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黄昏清兵卫》 上映。 许多日本中年男人观看时感同身受,在影院痛哭不已。我看的电影不少,今天赶着写影评时,脑海中先浮上来的竟然也是这部看过许久的老影片,并专门翻出来温习。
影片讲述的是幕府末期苦哈哈的下等武士井口清兵卫的后半生。清兵卫的妻子因嫌弃他无能加上劳累,含恨病逝,留给他两个小女和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为了下葬妻子,清兵卫卖掉了长刀,在鞘里插了把竹刀装装门面。
每天黄昏下班,同僚们先例行Party喝喝小花酒(好像小日本现在还是这样子啊), 清兵卫总是行色匆匆,回家种地, 晚上还要编虫笼卖几个小钱, 兼在炉火旁辅导两个可爱的小女儿学习 。 同僚们讥笑他为“黄昏的清兵卫”。
黄昏清兵卫竟也有了春天。青梅竹马的美少妇朋江不堪丈夫粗暴虐待,回娘家闹分居。念及旧情,朋江主动上门去帮助清兵卫料理家务,并与全家人相处甚欢。
后来, 清兵卫遇见了前来闹事的朋江之夫丰太郎, 并代友与其决斗。这一战,清兵卫以一根木棒轻松教训了丰太郎。人到中年,一身绝学才开始显山露水,赢得尊敬,是喜是悲呢?
至此,电影也演过了一小时,朋江与清兵卫情投意合,貌似水到渠成, 可以入洞房了。朋江之兄正式提亲时, 清兵卫却胆怯退缩,说门不当户不对不敢应承(那早些干嘛撩人呢?)。朋江从此再不登门。
树大招风。因为著名剑客余吾善右卫门不服传统,不肯为主尽忠成仁,并放倒了一个个讨伐的武士,清兵卫受命被迫出战单挑。人之将死,其胆也大。清兵卫邀请朋江上门理发、为自己更衣,并借机表白深藏数十年的爱意。不想朋江此时已经答应别人求亲了。清兵卫悲凉地踏上征途。
这一战,刀光剑影,波澜起伏。清兵卫侥幸取胜,但也为那剑客的胆魄见识所震撼。看完电影,我对余吾善右卫门的剑术及动作印象极为深刻。后来,才得知演员田中泯是日本舞踏艺术的第二代宗师,擅长用肢体诠释内心以及对生死的感触。怪不得其动作如此潇洒,连临死前那几步都显得吊诡无比。
黄昏清兵卫最终抱得美人归。三年后,明治维新开战,清兵卫代表旧势力为藩主出战,中炮火身亡。
结尾情节,不由让我想起另外一部电影——阿汤哥 2003年主演的《最后的武士》 。 同样的时代背景,同样的挥刀直面炮火, 同样有一个暧昧而相敬如宾的女人战前更衣 ,同样在大时代面前无望而坚持地维护着尊严。
不同的是,阿汤哥演的武士是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包装,要荡气回肠大义凛然;黄昏清兵卫,在平淡而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辛酸而笑。他不是叱咤风云的一流人物,也没有振臂一挥、应者云集、青史留名的战绩,对自己的命运拒无可拒。日暮时他继续操劳养家,幕府黄昏时代他依旧赴汤蹈火。正是这样的真实赋予了电影厚重的质感,诠释了导演心中真实的武士道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安贫乐道。
电影上演的2002年正值日本泡沫经济末期。日本人在长达十年的衰退中茫然痛苦。导演在这些下级武士身上,寄予了对工薪阶层普罗大众的深刻同情和激励。
电影的场景,也为此而花费了大量的镜头来描绘田园生活、家长里短,而对大场景一语带过。那精细而逼真的幕府时代生活画面,如山水画般,充满复古真实生活情趣,映射出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恰恰如此,更令人触景生情,不经意就想起我们努力而未竟之志,想起我们那本应自命不惑却又不甘的中年危机,让我们反思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而清兵卫的一生,就由其女儿概述吧:有人说他是窝囊废,但他爱过别人,也体会过被别人爱,他的一生都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