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中的学习,无教材,无老师,无标准答案。
要突破这种三无的学习,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努力的方向。
之所以有的时候满头雾水,莫衷一是,无法立刻行动,其实就是方向缺乏进一步细化,缺乏小目标!因为一个方向上有无数条路,所以才会踟蹰不前,就好像你选择与向往的方向,是杰出与优秀,但是通向这个方向有很多路,你并没有明确要走哪一条,这看似是个小问题,其实是致命问题。(你对问题的重视程度恰恰反映了认知水平),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行动,就是缺乏一个具体而明确的目标。学生同样如此。
同时结合两句心法“高手是长时间的自律,而你是短时间的自虐”以及“不求多,不求快,不间断”,这两句话都指导着:你要设计好自己要做的事情,具体的要求就是:日行不辍(每天都做,并且不间断)
同时,长期坚持并不是泥古不化,不知变通,在具体做这件事的过程中,要不断优化方式,不断贴合明确的方向。
再者,做事情就是运用时间,你能做什么事,取决于你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目前而言,我的时间主要有两大块,一是在办公室的时间,二是晚上回到宿舍后的时间。
在分析时间之前,首先要弄清这段时间的根本任务到底是什么。不把根本任务弄清,就容易本末倒置,这是蠢蛋才做的事情。而智慧和水平就是:如何能把本职任务和发展任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在办公室的时间,根本任务是教学,教学的关键是把课上好,为了把课上好,需要有两个配套动作,即备课和批改作业。
如此一来,办公室的额外时间如何利用也就有了答案:
1:做好课堂的反思工作,如何进一步优化课堂。
2:做好归纳的工作
因为职场上的学习,依靠的不再是阅读和记忆,而是归纳、交流和实证,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悟性。这所有的一切,都要以归纳为基础。所以有人说,知识的价值在于储备。能搜索到的东西,没有价值。不是搜索不到什么,而是你压根儿就不知道去搜索什么。
归纳,归纳什么?要让走的路,都成为自己的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基于这一原则,所以首先要归纳的,就是在教学中出现的经典问题,有价值的探索性问题,形成电子稿件。仅仅这一项,要想在较为占用时间的上课之余做好,就需要极大的精力。清醒的认识任务,绝不低估。从来都是轻敌有罪,高估与慎重是水平。低估,就是浮躁。
归纳,不是简简单单的把题搜集起来,更关键的是思考,是去研究这些已有问题。水平和能力的关键增长,是在思考中产生的,不是在搜集中产生的。无限的资源是罪恶,把有限的资源利用好,才是水平与进步的正道。
如何研究已有的题?
1:探究该题的背景。(找关于本题的解题研究论文是其中一块)
2:弄清该题要考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这里的基本不是简单的意思,而是构成的最微小元素,是需要随时被调集起来的东西)。
3:在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还可以怎么改变,会有更好的效果?
4:题目给的标准答案好不好,能不能像兰琦那样给出更为系统化的思考和更为美妙的解释?
这样一套流程做下来,很可能一道题都需要很多时间,但是不怕,正是因为需要耗费时间,所以才有价值。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言之有物,言者皆为必要,废话,绝不要说,能不说就不说,能不做就不做。一切以有效为前提。在给别人指导之前,自己首先要形成体系化的东西,别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那更别提教会别人。要是领导的话,自己布置的东西,自己不明白是什么,自己不去分析行动与命令的合理性而只知道下达任务(本来想改成指令,发现不妥。因为指令本来就是指示性命令,命令之前是指导),那执行的效果肯定不会太好。还应该加上马老师那天一直重复的话:布置之后,必有指导,否则别人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做(你那天安排吕恒等四人去打扫407卫生就做的很好:
1:把地扫干净、垃圾清走
2:把椅子放到桌子上,并对齐
3:把地拖一拖
4:黑板擦干净
步骤明确以后,行动的效果就会特别好)
除研究已有的题之外,还可以做什么?
研究别人对题的思考和感悟
目前有以下几块可以做
1:浙大优学的一题一课
2:单遵的解题研究以及奥赛解题丛书
3:所订阅期刊
这样一来,办公室时间就有主有辅,研究已有的题为主,阅读别人的东西为辅,时间得到了有效利用。
回到宿舍后的时间,根本任务是休息,关键是精神得到放松,精神能得到抚平、滋养和升华。
那可以做什么?
领略人文科学的精彩,主要是文学、哲学、管理学等与数学无关的东西,读一些有才气的文字,不要过多,关键是能获得情怀的震荡,例如得到的专栏,微信的优秀订阅号,给音乐写乐评,看书摘,找金句,通过碎片的东西获得细节的点滴思考、感慨、惊叹和欣赏。
上为细节与碎片,也可以系统的读一本书,反思目前的读书方式,更多的是消遣,付出极大地时间与精力,得到的却是对他们的消耗,而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收获。
所以要进行思考式阅读,不是让自己的脑海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而是自己去主动的吸收与归纳。可能这样一来读书的速度会慢,但正如上文所说,正因为耗费时间,所以才有价值,这才是读书本来应该有的样子。否则怎么会一本教材学习一年,博士怎么会花如此多的时间进行一个细分专业的研究,更何况他所研究的,也只是这个细分专业的一个维度,并不是全部的东西。正是慢了下来,精细下来,水平才获得提升,才可能有那个高度。急功近利是不对的,起码要以一个月为维度,所以盲目买书根本就不是必要与明智的事情。
经过对时间的分析,可以更有效的充电,那最后要强调是什么?结果意识!一旦下定决心,决定做这件事,就绝不放弃,一定有质有量的做完。不轻易开始,但只要开始,就要有画上句号的魄力和能力。纸上结束,心中永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