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知识IP潜能挖掘营开幕,群内异常的热闹,而我最为高兴的还是又结识到一群优秀的小伙伴。其中营长张小桃说的一段话,让我最为触动,尤其是引用《刻意练习》一书中的那句话,最高效地成长,是名师指路加上持续地精进练习,孤独是精进者的特权。
2017年我学习李翔老师,给自己也订了份精要清单,主要是围绕三点:健身、英语、学习,而核心点则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好,也就是每日一精进。而每月的一次目标回顾中,我却发现自己想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这明显是陷入了误区,那就是知识焦虑,于是我上周写了好几篇关于知识付费、学习焦虑方面的文章,也不断在反思自己。
我之前团队的一个同学,放弃毕业后在三线城市稳定的工作,来到北京开始追逐自己想要的,前天写了篇文章感叹这个月的感受,为自己以前的觉悟感到可笑,在觉得北京没有这么好的同时,朝身后一看,还有一大群人盯着自己目前的位置。而他目前的状态,其实很难让原有城市的那些小伙伴理解。
上周在北京,我跟当初良品铺子品牌市场部的大老板聊天,他感叹我这几年真的是变化够快的。当初我在良品铺子做微信运营的时候,刚开始搭建微信商城,起量特别好,我却离职跑去做大学生村官;后来从村里调到开发区区委组织部的时候,不少人羡慕,我又离开去了广州,选择加入一个大学生创业团队;而当团队产品炙手可热,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找我打听近况的时候,我又离开了超级课程表,从广州回到了武汉;可在武汉呆着不到一年时间,我又离开了这个赚钱不错的推广行业,跑到了北京,加入了美团;而就在上周,我又选择了离开了美团。
可以说每次的转变,当时环境内的大多数人都是不理解,可我觉得自己当下挺好,异常的充实,虽然有时也会矫情的觉得异常的孤独。
在行平台上,我开了一个话题,关于做个人品牌的,而正是我刻意的去注重个人品牌,所以也会有朋友在匿名的平台上指出我的各种装逼,这点我在多篇文章里都承认,不过也无可奈何。没有家庭背景,三本大学毕业,目前毕业快三年,除了个人能力外,如果不是个人品牌的持续助力,我很难想象现在身在何处,哪敢任性到美团P8岗位说不要就不要了。
很多时候能力真的不是排在第一位,就像有人从《人民的名义》中看到的是贪腐,而有人则看到的是社会阶层的固化,这也是祁同伟被很多人同情的原因吧。说实话,我是一个特别不喜欢孤独的人,就像看电影,总是非要拉个小伙伴一起。但有时在一群人热闹的时候,我却会想起今天的文章还没写、买的那些书一直还没看、参加的课程又被助教催教作业了,这时只能选择远离、独处,去适应孤独。
精进者孤独,但却成长迅速,努力并不是喝多了鸡汤,而是在不断认清社会现状过程中,依旧不选择妥协。这几年折腾下来,我自己越来越知道想要的是什么,丢掉很多过分的焦虑,虽然孤独,也很安心。
2017年目标完成情况
1.健身,体重控制到65kg以内,目前78kg
2.英语,词汇量达到8000个,目前3600个
3.阅读50本书,已完成8本
4.看20部电影,已完成21部 (已完成)
5.发布200篇以上的思考文章,已完成89篇
6.做10次演讲,已完成7次
7.完成混沌研习社、混沌创新商学院的学习
8.去日本、美国硅谷学习交流 (已完成)
9.得到三个专栏的持续学习
加入潜能发掘营之后,我给自己定下了今年出一本书的目标,希望在潜能发掘营的60天里,也就是我6月20日,25岁生日之前,完成书的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