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实践版)
陈中
202个想法
复盘有助于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 直面问题,是解决问题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
>> 直面问题,对方会觉得你太直接,不讲情分和面子。而我们自己,也会有害怕,因为直面问题也要求我们敢于直面自己,暴露自己的短处和怯弱。面对它,正视它,解决它,放下它。我以为是我们都应该有的态度。因为事情是逃不过去的,也是拖不过去的。既然如此,那就直面好了。
复盘有助于找到规律
>> (联想三大方法论:极强的目的性、分阶段实施、复盘)
>> 原来指望花1万小时就能成为专家是不现实的,因为很可能这1万小时,你不过是在进行天真的练习,在一个低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那样就是花100万小时,恐怕也不过是起点低水平的徘徊。
>> 真正有效的是要进行刻意练习,要有导师、有目标、有步骤、有反馈等,只有通过刻意练习,人们才能不断进步。
>> 把握事物的内在发展逻辑,从而跟进事物的发展趋势
>> 站在风口,猪都会飞。
>> 1.观点要独特2.逻辑要清晰3.结构要简洁4.论述要深入5.材料要丰富
始终坚持在正确的方向
>> 要始终保持在正确的方向上,是很难的,因为有时候意味着否定自己。
>> 你没有把精力放在你最该干的事情上。
>> 内容本身就是货,这是时代给我们的机会
>> 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就不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可以节省资源。找到和掌握规律,就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始终在正确的方向上,就避免了走岔路。
>> 复利的威力,是指数级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
第一章 什么是复盘
>> 所谓复盘,就是在头脑中对过去所做的事情重新“过”一遍。它通过对过去的思维和行为进行回顾、反思和探究,找出原因,找到规律,从而指导我们解决问题,帮助我们提升能力。对于复盘来说,回顾、反思、探究、提升,一个都不能少。
复盘的由来
>> 所谓复盘,是从围棋中借来的一个术语。围棋中的本义是,当我们下完一盘棋之后,要重新在棋盘上走一遍,看看哪些子下得好,哪些子下得不好,哪些地方可以有不同甚至是更好的下法,等等。
这个重新走一遍并且思考的过程,就称为复盘,也称为复局。
通过复盘,棋手可以发现棋路的不同变化,找到更好的下法,总结新的套路,最终甚至可以形成棋谱(固定的某种情况下最优的应对招式),从而实现自己棋力的提升。
中国围棋元老陈祖德曾经在演讲中说:“有一个棋手林海峰,他修养特别好,输了棋还跟对手请教、研究。可是一次他的孩子到我家里说,他爸爸输了棋回家三个晚上睡不着觉,一直在摆棋,就是说梦话也是在讲棋。”[插图]
这个摆棋,就是在复盘。
回顾、反思、探究、提升,一个都不能少
>> 回顾就是回顾过程;反思就是反思原因;探究就是探究规律;提升就是提升能力。回顾、反思、探究,是复盘的动
>> 作;提升,是复盘的结果。
复盘的关键是推演
>> 复盘,是在头脑中对做过的事情重新过一遍。这个“过一遍”,就是说从头到尾的审视。复盘除了有总结所包含的动作外,它还对未发生的行为进行虚拟探究,探索其他行为的可能
>> 性和可行性,以找到新的方法和出路。
>> 复盘还可以对事件发生之前的思考和逻辑进行梳理,去审视当时的思考过程以及逻辑,并对其进行评判,以确定做事的前提是否需要重新构建。
>> 当一个人精通复盘之后,他对于自己的工作就会有深刻的认识和体悟,具有一种惊人的直觉,这个时候,他用不着一板一眼地进行推演,就可以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一眼看出关键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复盘的对象
>> 复盘,是对过去的事情进行思维推演。因此,理论上,只要是发生过的事情,不管是自己做的还是他人做的,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可以成为我们复盘的对象。一句话总结:随时随地随事皆可复盘。用联想总结的语言是:1.小事及时复盘。2.大事阶段性复盘。3.事后全面复盘。
>> 事后全面复盘,是做事的真正完成。没有事后的全面复盘,事情其实只算做完了一半,支付的成本并没有完全获得效益。
>> 但凡做事的时候牵涉到什么人,我都尽可能先搜集点资料多了解一下。这样可以避免尴尬,也可以避免被“打脸”。
>> 生活中的事,如果能够及时复盘,也可以找出一些指导我们生活的规律,让生活更舒心。
>> 其一,要有自己的原则,且把原则
>> 公开透明地告诉大家,越早说越好,原则说时有点尴尬,但说好之后就可以减少许多尴尬,否则亲情之内,既无规矩,更无方圆。其二,规则中有情有理,比如如下规则:帮兄弟姐妹这一辈,原则上不帮下一代;帮人病患不助吃饭发财,投资经营的事情别来找我;长辈多少有礼,平辈与少辈红白喜事几乎从不去随份;实在需要我可视情救济,但不借钱,也就是如果是极其必要的急需,借给你钱我就没有要你还的打算,免得整天想还成了我的心病。其三,主动了解家人的需求,可提供适当的资助,有时还可以明确适当的主题(比如全家人的体检基金),我也会特别资助那些在开展家庭公共活动方面特别有心与用力的兄弟姐妹(相当于他们多出点力,我多出点资源),一些
>> 年纪比较大点又身体衰弱的家人我也会适当帮助。这三条规则,在我看来,核心其实就是一条:我可以给,你别来借。这样,就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一日三省吾身
>小事及时复盘,大事阶段性复盘,事后全面复盘。
>> 小事及时复盘,大事阶段性复盘,事后全面复盘。
复盘的类型
>> 复盘他人的一个重要类型是对标杆复盘。
>>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 内圣
>> 外王
>> 如果在自我复盘的过程中能够借助高人的指点,那么就可以超越自己的层次,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看待问题,自我复盘的结论也将更加可靠,也可能会复盘出更多的结论,也更有可能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得意想不到
>> 的收益
>> 互惠原理说的是如果一个人对我们采取了某种行为,我们应该以类似的行为去回报。
>> “拒绝—退让”策略
>> 这个策略要发挥作用,关键在于第一个请求不能太极端、太无理,提出要求的人不能被人认为没有诚意。
>> 任何事情,当出现了与我原来预期不一致的情况,我都会事后复盘一下。
>> 团队复盘不能也不应该随时随地进行,而是应该在项目结束之后、项目的关键节点、出现了重大疑问的时候进行。
>>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没有找到一种正常的辩论文化,不知道在不影响控辩双方关系的基础上,如何就事论事。
>> 大环境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小环境的改善来解决。企业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克服文化传统的不利影响,形成一个好的团队复盘文化,这也就是有价值的复盘为什么能够在联想等中国企业中出现并持续的原因。
>> 团队复盘,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不能是秋后算账的大会,不能是强调客观推卸责任的大会,不能是寻找替罪羊批斗的大会,而应该是探寻真相求知求真的大会,是观点和思路交锋的大会,是验证逻辑的大会
>> 1.领导者,以身作则,带头做复盘,给下级传承;2.管理者,承上启下,先学会工具和方法,带领团队实践和运用;3.普通员工,实际运用,学会工具和方法,在实践中运用并养成习惯。
>> 领导以身作则是唯一的领导力。
>> 团队复盘中存在三种角色:主持人、设问人、叙述人。
>> 对比复盘。就是自己做了一件事情,对手也做了一件差不多的事情,两
>> 者对比复盘,比较自己和对手不同的做事思维、不同的着力点,别人哪里比自己做得好,自己哪里比别人做得好,最终效果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他人将着力点放在某个地方而不是其他地方。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找出差距,发现行业的关键成功要素,得到对消费者更深层次的理解,透彻把握行业的规律,最终可以获得关于行业和业务的“直觉和本能”。
>> 复盘标杆,对标杆做的事情进行复盘,看清他们的行为,认清他们的想法,通过思考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去追寻行业或者事情的本质和规律,可以比较快地帮助我们接近真知。这跟围棋中复盘高手或者请高手帮助复盘有异曲同工之妙。
>> 复星采取“彻底的多元化、彻底的专业化”的战略
>> 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有侥幸心理。
>> 永远要有B方案。
>> 永远不要自以为是地想当然。
>> 懂得复盘他人,随时随地随事都有我们可学习的对象,也随时随地随事可以提升我们自己。
第二章 复盘的性质
>> 30%是跟书本跟他人学,70%是跟自己学。不管跟他人学还是跟自己学,都有一个悟的过程,只有被自己觉到悟到了,才会成为自己的。复盘,是一种系统的悟的方法。没有复盘,没有认知;没有复盘,没有刻意练习。
复盘是我们应对人生的本能
>> 相同时间内,仅靠对材料的练习和回想,学生习得的内容和学习深度都远远超过了其他方法。
>> 我们的一生,可以看作是成长的一生。
>> 跟自己学,只能跟自己的过去学,除此以外再无他法。这个跟自己的过去学,就是复盘。
复盘与认知
>> 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 跟人辩论多了,我渐渐明白,争论其实很少能够说服别人,因为人只能看见自己愿意看见的。但是还是应该争论,因为争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说服别人,而是让自己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
>> 假设层面的改变,会带来认识和行为的改变
>> 复盘包括回顾、反思和探究的动作。
>> 通过复盘,我们可以穿透信息层面的遮
>> 蔽,进入到逻辑层面和假设层面,更好地认知事物。而假设层面是一种假定,如果我们改变假定,我们就可以获得新的角度,甚至是发现新的知识。
>> 考核能让新东方走向健康轨道的指标:1.学生人数增长,而非收入增长;2.老师素质的提高;3.在老师考核基础上,给老师加工资,不合格的老师全部淘汰;4.客户满意度,客户推荐率。
>> 发现新知识和新思路
>> 你可能失去执行原定计划的能力,但是你永远都不会失去执行最终意图的责任。
>> 一个人的知识分为三类:基因知识、文化知识和原子知识(个体分立的知识)。[插图]基因知识,是人类千百年进化后内化的知识,是遗传给个体的,是我们生来就会的,它是本能的部分。
>> 文化知识,是我们所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所获得的知识,是潜移默化的知识,是我们所处环境教给我们的,是本民族或者本群体演进而来的。
>> 原子知识,就是我们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属于个人自己的知识。一般来说有三个途径:一是个人通过实践,经历不同的事情,不断试错,总结而来。二是看别人做事,总结别人的成败,成为自己的经验。三是学习别人总结的经验,从书本上学,听别人的培训讲课。
>> 看书和复盘,就是我们学习提高的两种方式,而且只有这两种方式。
>> 看书,主要是学习他人总结出来的知识和规律,形成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识框架,帮助我们提高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复盘与刻意练习
>> 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王阳明
>> 要想真正提高,就必须进行有目的的练习。
>> 有目的的练习具备四个特征:1.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2.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3.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4.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 在作者看来,刻意练习有这样一些特点[插图]:
1.刻意练习发展的技能,是其他人已经想出怎样提高的技能,也是已经拥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的技能。训练的方案应当由导师或者教练来设计和监管,他们既熟悉杰出人物的能力,也熟悉怎么样才能最好地提高那种能力。
2.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而且要求学生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因此,它需要人们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一般来说,这并不令人愉快。
3.刻意练习包含得到良好定义的特定目标,通常还包括目标表现的某些方面;它并非指向某些模糊的总体改进。一旦设定了总体目标,导师或者教练将制订一个计划,以便实现一系列微小的改变,最后将这些改变累积起来,构成之前期望的更大的变化。
>> 创建有效心理表征的方法—“3F”: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纠正(fix it)。
>> 创建心理表征的过程是这样的:先开始练习,于是有了初步的心理表征,然后导师或教练给予反馈,然后再练习,获得更高质量的心理表征。
>> 一种技能,教是教不会的,而是自己学会的。
>> 想要真正懂得道理,就需要按照道理所说的去实践,然后复盘,再实践,再复盘……
>> 刻意练习是习得一种技能的最有效的练习方法。刻意练习的关键,是构建高质量的心理
>> 表征。而构建高质量的心理表征,只能由自己做。想靠别人点化是没有用的。别人可以“点”,“化”还得你自己来。这个“化”的核心,在复盘。
第三章 复盘的心态
>> 不自欺、有胜心。
>> 成长心态
>> 不自欺,对自己而言要诚实。有胜心,对自己而言要有挑战自己潜能的胜己之心;对别人而言,则不要有“有胜心”,要虚心。
不自欺
>> “认识自己”重要,是因为这是人成长的起点。“认识自己”很难,是因为人会美化自己。
>> 通过复盘总结经验教训,尤其是失败的事情要认真,不给自己留任何
>> 情面地把这个事想清楚,把事情想明白,然后就可以谋定而后动了。”
>> 复盘很多时候意味着对以前做法的否定,而在很多人看来,这也就是对自我的否
>> 定,如果以前特别成功的话,这种否定就更加困难。
>> 区分了“我”与“我的表现”,我们就可以像看待别人一样看待自己的过去,获得一种旁观者视角。
>> 唯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将自尊与缺点区别开。所以佛说:对待上等人直指人心,可打可骂,以真面目待他;对待中等人最多隐喻他,要讲分寸,他受不了打骂;对待下等人要面带微笑,双手合十,他
>> 很脆弱、心眼小,只配用世俗的礼节对他。
>> 不是因为聪明人没有尊严,而是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尊严不来自于维护自己的面子,而是来自于成长与实力。
>> 这个区分就是学习区域(learning zone)和表现区域(performance zone)。
>> 在学习区域,我们的目标是改善自己,会做出一些行为来促进改进的发生,把精力集中在我们还没掌握的地方,寻求更高水平的挑战。在这里,我们不怕犯错误,甚至期待犯错误,因为这指出了我们可以改进的方向,可以让我们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
>> 在表现区域,我们尽自己的所能去做事情。我们得专注于自己已经掌控的地方,尽量减少失误,最大化我们的绩效。
>> 在学习区域,我们获得的是成长。在表现区域,我们获得的是绩效,或者成果。
>> 而我们在学习区域花的时间越多,我们提高得越多。训练是学习区域,比赛是表现区域。看书是学习区域,讲课是表现区域。
>> 在复盘的过程中,你发现自己有点自欺的苗头的时候,就可以对自己说,现在是处于学习区域中,看到问题和错误没有任何风险,自我美化完全没有必要。
有胜心
>> 有胜心是一柄双刃剑。因为有胜心,我们才有勇气去挑战更高水准,成为更好的自己。
>> 但有胜心,也会让我们狂妄,面对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总想着批驳对方,证明我比你强,我比你正确,我比你理解深刻,这样,就失去了吸取别人长处的机会。
>> 当你想去证明你比别人强的时候,就说明你已经是弱的一方
>> 我们要有胜心,胜是胜己。要去挑战自己的潜能,让自己不断提升,到达更高的境界。
>> 不仅仅是读书,开会、上课、听讲座、辩论等不能有胜心,复盘也一样。
>> 态度光谱与沟通漏斗
>> 第一,你否定的可能只是你自己以为的对方的观点。
>> 别人的看法和做法,有他的知识信息背
>> 景做支撑,而这个背景你可能并不知道,或者你以为知道,但双方理解并不一致,这就导致你在评判别人的时候,是在评判一个错误的对象。
>> 第二,别人的观点或者做法是变动不居的。
>> 不管否定的是你以为的别人的观点,还是别人过去的观点,否定,都是一件损己不利人的事情。
>> 损己,你把关注点放在别人不对的地方,就是错失了吸收别人长处的机会。不利人,别人可能根本没注意你的否定,而是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 在复盘的时候,如果发现自己在评判复盘的对象,持一种否定的态度,那就要立刻停下来,不去评判,不要否定。选择肯定后,再重新开始。
>> 一种是反求诸己,看到别人不好的,想想自己是不是有这种不好的地方,然后改变。另外一种,就是挑战自己,看看能不能从复盘对象中找到一点点值得学习的东西。无论多小,只要值得学习就行。
>> 禀赋效应与损失规避效应
>> 所谓禀赋效应,是指人们一旦拥有某件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比他拥有它之前的价值评价更高。
>> 所谓敝帚自珍,背后就有禀赋效应的影子。
>> 跟禀赋效应同样意思的概念,是安于现状偏差。
>> 所谓损失规避效应,是指损失和获益的心理效用并不相同,客观上的损失比等量获益产生的心理效用更大。
>> 禀赋效应和损失规避效应,在我们复盘的时候,又会导致什么呢?会导致我们更坚持自己的观点,而对别人的做法和看法评价则更低。
>> 不管复盘什么,复盘出什么结论,都要从成长的角度去思考。
第四章 复盘的操作
>> 1.回顾目标。2.叙述过程。3.评估结果。4.分析原因。5.推演规律。6.形成文档。
>> 回顾、反思、探究、提升,
第一步:回顾目标
>> 目标给我们指引,让我们知道要往哪里努力。目标也是评判成功与否的标准,
>> 目标有质和量的属性。
>> 当一个目标被叙述的时候,要多问几个问题:这是自己当时做事的真正目的吗?这是最终的目标吗?会不会是用手段替代了目标?
>> 真正的读书,是一本书没读完、没读懂就不开始下一本书。
>> 将手段当作目标或者是替代目标,是我们常见的错误。这就是把动作当作了目标,而没有理解动作的目的。
>> 所谓将目标展示出来,就是将目标一直很清晰明确地写在某一个地方,复盘的时候能够随时看到,而且很轻易就能看到
第二步:叙述过程
>> 叙述过程,可以让我们对事情有更清晰的审视,如果是团队复盘,则能够提供共同的背景信息
>> 真实客观
>> 全面完整
>> 细节丰富
>> 叙述还应该深入到细节之中,提供最末梢的事件信息。
>> 细节决定成败
>> 真实客观、全面完整、细节,是判断复盘中叙述的信息是否合格的三条标准。
>> 为了达到“情境重现”的目的,一般采用直接叙述的方法。所谓直接叙述,就是从事件开始发生的时间说起,按照发展的自然流程,一个部分一个部分、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行叙述。
>> 叙述过程,并不是用语言进行叙述,而是用文字进行记录
用笔思考
>动手即动脑
>> 动手即动脑
>> 准备写而还没开始写的时候,觉得有好多有价值的东西在心中涌动,但是要落笔的时候,立刻面临着一个如何呈现的问题,按照什么样的逻辑进行章节分类,原来心中涌动的只是一个大而化之的概念,如何能够详细化并
>> 且论证这些概念,如何将概念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等。原来心中设想的丰富感,在落笔的时候可能才发现,这种丰富中很多可能是重复的,有很多相关的东西可能遗漏了。有的地方,自己写着写着觉得写不下去了,认识不够彻底,思考不够深入,对于细节不了解等。
>> 只是写下来,只要写下来,就可以给你带来思考。
第三步:评估结果
>> 1.结果和目标一致,完成情况达到了所设定的目标。2.结果超越目标,完成情况比设定的目标还要好。3.结果不如目标,完成情况比设定的目标要差。4.结果中出现了目标中没有的项目,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新添加进来的。5.目标中有的项目,但是结果中却没有该项目的完成情况,结果为0。这也可以视为结果不如目标,但是这种结果与目标的差距,是根本没有行动,与那种行动了然后没有达到期望值还不一样,所以单列。
>> 结果除了与目标进行比对外,如果有可能,还应该与“行业”平均完成情况进行比对,这样不但可以知道结果在行业中的位置,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验证当初的目标是否合适。
>> 结果比对,还有一个比对的对象,是标杆。跟标杆比对,更容易找到差距,也更能够获得超越一般水准的认识和做法。这在管理上,已经演变成很重要的方法:对标。
>> 结果比对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差距,而是为了发现问题。重点不是关注差距有多大,而是要在出现差距的地方,试着去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
>> 另外一个要关注的,是动作的结果。阶段性结果是阶段内所有动作结果的总和。最后的结果是整个时间段内动作结果的总和。事情做得好不好,其实是每个动作是否做得到位的结果。
>> 大家习惯于关注事件的结果而不是关注动作的结果,因此,在复盘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关注动作的结果,也就是要关注动作。
第四步:分析原因
>> 从“与预期不一致”的地方入手
>> “胜负手”是指比预期好;“恶手”是指比预期差;“疑问手”则跟预期比不太确定。
>> 通过“评估结果”找到了与目标不一致的地方,我们立刻就找到了“分析原因”的入手处。
>> 学者们,也是靠问“为什么”发现新的知识,得到新的结论。
>> 从“事情的关键点”入手
>> “5why分析法”和层次图
>> 一般说来,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信息层面、逻辑层面和假设层面。
>> 发心不对,一切皆错
>> 反思做事中的自己,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做事的态度和做事的方式。
第五步:推演规律
>> 对“分析原因”后得到的规律和认识,要进行推演,以便排除错误的总结,找到真正的规律和认识。
>> 能经受逻辑的检验
>> 经过交叉验证
>> 认知能力不同,看到的事物不同。对有的人来说,竞争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连参与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 交叉验证选择案例的时候,不要下意识就找能证明结论的案例,而要刻意地去寻找反例。
>> 可用来指导实践
>> 因此,要注意归因我们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成长。
>> 根据可控性指标,可以将事情分为三个类别:可控、半可控、不可控。
>> 指向抽象共性而非具体个案
>> 从具体个案中抽象出共性的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从看似不相关的事情中,找到相似的规律。也能从看似相同的案例中,找到本质的不同。
>>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 抽象共性的概念更具有解释能力,能被运用的范围更广泛。抽象共性而非具体个案,就是要从事物的本质去思考,得到符合事物本质的认识
>> 复盘,要从一个具体案例中,提炼出方法和规律,它不仅有助于解决该具体案例中的问题,还应该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只有这样,它才能在后续的其他事情中给我们以指导。只针对某一个案的复盘结论,等个案结束后,结论就失效,这样的复盘价值不大。
>> 对复盘结论的运用情况进行推演
>> 复盘的结论是在理论上告诉我们,要想将事情做好,应该遵循哪些规律。对复盘结论的运用情况进行推演,是告诉我们,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规律。
>> “规律推演”,一方面是排除明显错误的结论,一方面是找到相对正确的结论。
第六步:形成文档
>> 形成文档,将复盘中得到的认识和结论,以文本的形式固化下来,而不只是停留在复盘人员的脑海中。
>> 将认识和结论固化下来,就会变成知识。
复盘他人:咪蒙为什么这么火?
>> 复盘他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复盘标杆。
>> 1.选题要紧跟热点;2.切入角度要独特;3.标题要能引发好奇,要简单粗暴;4.观点能颠覆常识;5.表达情感共鸣;6.能输出价值观;7.你的文章跟“我”有关;8.你的文章对“我”有用;9.你的文风足够风趣;10.你给大家一种不看就有损失的感觉;11.你的文章最好有点格调。
>> 你最红的文章,往往就是你写得最走心的文章。
>> 1.前戏阶段:开门见山亮出观点;2.正题阶段:用极端例子来解释观点;3.高潮阶段:来点干货压压惊。
>> “要真诚”。你是真正喜欢你做的事,真的持有你表达的观点,真诚体现你的文风。
>> 读者之所以读一篇文章,基本上可以归纳出四个原因:有用、有料、有趣、有共鸣。
>> 要运营好一个公众号,首先你要足够真诚,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喜欢自己在做的事情。其次,要知道自己公众号的主题,都是关于什么的,挑选的是哪一类读者群体。最后,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技巧上如何让文章更吸引读者,更容易阅读
>> 句子要短,段落要短,一句话就是一个段落。
自我复盘:如何带孩子游玩
>> 复盘事件:带孩子去798游玩复盘时间:2016.10.10回顾目标:玩得高兴叙述过程:国庆节放假前我就答应会抽一天时间带乐乐去798艺术区玩,出发前,元元妈突然打电话来要一起玩,于是我们就一起带两个孩子去了798艺术区。798艺术区是由以前的一个老工业厂房改造的,由艺术家们或艺术机构通过改造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艺术聚集中心。这里有各种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孩子们一下车就被道路两边的各种艺术雕塑以及墙上喷绘的作品所吸引。每个商店的设计和装修都很有艺术韵味,让两个孩子大开眼界。小店里的商品也独具特色。刚开始逛,两人的脚就迈不开了,看一个喜欢一个,每个小物件都能勾起两个孩子的购买欲望。我的想法是,给乐乐和元元一个限额,让她们在限额内自行决定购买纪念品。这样就可以大大省去我们大人和孩子不断拉锯较量的精力。而且借此也可以让她们学会在面对诱惑时做出合理的选择,让她们在购买的时候能更多地关注价格,学会自己支配资金。一举多得。我简单跟元元妈沟通了一下想法,然后跟两个孩子说:“今天给你们每人50元的购买资金,然后你们自己决定要购买的纪念品。”她俩一听可以自己花钱来买东西,都高兴地跳起来了。
>> 我提醒她们:“这里的东西很多,你们要选择自己认为最有景点特色的纪念品,好吗?”“好!”俩人异口同声。元元妈拿出了50元放我手里,我暂时负责给两个孩子保管,她们需要购买的时候我帮着出钱就行了。约定好之后,孩子们开始了自己的购物之旅,我们也可以安心欣赏了。两个孩子有钱买东西了,购物却更谨慎了,一路逛,一路挑,更多的时候是看这些纪念品的价格标签,尤其是逛一些艺术家作品,就看见两人一会张大嘴,一会倒吸气。别看都是小玩意,价格还都不便宜呢,几百几千元的都不在话下。我自己看着心痒痒的时候,一看价格都会大跌眼镜。走着走着,看到前面路尽头的树上挂着一串串的漂亮项链,俩人远远看见就狂奔过去,爱不释手地左看右看,面对这样的诱
>> 惑,小姑娘嘛,是绝对会被吸引的。她们都表示想要,我说:“可以啊,你们问问老板怎么卖。”老板看孩子们想买,出来了说:“左边的10元一条,右边的15元一条。”她俩一听,都在50元的范围内,更想买了,而且挑来挑去都想买15元这边的,因为这边的更有特色。我提醒她们:“可以跟老板讲讲价。”她们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阿姨,便宜点吧。”结果老板不买账,说:“已经很便宜了。”我看两个孩子很为难,就上前帮孩子们跟老板说:“我们一下子买两条,给便宜点吧。”老板想了想说:“两条25元,拿走吧。”她俩一听可以便宜点买,都非常高兴。我跟她俩私下嘀咕:“你们两个一起
>> 买,要25元,不太好分钱呀。”她俩想想也是。我说:“看看能不能讲成24元,这样你们每个人出12元就可以了。”她们俩挑了半天,各自挑了一个喜欢的项链。然后去找老板,老板过来时,我指着她俩的项链说:“我们要这两条,给24元吧,这样孩子们也好分。”老板还想着要照顾其他顾客,就说:“好吧。”一看老板答应了,两人都欢呼起来。两人的第一个纪念品也就顺利到手了。俩人把买来的项链戴上,兴奋地走向下一个目的地。我问:“你们买了这个,还剩多少钱啊?”俩人边走边口算,乐乐很快说:“我知道了。”我看元元还在算,就赶紧说:“各自算出来悄悄告诉各自的妈妈确认下。”
>> 乐乐趴我耳朵旁嘀咕:“还剩38元。对吧?”我点点头说:“对。”元元妈看元元还没算出来,有点着急了,催促说:“算啊,想想50减去12,是多少?”元元妈一催,孩子有点不乐意了,我赶紧提醒说:“不着急,慢慢算。”元元妈往前走,元元在后面算着,我担心元元一时算不出来,影响购物心情,就提醒乐乐去悄悄告诉元元。元元赶紧把答案告诉了妈妈。于是两人又高兴地去逛了。一路上,虽然遇到很多让她们爱不释手的小物件,但俩人都忍住没有买,更没有因为想买那些超额的物品而跟我们软磨硬泡。逛到中午的时候,看到卖冰淇淋的,俩人直流口水,问:“买零食要不要自己花钱?”
>> 我和元元妈说:“要。”老公看她们太可怜了,说请她们吃冰淇淋。哈哈,这掉下来的“馅儿饼”对她们来说可太珍贵了。午饭后,俩人继续逛,进入了一个卖糖果的小店,我们在外面等着,就见俩人在里面挑来挑去,还嘀嘀咕咕的,最后两人自行决定合买一瓶“开心药”糖豆。我问:“多少钱?”她俩说:“10元,我们一个人出5元。”元元妈知道两人一起买了一件东西,还挺高兴说:“呵,还晓得合买了。”她俩也主动核算每人还剩33元。等逛完798艺术区的时候,这33元都没舍得花。这么一路逛下来,她们的那种购物冲动也就在自己的不断算计中消磨完了。后来我们又去了中央电视塔广场的3D展,在这里乐乐买了她一直想买的3D打印
>> 物品:一个小小的松鼠。本来这个松鼠是35元,但是乐乐很想要,我提醒她:“你只剩33元了,看看阿姨能不能便宜点。”工作人员一开始说不行,后来知道我给她限定的购物限额,很认可我的教育方法,也就很高兴地说:“那我就33元卖给你吧。”然后还免费送给元元一个没有打印好的有点残缺的作品留作纪念。最终,乐乐把当天的50元限额全部花完,元元还剩了33元。我提醒元元妈:“元元省下的这33元就给元元作为自己的零花钱吧。”元元妈很认同,说这个钱可以作为孩子们下周的零花钱支给元元。元元虽然没有花完,但知道这个钱以后还是可以自己支配的,也很满意,高兴得比了一个“耶—”。评估结果:玩得很高兴。孩子还学会了购物的常识。分析原因:带着孩子出去游玩,除了欣赏美景,躲
>> 不开的就是购物。尤其是孩子,看着景点各种新奇的玩意,往往被诱惑得走不动路。购物,是游玩能否畅快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往游玩的时候,没有跟孩子谈过钱的事情,实际上是给了孩子一个购物预算无限额的假定,孩子根本没有钱多钱少的概念,只有买与不买的想法。购物就变成了孩子与家长的博弈,在买与不买中拉锯,一旦不能达成一致,孩子撒泼打滚,家长生气尴尬,一次本来期待的很美好和谐的游玩就此泡汤。这次限定50元,而且明确是她们购物用的,立刻就让她们有了一个数量限额概念。买东西的时候,先想到的就是自己买不买得起。即使买得起,也要想想现在花了钱,后面遇到更想买的怎么办,因此不至于一下子将钱花光。推演规律:
>> 给孩子明确购物资金,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游玩时购物扯皮的方法。这一次的做法,是我帮孩子们管着钱,她们购物的时候,需要跟我协商,这可能是没有乱花钱的原因之一。下一次,可以有部分资金由孩子自己掌管,看看孩子如何花这部分钱。提醒她们有很多好的东西,不至于一开始就把钱花出去了。下一次外出游玩,或许开始就可以跟孩子明确:购物资金没花掉的归孩子自己所有。看看会有什么不同的情况。即使不是购物,比如说游乐场,先明确玩几个游乐项目,具体玩哪些由孩子自己选,也可以避免一些游玩的争吵。或者说游玩时间,游玩地点等,都可以跟孩子沟通。其本质其实是一样的,让孩子参与决策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配合者。记得新闻上曾经报道,有个重庆的10岁
>> 小姑娘在暑假当家管钱,全家第一顿吃肯德基后,觉得太贵,于是开始买菜做饭,还学会了买菜的技巧。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孩子参与决策的案例,真的是屁股决定脑袋。
团队复盘:图书公司半年工作
>> 团队复盘,最主要是谁得到提高,一定是主要领导人。
>> 1.自己是不是学会了听取意见;2.是不是注意了调动人的积极性;3.是不是注意了下面人的情况,等等。怎么执行的,执行得如何,从中要注意什么,等等。
第六章 柳传志环:做事的PDF方法
>> 执行之前,进行沙盘推演;执行之后,进行复盘。“沙盘推演—执行—复盘”,这就是做事的完整流程。
>> 复盘其实并不仅仅是对做过的事情重新做一遍,而是可以发现很多新的思路,得出很多新的假设,这对于做其他的事情,也有极大的帮助。
>> PDCA,这是管理学上著名的戴明环,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来的一种质量管理工具。它被认为是全面质量管理应该遵守的程序,也叫质量环。P代表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代表Do,执行,指具体的运作,实现计划所确定的内容。C代表Check,检查,指对执行的情况进行总结评判,看看执行情况如何,什么地方做对了,哪里出了问题。A代表Action,改善,指对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对于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如果可能,对于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应该通过模式化或者标准化予以推广。
>> PDCA是做好一件事情的不同环节,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阶段。而PDF,则相当于是一件事情做了三次,是分三次对同一件事情进行了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