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老家,到对门爷爷家,看到了这张药单,请看:
这是一对八旬老夫妻两个月的药量药单,共计27种药物,合计1594.5元。
爷爷说:这药钱就是买成肉,两个月也吃不完啊!
对门的爷爷今年八十多了,奶奶也是八十多了,两个人都是一身病,奶奶身患十多种病——心脏病、糖尿病、胃病、肺病、气管炎、风湿病……每天得吃一二十种药。在床上躺的多,坐一小会就受不了。爷爷前些年身体还好,能在家里家外种种菜,一片生机盎然。去年开始,眼睛慢慢的模糊,快看不见了,走路得拄着拐杖。
两个人都是在土地上翻腾了一辈子庄稼的人,如今,没有收入,没有经济来源,所有的药钱由四个儿子每家每月出200元,勉强维持着吃药,其实不如说是维持着生命!
爷爷说:以前到陆浑修水库,整天想着能吃上一顿稠腾腾的饭就中啦,现在看咱天天吃的都跟过年一样!生活好了,可这身子骨不行啦,天天吃药,顿顿吃药,这吃药的钱一年都得万把块!去年你奶奶出不来气儿,到县医院人家都不收,转到洛阳,在三院住了快一个月,报销报销还花了万把块,这真是坑娃子们啊!
思考一:农民病不起。重病一住院一年都白干;慢性病熬人,药钱吓死人!
奶奶耳朵聋,说啥她也听不见,只是愁眉不展的低头强坐着,我让她躺下,她用微弱的声音说“坐坐”。两只胳膊支着床帮,勉强撑着身体。在她对面坐着,我都能清楚地听见她气管中气流冲击痰发出的“哼儿隆——,哼儿隆——”声。
我小时候生活贫困,就知道一个字——饥!我家一共六口人,一头耕牛,劳力只有父亲和叔叔,地少产量低。每年收了粮食,一半要交公粮和提留粮,交完之后剩余的根本不够吃饭。每年春节一过完,父亲就要拿起厚布袋到大队去借粮食。
那时候,爷爷家劳力多,他家四个儿子,个个都能干,所以他们家院子核桃树上挂着的竹篮里总有花卷馍。我只要一放学,跑着就回家,不是回我家,而是到奶奶家。一进门就大声喊:“奶奶——,我老饥——”!奶奶听到后,走到上屋门口大声说:“馍在核桃树上挂着,你自己取着吃吧!”
我就搬个高凳子,爬上凳子,踮着脚,两只胳膊伸的直直的,扒擦着馍篮边,从里面取出一个大蒸馍,闻着那馍香,我直咽酣水,赶紧爬下凳子,坐在核桃树下,大口大口的啃起来!奶奶蒸的花卷馍是我童年美好的味道,奶奶家的核桃树凝聚着我童年美好的回忆!
爷爷说:“你奶奶每天三次吃的药,我都拿着放大镜看几遍,数清楚,包好,哪样药饭前吃,哪样饭后吃,我都得写在瓶子上,生怕吃错了出事。有时候她一连四五天不会行粪(便秘),就不吃不喝。我得赶紧让她吃芦荟胶囊,吃的少了不管用,吃的多了拉肚子,一拉肚子赶紧吃氟哌酸,每天还得给她注射胰岛素!”
我不由得说:“我奶病的久了,把您都熬磨成医生了!我奶能够这样,已经是很好了,这都是您的功劳,您这都成了家庭医疗护理师啦!”
“没办法啊!他们都得出去干活养家,好在我现在还能照顾动。这十来年,天天都是在药罐里熬过来的!”
我看了看他们屋里的两张桌子,都上上下下整齐的摆着大大小小几十瓶药,看得人心慌啊!
思考二 农民养老,主是靠孩子,但农民们慢性病的护理,靠谁呢?一个三千多人的村庄,只有一名赤脚医生,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医疗需求!更别提农村医疗保健了!
虽然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比如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医疗补贴、重大疾病医疗补助等等,但农民究竟获得了多少实惠呢?
例如我父亲去年脑梗住院,下一个支架,手术费和住院费半个月共计六万多,购买的手术用具占了近四万,出院时,自费了两万多块,我们姐弟三人每人五千!出院后,支架需要药物保养,每个月的费用是近七百元。
父亲是退伍军人,一辈子种地,如今七十多,当兵时候落下的病折磨了他这几十年,如今只有退伍补贴和老年补贴,还不够交药钱!
基本的医疗保健更不用提了!去年春天我在县城仁某医院自费给父母做了一千多元的体检,本想着通过体检提前查找身体状况,做好预防,哪知道一切做完后,直通知把体检表领走!没有医生给你面诊讲解告知,更别提提前预防了!这纯粹是给医院的机器掏了钱!到夏天父亲就脑梗住院了……体检,体检,检查出了什么?意义何在?
我们县城很多单位每年都给职工发放体检表,两个大医院专门建有体检中心,但大多流于形式,一切靠机器运作,技术成分残缺!人文服务成分直接两折!
思考三 医院体检预防服务走形式。如何把疾病预防和健康体检做真做实,是医疗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