的感受,我也几乎快要忘记了,母亲原来是可以这样的童真和快乐。
给母亲发完消息和红包后,我才安心得睡下。母亲每每醒得早,我能想象到她清晨醒来看到微信时脸上甜美的微笑。
果然,当我在孩子清甜的呼喊声中醒来时,看到母亲回复我的消息,“我都已经忘记我的生日了,哈哈”。我感到十分的喜悦,连初秋的天空仿佛都变得湛蓝高远许多。
早饭时,母亲像个孩子一样欣喜得一遍遍说着,我都忘记我的生日了,你爸爸肯定也忘了,都没给我发消息,以前在家每年过生日我们都做点好吃的,或者就我们俩出去下馆子,哎呀,年纪真的大了,都不愿意过生日了。
因为母亲肠胃脆弱的缘故,晚饭时很少吃东西。我便一大早赶到市场,买了母亲爱吃的菜,想要中午回家时大展厨艺,为母亲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尽管母亲总是推脱,不要买蛋糕,那么多脂肪,会胖。但过生日嘛,总还是要有些仪式感的。哪怕只是一块小小的酸奶乳酪。
做菜的时候,母亲一直在我身边转来转去地给我帮忙,一会剥蒜,一会递盘。我们两个常常聊得笑弯了腰。菜都准备好端上桌了,母亲又举着手机左拍右拍,把照片发给父亲,得意得炫耀着她的生日大餐。我默默看着母亲和父亲在我们三个人的群里聊天,心里泛起快乐的涟漪。父亲说生日快乐。母亲说,嗯嗯,我们一起快乐。
后来,我看到母亲发了朋友圈,照片里是没有修过的卖相并不是很好的菜,我做的菜。母亲配文说,爱女做的生日午餐,孩子真的是大了。我才知道,原来在母亲心里,我一直都是她生病前还不太会走路的那个小姑娘,是那个她还没有来得及好好照料就跌跌撞撞独自长大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