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了一次“板凳”,观摩了一场教练对话。
如常,按“教练之箭”流程展开了对话。客户说想要的成果是:怎样可以更快将“团队教练线上工作坊”的框架内容设计出来。教练的提问,充满了关切、陪伴、顺畅。当尝试进入体验环节不久,客户突然掉出画面,有点抗拒地说,“重要性”不是我想要的,我更想知道“怎样做”。此时,教练开始围绕“行为”层面再提问……
更多的成果是结束之后,教练、客户、板凳在回顾时的发现:
1)客户的信心不足,可能是真正的合约之一;
2)客户在准备阶段,当要寻找其他人帮助时,内心的“小声音”的干扰,影响了工作进度的推进,而如何克服“小声音”的干扰,也可能是这次教练约谈的合约之一
小结一下:
面对“下三层”的问题,首先要一层层的剥开,看看究竟问题的核心在哪里,即使要拉到“上三层”,也要捕捉到从哪个点切入“上三层”,这个“捕捉点”就是合约!
只有合约确认到位了,体验才能顺利展开,否则,都是隔靴搔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