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临近教师节,一时闲暇就冒了个想法“让孩子们书写书法作品作为感恩老师教诲的礼物”,这样既能把平时所学加以运用,又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重要的是能通过书法培养孩子们感恩心,想越想越带劲,立马就开干了。
脑海里冒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桃李芬芳、春风化雨……”文字的书写难度来看,春风化雨要容易些,经过筛选,觉得“润物无声”这个含义好,老师对学生的帮助不就正是如此吗?即可做装饰,又可作为老师的座右铭,真可谓是一举多得,虽然难写些,但蕴意好,便就选了它来编制书写的教材。
字体上主要选取静态书体篆书、隶书、楷书。篆书选取清代吴大澂先生的大篆,从其《论语》书法作品中集字;隶书从《曹全碑》中集字;褚体从吴教授的手书经典中集字;颜体先是从《颜勤礼碑》中集字,翻阅了三遍集不全,后来是从《颜家庙碑》中集的;这集字就要费些功夫,得一个一个找,找好了还得扫描处理,好处是泛泛读了帖,也算是逼迫自己读书。每集一次就要翻阅一次,偶有精彩处,也会停留看看、读读,对于不爱学习的人来书,这也是算是学习了。
集到字后开始制作乾坤格章法模板,以前设计制作的现在看来都太过马虎,得重新设计制作,书法网络班常见教授四尺四开的四字作品,从字的大小、篇幅来看,都比较适合学员练习,我开始找出教授写过的作品来参考制作,发现一款常用的是上下款各四字,上款是时间,下款是名字,为了制作的模板臻于完美,我还找出年前拍卖到的一幅行书作品,用尺子量了量正文格子的大小,以及乾坤格间要不要留空,落款的字也测量了大小,以及相应的位置,尽可能在章法上取得完美。
设计好了,我很开心,我想以后四尺四开的作品都可以采用这个模板来套用,这样就一劳永逸了,哈哈。
制作好了,我发伏羲云书院教研组的微信群里,教授看了建议采用“春风化雨”好,大家近期都是学曹全,就想着从《曹全碑》集一幅“春风化雨”,翻了两遍《曹全碑》,没有发现“化”字,后来是在“书法字典”里搜索到的,与《曹全碑》的风格似有出入,更像是简书一类的风格,不知是不是网站搞错了,在原帖里是找不到这个字的,当时也没深究,找来找去就找到这么一个,也就用上了。制作好发到工作组群里,图片下配上了一句“送给老师们的礼物”,云龙老师没有打开图片误判为是我手写的贺卡之类,还用隶书,回复说:“这合适吗?”后来还惊扰了教授,群里回复:“化”字有点不协调。
这都是不严谨、偷懒的结果,这也没法改,风格差距有些大,自己不会写,原帖又没出现过,私底下想了个办法,索性就拼一个字吧,再次翻了几遍《曹全碑》,找了带单人旁的字出来筛选,从“仍”字里面提取出来,再将残损部分修整,再选了一个带“匕”部分的字,最初是选了“北”字的右半部分,转折处突出的笔画不知是残损还是该留部分,自己做了修饰,去掉多余部分,处理的不理想就放弃了,多翻搜索,选了“孔”字的竖弯钩,在从“北“字那嫁接了一个横过来,东拼西凑总算合成一个化字,单人旁组合成“化”字时觉得偏长了就稍微压缩了下,不敢太过,怕变味了,总的来说拼在一起总觉得不够和谐,稍微调整了下,但不敢随意去动笔画部件,怕“失真”了。
做好在发到群里,教授说,比一开始那个好,拼字考的是结构问题,对汉字美的规律理解和运用。改动后再发出,最终教授见我使尽浑身解数,终于出手相助,帮我做最终修改,并问我,有什么不同。起初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无非是调了一下单人旁上下的位置,挪动了“匕”部分的大小和位置。但就是经过教授这么一修改,这字看起来还真就顺眼了,哈哈。
后来我照着教授修改图片在电脑调整的时候,感觉教授那样问我,或许里面有什么玄机我没有发现,修改时为了更为精准,我索性将原来一个比划一个笔画校对位置修改直接调整为将教授修改的“化”字移到改稿上调为与改稿一样大小,在填充不同于稿件的颜色,看看教授究竟修改了哪些内容、修改前后稿重影对比后,我发现了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细节上的变动,改动幅度很小,但显神韵,单人旁整体略右移,单人旁撇画略微旋转了角度,对竖弯钩有所变形,在与横画交接处修改的更具书写性和连贯性,稍稍延长了横画,对“匕”做了拉伸。更符合隶书的体势,既增强了字的重心稳定性也多了一份动感,我从中感受到了教授治学的严谨和工匠精神。
到这里我原想完事了,调整发出去后云龙老师提出了章法上的问题,说留白太多,显得空荡、散乱,还发来了教授作品图给我对比。
我自己看看,他说的也有道理,前面的修改都重点放在字上,这个章法搭配是根据模板来放置字的,按理说是不会有问题的,细思忖,隶书字形偏扁,乾坤格是按照楷书作品来设计的,字距上自然是要比楷书空些,再加上我一般都是以菱形格为参考,因为这样方便学习者过渡到自己叠菱形格定点笔画位置书写,圆是叠不出来的,我以前疏忽了这个放置完字后的效果检查,这样一来不仅字距拉大而且正文与款字的距离也拉大了,整体就显的松散了。
这样一来就要有所取舍了,以圆为参考的话,学习者临习时结构可能找的没有在菱形格中的准,要么将款字的乾坤格重叠正文乾坤格一些,这样乾坤格章法样板就没有那么美观。
纠结了好长一段时间终于放下了,我明白了:乾坤格只是一个工具,我们学习者是借助乾坤格来学好书法的,何必纠结于他的用法和美不美观呢,只要达到学好书法的目的不就行了嘛,用法可以有很多嘛。
楷书的好解决,但隶书字形是偏扁的,怎么放都难解决字距大的问题,我尝试着找一幅教授四尺四开的隶书作品来参考解决章法问题,没找到,直到前天看到云龙老师美篇中出现了一幅隶书作品“书香之家”正是我所需,开心的不得了,赶紧保存下来。
今天上午一对比就发现教授这幅作品是很难用常规乾坤格章法模板来套的,因为这四字字形高度不一,但教授书写字距趋向一致,整体看自然和谐,实际上放在乾坤格每个字所占比例比重差异有些大,而且横向明显超格。
正在思考着怎么来弄,打破乾坤格的摆放,没有规律性肯定不行,这样不便大家学习,要让他有规律,一个字一个字摆放在格中,章法问题又难以解决,迟疑之际,我脑海浮现了教授前年在中大开设书法讲座时曾现场示范篆书、隶书,讲到过乾坤格的叠法,隶书叠格偏扁,篆书要偏长。
诶,有了,上下压缩乾坤格在放置字进去试试看,调试了几次终于有规律可循了,这样章法中字距的问题也都解决了。
我很开心,最后还配上款字效果,发到群里@小朱哥哥,结果,教授将字放置在配有圆形纹理的红色宣纸上,款字与正文也都靠的紧些,发出效果图,还有两句话:“在这个纸上比白纸好。有些是纸的问题。”
我感叹道:学书法,无一处不是考题。无论读帖还是练习,选笔用墨、用纸抑或编制教材,都是在锻炼我们的思辨能力啊。也深刻领悟到:没有一劳永逸,只有不断努力。
教授的细心、耐心、用心,那种诲人不倦的精神可见一斑,我不知该如何言表,若不用心还体会不到他的用心,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制作教材的不易,现在市面上流通的书法教材很多,但真正为书法学习者考虑,考虑学习者不同阶段学习的适用性、易操作程度来设计制作的就不知有多少了,教授不仅仅是在教我如何制作好“春风化雨”这幅作品,更是在教我如何制作教材,如何思维,如何利益学习者,制作的人越用心,花时间琢磨的功夫越多,对制作的内容吃的越透,制作出来的教材才就越能让学习者极尽的精简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