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自朱元璋打天下,到朱棣篡夺皇位,他们当政时都能亲自审阅那些繁杂的奏章。
但到了朱瞻基当执时,伴随着内阁票拟的制度化,司礼监秉笔太监开始“批红”,大大缓解了皇帝批奏的圧力。
太监的权力,也因此走向巅峰。
这也导致了我们对太监的误解,就很疑惑皇帝为什么那么信任太监。
实际上,很多太监自幼就和皇帝一起成长,皇帝是把太监当成自己的亲人的。换了你是皇帝,你到底是喜欢一个从小到大无话不说,十分听话的玩伴,还是喜欢那些表情严肃,经常批评自己,干涉自己行为的大臣呢?
我想,任何一个人都会选择前者。
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足以可见他们之间不一般的关亲了。
明朝中期,文官集团的权势已经大到了十分猖狂的地步,他们不但干预朝政,批评皇帝(有些确实是故意找碴儿),还监控皇帝的私生活,不能随便旷工出去玩儿,不能好色,不能贪杯,虽然他们自己也干这些事,却不允许皇帝干(比如张居正)。
于是,皇帝们没有办法,只剩下了一个选择: 让太监去制衡大臣。
所以,当我们弄清楚了这一点,就不必为王振受到的宠爱而吃惊,也不需要为刘瑾、魏忠贤等人的专权而愤愤不平了。
因为他们的出现,是明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没有王振,还有李振,没有刘瑾,会有徐瑾。
太监就是这样,被强行拉上皇帝的政治战车的。他们并不是天生的奸邪小人,那些文官们也未必比他们好到哪里去。只不过太监们出生低贱,且心理有些问题,所以行为比较偏激,更容易被人们反感。
明朝的文官都有阴阳两面,而皇帝只能至阳。
皇帝作为道德上至高无上的代表,很难实现自己的私欲,一切言行曝晒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百官的鞭打。这就决定了太监的角色是成就皇帝阴的一面,皇帝借其手实现自己的欲望,拑制文官,于是只能骂名昭著。
这样,皇帝、文官集团、太监,三大权力相互制衡,这就是明朝的基本政治格局。到明朝后期,随着文官集团的权力愈发强势,尤其是祸国殃民的东林党的出现,明朝也就崩溃了。
其中有三个皇帝比较典型,基本上放权,或权力被把持了。
顽童:明武宗朱厚照,年号“正德”。掌权人物:立皇帝——刘瑾。
懒虫: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掌权人物:首席活太师——张居正。
工程师: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天启”。掌权人物:九千岁——魏忠贤。
难怪万历多少年没有上朝,整个明朝机制都能够正常的运转。朱瞻基的这一举动无疑为皇帝失业埋下伏笔。
其实,根本原因在于,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已经慢慢开始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随着这个矛盾的深入,明朝中后期慢慢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如果没有清朝的入关,中国很有可能一步步进入改革,发展资本主义,(明朝末期已经出现改革派,虽然并不成功,但是一种社会制度的发展更替本来也没那么容易)。
清朝入关后,吃着一千多年封建社会制度累积的资本,加上出现了几个能干的皇帝,腐朽的封建制度回光返照,维持了百年盛世。
但,清朝闭关锁国,盲目自大,把资本主义萌芽扼杀在了摇篮里。最终被率先迈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欧洲列强用大炮轰开了国门。
历史的车轮,终究还是滚滚向前。
只是,政治和权谋总是密不可分,每一段历史,每一个阶段,都是一部血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