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姓姬,名发,是灭商建立西周的第一代天子,其在位时间约为前1049或前1045年至前1043年。传统上,周武王,周文王,尧、舜、禹和商汤一向为后世儒家人物所尊崇的古代先秦明君。
周武王灭掉商朝,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改朝换代的创举。但是他这个创举,完全带有运气的成份;而促使他去做这个事,却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仇恨所致。
这得从周武王的祖父周王季说起。
周王季叫季历,是周太王古公的幼子。古公生有三子:长兄为太伯、次兄仲雍,最小的就是季历。
由于周国所在的地方,与蒙古游牧民族相邻,为了地缘政治,达成同盟,古公就娶蒙古族公主德姬为妃,生下太伯和仲雍。之后古公再纳妃子太姜,生下了季历。所以季历与他两位哥哥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由于古公十分宠爱太姜,爱屋及乌,也很喜欢季历。古公临死的时候,把季历唤来,召集群臣,当着群臣的面,把季历立为承继人,并命群臣好好辅佐。交代完一切之后,就驾崩了。
太伯和仲雍自然很不服气,起兵反叛。但由于季历名正言顺,而且得到大臣们的支持,反叛不久被平定,太伯和仲雍先后被擒。季历念及亲情骨肉,割发代斩首,纹身代刑罚,流放吴地(今江浙一带),永不得回国,了结此事。
季历继位不久,由于商朝西边不断有戎狄来犯,当时商朝国君文丁就下诏,让靠近戎狄的周国去讨伐。
季历亲自带兵攻打戎狄,果然不负众望,连战连胜,打的戎狄首领跪地求饶,愿向商朝称臣。
消息传到朝廷,朝野震动。满朝文武都知道,戎狄可是个狠角色,个个骁勇善战,杀人如麻,商军好几次都被打得大败而归,如今季历击败戎狄,使得戎狄称臣,永绝了西边的隐患,实乃大功一件。
季历班师后,商王文丁招其入京,赏赐一番。
季历风头正盛时,有些大臣眼红,就向商王打小报告,说季历功高震主,恐怕危及商王国君地位。商王文丁开始并不在乎,直到有一次,探子报告说,季历与戎狄首领来往甚密,而且周国近日屯兵于东,蠢蠢欲动。
东边即为京都,商王文丁吓出一身冷汗,心想周军刚赢胜仗气势如虹,若季历反叛,以他现在的名声可能会一呼百应,将如何是好?于是召集群臣,商讨计策。
此事正中那些眼红大臣们的下怀,他们向商王建议,先下手为强,把季历招入京,再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下狱。商王文丁为了安全起见,就听从了建议,把季历活活饿死在狱中。
后来眼红大臣们还劝商王斩草除根,但商王文丁对于杀死季历已颇感愧疚,就没有听从。
季历死后,其儿子姬昌继位,这就是有名的周文王。
姬昌知道自己与商朝无法抗衡,于是隐忍不发,励精图治,任用太颠、散宜生等贤人,施行裕民政策,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生活富足。
过了些年,商朝臭名昭著的昏君纣王继位,那些眼红老臣又挑唆纣王,以谋反的罪名将姬昌投入狱中,等候发落。
姬昌没有灰心,在囚禁期间,居然写下大名鼎鼎的《周易》一书,流传千古。
姬昌被囚禁,周国上下心急如焚,生怕哪天纣王不高兴就杀了姬昌。
周国大臣们展开了救援计划。世人皆知纣王贪财好色,大臣们就紧锣密鼓地分头搜罗美女和奇珍异宝。
当时有个有莘氏的部落盛产美女,就花重金购买了六位年轻美貌女子;打听到骊戎部落特产一种多种毛色混合的骏马,又花重金购买了六匹;还有一些闻所未闻的民间奇珍异宝,也一律购买。
准备好之后,就举荐一名能说会道的大臣,担任进贡使者。押运财宝的一行人,旌旗招展,浩浩荡荡地入京而去。
纣王听说周国来使,并押运美女和奇珍异宝,大喜,命人速速召见。
面对绝色美女、一大批奇珍异宝和宝马,顿时亮瞎了纣王的钛合金眼,简直乐坏了,无论周国大臣说什么,纣王一律答“好好好!”。
就这样,姬昌被释放回周国。
姬昌回来之后,并未从此意志消沉,而是更加发愤图强,对周边的势力采取讨好与拉拢的措施,与周围势力纷纷交好,甚至缔结同盟。
到了姬昌晚年的时候,由于施政得当,威名远播,周边地区不断加入以周国为首的同盟,使周国地盘得到了空前的扩张。
姬昌临死的时候,周国已经打下了很好的根基,国家很富足,有了抗衡朝廷的能力,就交代他的儿子姬发,瞧准机会灭商,以报国恨家仇。
姬发继位后,继续秉承父业,壮大国家实力,重用了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一批得力干将。
公元前1048年,姬发在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举行同盟大会,前来会盟的诸侯有八百位之多。姬发在同盟会中,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称纣王好奸臣,杀忠良,贪财好色、残暴不仁,百姓苦不堪言,身为天下臣民,理应替天行道、铲除祸害等等,为灭商作动员准备。
公元前1046年,纣王不顾朝廷财政危机,毅然发兵攻打东南夷。
姬发瞧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趁京都朝歌防御空虚,决定发兵攻打。
姬发亲自率领战车三百辆,虎贲(古代君王的禁卫兵的一种)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直取朝歌,在一个叫牧野的地方,与商朝军队激战,史称“牧野之战”。
起初战事进展并不顺利,虽然双方损失都很大,但是商军却越战越勇,周军节节败退,无奈之下,只得暂停进攻,建营扎寨,以待时机。
纣王连发数道诏书要求攻打东南夷的军队返回救援,姬发获悉后,忧虑不已,夜不能寐,在营中徘徊走动。次日清晨,远处商军军营传来吵杂之声,且声音越来越大。探子来报称,商军不知何故,军中大乱。姬发怕有诈,命士兵严阵以待,不得轻举妄动,叫探子再探。
探子了解到真实情况后,回报称,商军因攻打东南夷,抽走了主力部队,剩余的守城部队又因与周军厮杀损失惨重,于是用奴隶填补兵力。但是奴隶在军中受到非人的对待,吃不饱穿不暖,还经常被商军军官打骂,于是就全反了,倒过来攻击商军军官,商军营中顿时乱作一团。
姬发认为机不可失,立马指挥军队直扑商军。奴隶见周军来了,就与周军一道,共同攻打商军,商军大败。
由于奴隶参杂在商军军中,导致商军士卒无法逃脱,最后全军覆没,所在阵地被染成了红色。
“牧野之战”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以来首个最惨烈的战役。
周军攻破朝歌后大砍大杀,纣王眼见大势已去,在绝望中把自己给烧死了。
姬发攻取了朝歌之后,又招降了攻打东南夷归来的军队,终于平定了天下,于是建庙祭祖,将纣王的头砍下来,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向祖先表明,国恨家仇已报。
商朝灭亡之后,姬发改朝换代,国号为周,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追封自己的父王为周文王。
姬发在死后被谥为“武王”,是为周武王,与周文王相呼应。在后来的三国演义中,就提到,曹操见大臣们都支持他废汉献帝,自立为帝,曹操却回答说:“如果我有这个命,我愿作周文王。”也就是说,如果有这种命,倒不如让自己的儿子去改朝换代好了。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施行了一系列的仁政。对于招降的商军,实行怀柔政策,缴械不杀;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和降部留在朝歌居住,再分封自己的三个王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分在朝歌三面,三角形,武庚和降部在中间,形成包围看管。之后大封神农氏的后人、黄帝的后人、尧的后人、舜的后人、开国大臣等等,以此彰显新天子的恩威。
在周武王的一系列仁政施行中,不得不说受到“恩威”、影响历史的两个大人物,一个是比干,另一个是箕子。
先说比干,他是商王室的宗亲,商王文丁之子,纣王的叔父。道教尊为财神、文曲星星君。传说比干拥有一颗天生有七个洞的珍奇心脏,因斥责纣王荒淫无道而被处挖心脏的肉刑。有意思的是,比干因为有法术的保护而死不了,但是这个法术它有先决条件,就是出门去,遇见卖空心菜的菜贩,得向对方提个问题,比干会问:假如人没有心脏会怎样?菜贩如果回答“没有心脏也可以活”,比干就不用死,如果菜贩回答“没有心脏活不了”,比干就会立刻毙命。没想到比干运气不好,遇见一菜贩竟然回答“没有心脏马上死了”,于是比干一命呜呼,命归黄泉。这种向路人征询意见为占卜的方法,则称为比干占卜法,在周朝时代很流行,所以比干被尊为国神。
比干死后,周武王下令将其改葬、立碑,以缅怀他忠臣的高尚品德。
比干影响国内,箕子更牛,直接影响了朝鲜半岛。
箕子也是商王室宗亲,与比干为兄弟,也是纣王的叔父。
箕子因说了些纣王不爱听的话,纣王将他囚禁起来。商亡后,周武王就把他释放了,封在朝鲜半岛,《史记》记载箕子建立了箕子朝鲜政权,这也是最早记录朝鲜一词的来源。但是箕子朝鲜的地理位置史学家有争议。一部分认为是箕子封地的朝鲜是辽东地区,现今辽宁东部;另一部分认为箕子朝鲜的疆界有变动,刚开始是在辽宁西部地区,后来由于西边建立了燕国,受到威胁而退居到辽宁东面和现在的朝鲜位置。无论如何,由于受到周武王的册封,使“朝鲜”一词成为最早的来源。在近代,朝鲜平壤牡丹峰脚下原有箕子陵。1959年,因金日成并不认同中国文化,被其下令拆毁。
周武王的仁政措施,对于新兴的周朝起了稳定性的作用,日后的施政理念影响了周朝近800年的统治。
周朝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朝代,与开国国君周武王是密不可分的,不可否认,周武王是一位大有为的君主。
汉朝怎么会有和亲政策的?刘邦是如何接受这种丧权辱国的条件的?这对于后来的汉武帝又有怎样的影响呢?请继续关注下一章:汉武帝之和亲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