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个朋友说,你的行事风格像个日本人,当时刚好看完《菊与刀》,就自然以为他说的应该是我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性格。我深以为然,并以此为傲。
几年前一次工作面试,考官问我,如果让你去个陌生的地方办事,你是先查地图呢还是让同事帮你指引。我不假思索地说我会查地图,自己过去,因为别的同事可能会有自己的事情,还是不要麻烦别人的好。然后主考官一副犹豫不决样子,放我走了。
现在回想起来,他好像并不认同我的选择,直到,我看到这句话:没有麻烦就不会有关系,才开始思考不麻烦别人背后究竟是什么心理。
将关系中的动力,视为麻烦,这本身意味着,一个人在关系中经历过很深很深的失望,于是他知道,自己伸向别人的手,是不受欢迎的,所以这叫麻烦别人。
我试着从自己的过往中来理清这段话。
很小的时候,家里开了小饭馆,爸妈每天起早贪黑,一直很忙碌。自然也就顾不得我。任我端着一碗饭跑遍整条街。后来回到老家,他们又忙着上地,照料果树,初回老家,对环境的陌生并没有给我带来更多关注,我只能乖乖的,把学习搞好,不乱花钱,不给他们添麻烦甚至都极少生病。偶尔因为不遂他们愿就会挨一顿责骂。后来,家里经历一些困难,人心更是脆弱,每个人都自顾不暇,更是不可能伸手要什么帮助。
很多年之后,他们还会跟别人说我很省心,我也就把这当做优点,一直保留到现在。
有这种麻烦哲学的人,难以发出对关系的渴望,所以势必会退回到孤独中。
不得不说,因为知道给他们添麻烦会遭来一顿骂,所以也就不再相信别人会非常热心帮助自己。与其被别人拒绝,倒不如不给别人添麻烦,自己来。
所以,给别人,尤其是父母添麻烦简直成了我最接受不了的事情。我在家里很多行为的目的都非常的明确,就是不要照顾我,不要在我身上浪费精力,不要考虑我的感受。你想吃什么饭你自己做,不要问我意见。你想做什么就去做,我无所谓。
中国式养育中,希望孩子懂事,希望孩子不要给大人添麻烦,可是,如果真想养一个健康有活力的孩子,需要知道,懂事、怕麻烦常来自绝望,而且总与孤独相伴。
我小侄女会理直气壮地要爱,生气了就要你哄,发脾气也要你哄才会好,到现在6岁了,还是会要你抱抱她夸夸她,毫不掩饰对你的依赖和需要,所以大家对她的爱好像也会多点。她像小太阳一样,永远热情和快乐。
所以,试着鼓励你的孩子,鼓励你的爱人,也鼓励你自己:伸出双臂,如果你还渴望被拥抱的话!
尝试放下自己的硬壳,像亲近的人示弱,让他们参与到我的生活中。也许是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