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记叙文,让记叙文走向深刻?

请阅读下面的一篇例文,完成文后的问题。

站在车站的门口

湖北考生

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着离别与欢聚的舞台。这幕离别与欢聚之戏的主人翁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不变的是,这是同一个站台。

戏剧的主人翁在变,有一天,我就成了这部戏里的主角。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一个满是喜气和生机的季节,同时,在我眼里,又是一个失意的季节。一天,爸妈一大早就起床忙里忙外地收拾东西。还处在梦乡与现实的过渡地带的我,忽然依稀听到了一丝啜泣。我睁开朦胧睡眼,发现在昏暗灯光下亲爱的母亲的脸,挂着一些泪水,写着一脸忧伤。我爬到母亲怀里,问她怎么了,她没有说话。倒是一向沉默少言的父亲开口了:我们今天要到外省去打工,一年可能才回一次……我当时就哭了,因为不想爸妈离开。但是这些都于事无补。奶奶拉着满脸泪痕的我,站在车站的门口,和妈妈、爸爸道别。然后便目送他们踏上汽车。汽车缓缓启动,渐渐地成了点,渐渐地消失在大雾的清晨,只留下泣不成声的我和奶奶站在车站的门口……从此,车站便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我时不时的会站在车站的门口,愿远去的车能带去我对母亲父亲的祝福,愿回来的车能为我捎来父亲母亲的音讯。我会站在车站的门口,继续着我离别与期待欢聚的车站之戏。

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就掉,掉了之后又长。这个世界一直在变,而站台的戏却没变,它依然在上演着。变了的,依然只是主人翁。

十多年前送别的我成了如今远去的人,十多年前远去的父母成了如今送别的人。每一次返校的清晨,母亲总是会像当年远去一样的早早起床,为我收拾行李,为我准备早餐,一切完毕后便送我到车站,来继续这部没有结局的戏。千叮咛万嘱咐:好好学习,注意身体,多吃饭,少喝冷水……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唠叨”,一种让人心田温暖的唠叨。车走了,透过窗,虽然外面光线暗,但我却分明看到了母亲眼里的不舍,以及泪汪汪的眼眶。离去了,便是无限的不舍与怀念;待到归来时,眼中是一种欣喜若狂的兴奋。但眼睛不管是在离去还是归来时总是湿湿的。

站在车站的门口,祝愿远去的人一路平安;站在车站的门口,等待思念的人平安归来。我的心里有一个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离别与欢聚的车站。我会一直站在车站的门口,去送别,去祝福,去等待,去欢聚。

思考题:

1.请你概括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2.围绕本文主旨,作者选取了什么样的故事或材料?

3.围绕故事或材料,作者是怎样写的(结构层面、线索层面、表现手法层面)?怎样安排材料之间的关系?

4.请你找出文章中的一处细节描写的语段,仔细品读,说说它是从哪些方面对其进行细节描写的?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细节描写的?

5.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请你找出其中的一种方式,仔细品读,并谈谈其艺术效果。

归纳总结:

(一)要有一个好的主题,让文章聚焦灵魂

主题是作者对文章所记写的内容的总的看法或评价。在文章中,它是统率一切的灵魂,是贯穿全篇的红线,文章的选材、剪裁、结构、语言、表达等等,都要以主题为宗旨,自觉的受其约束。

1.正确。所确立的主题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符合正确、高尚的审美观与价值观。

2.鲜明。文章的主题必须明确表示作者对所写事物的理性判断和感情倾向。

3.集中。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全部的记叙都必须围绕它展开,有些材料的运用看似旁逸斜出,其实它们一般都是为了深化或升华主题的。

写人或叙事是基础,但所写的人或事又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作者总得通过文中的人或事传达某种情感和思考,这就是人或事的典型意义。很多记叙文,读后总觉得让人少点什么,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挖掘出人物或事件的典型意义,从这个角度说,缺乏典型意义的人或事是没有写作价值的。

(二)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让文章变得具体

故事由若干具有时间延续、因果联系的事件构成。一种感情,凝聚着一个故事。感情的来由、原因或认识,绝不是抽象的凭空而来的,在文章中也不应该以抽象的形式来作交代或说明,而是要付诸事实,把你的感情(包括文中人物感情)的来龙去脉写清写深。总之,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争取让阅卷者知道你写了什么事情,抒发了什么感情。

(三)要有一两处曲折,让文脉生发波澜

以文章的曲折之美或悬念之美,是记叙文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巧设曲折或悬念之笔?

一是悬念法。它是一种引起读者急切期待心理的艺术手段,运用这种方法,往往是把正在发展的故事情节或尖锐的矛盾冲突阻遏一下,暂时不把情节发展的结局告诉读者,让读者产生急切阅读的心理。

二是抑扬法。即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意料,从而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之美。

三是误会法。生活充满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生活;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矛盾,矛盾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其中也有因误会而产生的。运用误会法,不但能在大开大阖的情节中使人物性格鲜明地显现出来,而且能使文章在情节结构上跌宕多姿。

四是突转法。记叙故事时,故意顺着某个方面发展下去,层层递进,直到情节高潮时,笔锋一转,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弯,顿起波澜,将读者带到意想不到的境界。

(四)要有一两处细节,让细节焕发活力

记叙文中,人物的活动不是单一的几个动作、几句话,事情的叙述也不是不宜直来直去,如果这样,文章可能会显得平板、干瘪,缺少起伏。好的记叙文,人物的活动、情节的展开,往往是在一定的“背景”之下,这一“背景”就是呈现人物、事件的舞台。背景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环境。强化背景设计,就是强化环境描写。好的环境描写不仅可以渲染气氛,对表现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都有一定的作用。同样,人物活动,情节的推进,也离不开细节。细节,也叫“有包孕的片刻”,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它可以使人赏心悦目,从而获得美的感受。生活中的许多元素都可以表现为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捕捉与描写出一些鲜活的细节,那么写人就能让人物栩栩如生,叙事就能让事情清清楚楚,绘景就能让景物情趣盎然。文章会显得有血有肉,眉眼生动,养人眼目。

一是运用修辞,生动细节。一考生在《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中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一位老太太的动作:“我忙抓住她的袖子……她袖子一甩,像年轻了许多似的,飞一般地走了”。

二是锤炼词句,写活细节。一考生在《妈妈的汗珠》一文中有如下一段描写:“烈日下,田野里,妈妈挥动着锄头,在她老人家那黑黑的面颊上,滚动着许多细密而晶莹的小汗珠。渐渐地,这些小汗珠汇集成一颗豆粒般大的汗珠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往下流淌,淌到下巴上挂了片刻,闪闪欲坠。这一刻的汗珠在阳光照耀下,是那样的晶莹璀璨,银光四射。然而瞬间又落了下去,滴进脚下那片热土,激起一片小小的烟雾。”

三是抓住特征,传神细节。一考生在《洗脚》一文中有这么一个细节片段:“他先在盆里接了水,然后又对了些热水,用手搅了搅,还觉得不够暖和,又稍微加了些热水,这次再用手试试,觉得温度比较合适,然后他帮母亲脱掉鞋和袜子,他托着母亲的脚,不停地把水撩在母亲的脚背上,轻轻地搓着母亲的脚。由于母亲天天送报,走了太多的路,脚上裂开了一道道的口子,他都觉得手有些扎。他小心的撩着水,细心地清洗母亲的脚的每一个部位。母亲却是老了,脚上的皮肤都已经变得松弛。他不时地抬头,望着母亲慈祥的脸,眼中充满了感激与尊重,他明白,正是这双脚,为他在布满荆棘的地方淌出一条人生之路。”

(五)要有恰当的表现手法,让文章浑然天成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即是行文的具体技巧。它包括:

一是线索的安排。一篇记叙文,哪怕只是记叙一件具体的事情,也应有一条把材料贯穿起来的线索,如果所使用的材料较多,线索的作用则更为重要。具体而言,常用的线索可以是“时间线索、感情线索、逻辑事理线索等”。

二是详略的剪裁。当文章中使用众多的材料,最忌讳半斤八两的平均用力。一般而言,只有那些最能体现文章中心、最能表现人物个性、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内容,才当详细具体地展示,而那些在记叙中只起交代作用或衔接作用的内容,当略写。

三是结构的安排。记叙文与议论文相比较,其结构的安排相对于自由灵活,但如何开篇即引人入胜,如何结尾让人回味无穷,如何安排记叙的顺序,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生姿,都需要作细致的考量。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以开门见山地写出记的是哪一个,这个人具备什么本质特点,围绕中心,可以从几个侧面,选取几件典型的事来安排,以表现“这一个”人的特点。这几件典型的事也有所侧重,什么该详写,什么当略写,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几件典型的事通过怎样的过过渡将其衔接,都需要根据主旨的需要做出恰当的安排,

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写的是一件事,一个有意味的事件,这一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以及作者对其的情感,需要交代清楚,尤其是事件的经过,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需要引人入胜,跌宕起伏。或设悬念,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从而将文章写得扣人心弦,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其重点当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行踪变化,或空间转换;有活动的叙述,有景物的描写,有作者情感的抒发,或触景生情,或融情于景,或意在言外,或回味无穷。

四是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记叙文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表达方式,但并不排除其他方式的运用,需要兼用其他的表达方式,需要斟酌慎取。

(六)要灌注真情实感,让文章以情动人

一篇好的记叙文是一次心灵的歌唱,它的声音一定会打动每一个听到的人。没有真情的文章是一潭死水,不但毫无波澜,且有让人烦读之感。灌注了真情实感的文章则像一眼清泉,闻之叮咚悦耳,饮之甘爽怡人,如何写出真情实感呢?

一是选材。人生经历各不相同,哪怕类似的经历也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独特感受。所以,材料的选取要尽量选取自己有切身感受的所见所闻。

二是感悟。用心去品味,用心去感悟。对于人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换位思考,多多角度思考。

三是技巧。包括对材料艺术加工的技巧,去粗取精;适当地铺垫和渲染,创设背景或环境;多种方法塑造形象,包括人物的形象,景物的形象。

四、“同文异构”升格训练

升格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完善“自我纠正系统”,使学生的自觉意识不断强化,具体的操作方法一般而言,采用四步法“病文呈现——病因分析——升格思路——修改成文”。

(2009年四川高考)请以“熟悉”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病文呈现】:熟悉(四川一考生)

每天,我们走在来来去去的路上,都会听到许许多多熟知的声音。鸟儿的鸣叫声,车流的喇叭声,人群的笑语声……但对我来说,最熟悉的声音,还是教室里那个慈祥、苍老、严峻的声音——老师的声音,那声音就仿佛像一根无形鞭子,鞭策着我们不断地前进。

在我小的时候,总认为老师的声音就是代表责骂声。就是到了高中,曾经认为老师就是“管得严”或者“管得宽”。你看,老师往讲台上一站,将书本往桌上一扔,眼睛一瞪,就开始了她的每节课必有的课前训话,从经济危机到就业压力剧增,从高考分数线拔高到高考难度加大,其间,还时不时地点几个倒霉蛋的名字顺势再批评一番,坐在下面的我们,真可谓提心吊胆,生怕被点到的下一个名字就是自己,真担心稍不留心就被老师臭骂一顿。那感觉,一个字——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456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7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33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8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96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2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36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9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8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1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63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