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2929 字
预计阅读时间: 8 分钟
文/无梦楼缘缘堂
她是饿死的。我不晓得她病得多重,直到她突然发烧,然后骨头突破了皮。
(书中一位没有名字的女孩去世时的惨状)
《雾都孤儿》是查尔斯·狄更斯早期的作品,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孤儿奥利弗的悲惨命运和离奇身世,描绘了19世纪早期英国社会底层人民的凄惨生活。
1.狄更斯与奥利弗
1812年2月7日,狄更斯出生在英国南部的港口城市朴茨茅斯。他的父亲约翰·狄更斯是造船厂的一个小工头,母亲伊丽莎白是家庭妇女。他9岁那年,父亲开始沉迷于赌博和酒精,家里债台高筑。狄更斯不得不外出谋生,以减轻家里的负担。这种经历让他在后来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儿童和贫民的同情。
在接下来的几年,狄更斯做过各种工作,尝尽了人世的艰辛。这段时间,狄更斯走遍了伦敦的大街小巷,和形形色色的人打过交道。当时的伦敦远没有现在繁华,街头上充斥着为生活奔波而高声叫卖的小贩,成群结队的乞丐和无家可归的孩子。由于公共设施的不足,不仅街道泥泞,污水横流,粪便更是随处可见。
这是集市日的早晨。地面上的污秽和淤泥,几乎齐踝深。不断从散发着恶臭的牲口躯体上冒出来的一缕浓浓的蒸汽,与似乎停留在烟囱顶上的雾气混合在一起,低垂地悬在空中。开阔的空旷地中央所有的牲畜栏,以及空地上能挤得进去的许多临时牲畜栏都挤满了羊群;街沟边的柱子上拴着长长的三四排牲畜和牛......从市场的每个角落回荡着的可怕的、不和谐的嘈杂声;不断地来回奔跑在人群中的满脸污垢,胡子拉碴、邋邋遢遢、浑身脏兮兮的人影;这一切构成了一幅令人头晕目眩、眼花缭乱的景象,令你的感官不知所措。
《雾都孤儿》
狄更斯目睹了周围这些不幸和丑陋,他自己也在这种环境中挣扎,此时的困苦、迷茫和无助最终成就了他的作品。1838年,他的经典作品《雾都孤儿》出版了。这部小说通过孤儿奥利弗的遭遇揭开了底层人民的痛苦生活,主人公奥利弗在贫民收容所中不堪忍受屈辱与饥饿,逃往伦敦,结果又被小偷集团控制,最后被有“良知”的资本家挽救出来。
在奥利弗的身上,我们能发现狄更斯童年的影子,更能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苦难的童年往往能产生出伟大的作家。婚后的狄更斯开始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创作工作,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得很紧凑,每日早晨7点钟起床,然后写下2000字左右的小说。每天的生活都是这样周而复始。他旺盛的精力和坚定的信念确保了写作的顺利进行。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共创作了14部完整的小说,还有大量的中、短篇小说。
马克思称赞“狄更斯再自己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2.冰冷的制度——济贫院
书中,狄更斯在前几章就向我们展示了19世纪英国残酷的济贫院制度。1834年,英国政府颁布实施济贫法,设立济贫院。济贫院这一制度的建立本应是为了保障贫民和孤儿的基本生活需要,使贫民的衣食有所保障,孤儿的生活有人照料。
而事实却是,济贫院成了理事和专员们中饱私囊的工具。奥利弗所处的济贫院就是其中的缩影。在济贫院里,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开支,保育员和专员们煞费苦心地让所有人仅仅维持在一个饿不死的状态:每日供应三顿稀粥,以节省粮食;但也绝不让他们饿死,以节省殡葬费。他们不把穷苦人当人,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每个孩子只给一小碗粥,再没有了——除非遇到什么盛大的节日或喜庆的场合,可以外加二又四分之一盎司的面包。那些碗从来不用洗。孩子们用汤匙瓜,直到它们闪闪发亮为止。刮完之后(这不需要费很长时间,因为汤匙几乎与碗一样大),他们坐着,眼巴巴地盯着那口大锅,恨不得把垫锅的砖头都吞下去似的;同时,不停而专注地吮吸自己的手指,指望手指上残留着偶尔溅出的稀粥。孩子们的胃口通常都很好。
济贫院的制度本意是具有人道主义的。但当时的管理人员却不具备与人道主义相匹配的人性。他们唯利是图,见钱眼开,只会在欺负弱小中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狄更斯在本书的序言中说:“德行一见到臭袜子便掉过头去,而邪恶与丝带和有点华丽的服饰结了婚。”他说的就是这群贪婪而又丑陋的人。
我们不禁会感叹:是什么造就了奥利弗的悲惨命运和丑陋虚伪的人性?我们不妨把这种人性称作被异化的人性。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认为,社会本身的异化才会最终导致人性的异化。社会的异化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便是社会制度和法律等各个层面的非人性化。这些因素会逐渐发展成为制约和压迫人们的力量。人在制度面前显得渺小无力,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从而导致人性的异化和扭曲。
在书中,奥利弗因为忍受不了饥饿的折磨要求添粥,这个看似正常的要求把所有的理事和干事吓得魂飞魄散。因为在济贫院里,从来没有人敢提出任何要求。而奥利弗也为这个不合理的要求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被关禁闭和当众鞭打。我们无法想象连“孤儿”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的小奥利弗,他的处境是多么的绝望和无助。可是,在异化了的社会制度下,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都变成了牺牲品和谋取利益的工具,他们渺小而卑微,甚至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老舍先生笔下的祥子不也是如此吗?这个时代没有穷人的活路。
3.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
在狄更斯生活的年代(1812~1870),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特别是在1837年~1901年,即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的统治时期。这个时期的大英帝国走向了世界之巅,经济占全球的70%,贸易出口更是比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上几倍。与爱德华时代一同被认为是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
这样的黄金时代改变了社会局面,物质世界变得空前富饶。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人们遭受来自社会和自身的巨大压力,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人人都渴望过上富有的生活。但彼时的英国,贵族拥有大量财富,贫民没有社会地位。金钱至上的社会势必会让人性变得扭曲邪恶。
在书中,济贫院的保育员曼太太对所有人漠不关心、趾高气扬,却唯独对教区干事邦布尔先生唯唯诺诺、细心体贴。邦布尔先生在看见奥利弗成为有钱人后,竟马上改称他为“奥利弗少爷”。毫无疑问,在这种金钱至上的社会大环境中,人们对待彼此的态度大多是由其权利和财富决定的。
狄更斯深刻地意识社会制度对人性的摧残,通过奥利弗的悲惨命运帮助我们认清楚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本质。他并不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因为他自己说过“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他只是想要警醒人们,苦难依然是社会的主旋律。这对于我们当今社会,也有非常深刻的借鉴意义。
木心先生在《文学回忆录》中说:在他(狄更斯)的书中,仁慈的心灵,柔和的感情,源源流出......狄更斯的小说结尾,失散或久别的亲友又在一起了,总是夜晚,总是壁炉柴火熊熊然,总是蜡烛、热茶,大家围着那张不大不小的圆桌,你看我,我看你,往事如烟,人生似梦,昔在,今在,永在。
虽然狄更斯被称作现实主义作家,但是他在奥利弗身上却倾注了浪漫主义写法。小说的结局好有好报,恶有恶报,属于典型的英国式小团圆,是一种很好的心灵滋补。就像托尔斯泰所说:忧来无方,窗外下雨,坐沙发,吃巧克力,读狄更斯,心情又会好起来,和世界妥协。
今日小雨,花已开,雾终会散开。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全文完
欢迎评论、转发和赞赏
作者简介:无梦楼缘缘堂,90后职场妈妈,小学语文教师,一天一本书践行者,立刻阅读发起人之一,爱好写作、阅读和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