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中庸》的第十四章部分内容。
原文: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释义: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缘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这是圣贤才能体证到的境界,一个人既不攀缘上位,又不欺凌下位,万事反求诸己,既不怨天也不尤人,这是一个真正无我之人才能达成的境界。但凡有小,我在处理上下级关系时或多或少都会偏离中庸之道,在生活工作中,我们上与下的关系每天,都在不停切换,那如何才能处理好这上与下的关系呢?
第一:在上位不陵下,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恕,也就是仁爱并宽容。
第二:在下位不援上,用一个字概括,什么是与上级最恰当的关系?那就是“忠”。也就是感恩并奉献,忠诚是难得一见的高贵品质,如果把对父母的心推而广之到上级身上,便是一份忠诚,感恩上级与组织给了自己成长的机会。因而愿意为上级为组织而奉献自己的能量智慧,一个拥有真诚品质的人,处处受到重用,处处都是机会。
第三:正己而不求于人,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当我们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当我们找回了自己的“忠”和“恕”以后,自然能够摆正上下级关系,让自己无需陷入到抱怨的泥潭。
那如何才能“正”呢?还是回到我们离天性最近的地方,就是与父母子女相处的时候,在与他们相处时,几乎没有利害得失的算计,心最为纯粹真诚,因而可以把忠和恕的品质展现出来,这是我们最接近无我的时刻。孝顺父母,养育儿女,无怨无倦,同时我们也会想出种种对父母儿女好的方法,当我们愿意为了他们奉献时,自然会心生万法,想出种种解决方案。
本节重点:
1.在上位托起他人,是做出奉献的最好机会,心中装下多少人,舞台就有多大。
2.在下位,忠于谁便能同频谁的力量,与更高层面的人同行,就能放大个人更高价值。
3.忠恕这样的品质,我们本来就有,并不局限于父母子女身上,开发多少便能获益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