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文化程度只有初中水平的农民,儿子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一直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这一点一直让我引以为豪。自从儿子去了县城读高中,由于离家较远,我和他商量让他选择了住校。曾经一直陪在我们身边的孩子,突然间一下子离开了我们,多少会有些失落感涌上心头。不过随着时间慢慢推移,这种失落感慢慢变淡了,我和妻子也就习惯了孩子不在身边的日子。
不知不觉中孩子读高三了,由于学习压力越来越重,孩子的假期也被挤压的越来越少。由开始的两星期回一次家到现在的一个半月回一次家。长时间不见,作为父母心里难免会特别地想念儿子。每次儿子回家,我和妻子都会准备一大桌子丰盛的晚餐为儿子“接风洗尘”,也算对儿子的一种补偿。
又到了儿子休息的假期,我开车去学校接儿子。在我的印象里,似乎经历过无数次这样的场景---在拥挤人群中确定儿子的位置,这样的场景再怎么多也觉得不够。在学校门口就看见了儿子焦急等待的身影,傍晚里的余晖洒在地上像是泛黄的胶卷一遍遍的将场景印在我心里。在回来的路上,我对儿子说:“今晚我和你田叔叔一块去酒店吃饭,到时候你也一块去吧!”儿子爽快地答应了。每次给儿子打电话他都会抱怨学校的伙食差,也正因为此,我一般会尽量把和朋友吃饭的时间选择推辞到儿子的假期里,为的是让儿子也跟着沾沾光,改善一下伙食。
回到家,我如往常一样将给爸妈准备好的东西交给儿子,因为每次儿子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爷爷奶奶。由于我一直忙于做生意,我和妻子很少有时间能陪在孩子身边。大部分时间儿子都是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所以儿子对他们的感情特别深。儿子出门的时候,我嘱咐道:“你去坐会儿就回来,别留在爷爷家吃饭了,晚上和我一块出去吃!”儿子回头答道:“知道了,爸!”
不知不觉已是晚上,儿子还没有回家,快到和朋友约定的饭局时间,于是我决定去爸妈那儿接儿子一块去酒店吃晚饭。车开到目的地,我下车还没进屋,就听见儿子的说笑声,进屋看见爸妈和儿子正在吃饭,我打断他们对儿子说:“晚上不是说好出去吃饭吗?怎么又留在爷爷家吃饭了!”看见母亲做的红烧肉,想起我最爱吃母亲的这道拿手菜,我像个大孩子似的顺手捏了一块红烧肉放在嘴里,本以为会尝到久违的美味,可是嚼了两口就感觉到有点异味,于是赶紧用手捂着吐了出来,“这肉放的时间太久了,不能吃了,赶紧倒掉吧,免得吃坏了肚子!”父亲听到我的话,似乎明白了什么,就说:“志强,要不你就跟你爸一块出去吃吧,等你哪天有空了再来爷爷家里吃饭。爷爷好好给你做一桌你喜欢吃的饭菜。”就在那一瞬间我看到有一丝的失落划过父亲的眼神,儿子应该也看到了,就对我说:“爸,要不你自己去吧,我在这陪爷爷奶奶一块吃饭挺开心!”我知道儿子让我避免了尴尬,我也没强求儿子就独自回去了。
盛夏的深夜,暑气逼人,月亮倾泻下湖水一般清澈的银光,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我却并无睡意,独自一人在客厅看电视。儿子突然从房间出来对我说:“爸,今天不是我不想去,而是当我知道那些红烧肉有异味是因为爷爷奶奶想留给他们最疼爱的孙子,而一直就这么留着舍不得吃的时候,我觉得我应该留下来陪他们,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他们的一个心愿,更是我的责任。”
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在我一直以为稚嫩的儿子长大了,儿子那看起来还带着青涩的脸庞却难掩几分男子汉的成熟。他让我意识到包括我在内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剥夺长辈对晚辈爱的权力。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昏暗灯光下两位老人瘦弱的身影,想起自己没顾及他们感受说出的那些伤害他们的话,心里充满了内疚与心酸。作为父亲的我同样也是父母的儿子,而我却是一个不称职的儿子。儿子让我明白,那一顿饭的意义绝不在于填饱肚子,而在于作为晚辈的我们尽自己的一份孝心。
第二天,我、妻子和儿子带上礼物专门去看望两位老人。当天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饭聊天,整个屋子里被欢声笑语所包围。在我印象里,父母很少如这个夜晚一样高兴了。曾经一直奔波的我,一直以为只要为这个家庭创造好的物质条件就能让每个成员生活的幸福的我。可就在那天晚上,我突然意识到我的想法有多么的可笑。当我疲于奔命的时候,却忽略了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亲情。当我太注重外在的形式时,却忽视了内在的本质。有时候山珍海味也许不如粗茶淡饭更能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真谛;有时候肉蛋海鲜也许不如五谷杂粮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团聚的幸福。一顿团圆饭就足可以让老人高兴许久;一个善意的领会就可以让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都感受到温暖,让爱在血浓于水的亲情中流淌。
从古至今,绵绵千百年,父辈对子辈的爱永远就是这样无声无息,需要去用心体会。而晚辈对长辈的爱就在于无声无息中帮他们实现了心中最简单的愿望!
爱在无息无声中,简单质朴却弥久留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