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在年轻辣妈们之间流行一句半嘲半讽的笑话:有一种饿叫奶奶觉得你饿,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冷。年轻的妈妈们更是对爷爷奶奶对孩子的过分关心和宠爱头疼不已。这所有的一切汇集起来就是一句话:有一种爱,叫爷爷奶奶的溺爱。
我是在爷爷奶奶的溺爱里长大的,对我来说,爷爷奶奶的溺爱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弟弟比我小不到十五个月,他一出生,我就被爷爷奶奶抱到身边。儿时最早的记忆里是吃饭的事情,八十年代初的鲁西北农村还跟贫困,幼小的我每天期盼的不过是半碗稠一点的小米粥。每次开饭,奶奶总是先挖一碗米给我,剩下的米汤她跟爷爷和姑姑分。有一次姑姑故意逗我,把米多的一碗端走了,我信以为真便施展绝技——嚎啕大哭。奶奶立刻骂姑姑,爷爷则忙把自己碗里米也都给我。而被宠坏的我最终拿走了爷爷奶奶和姑姑的粥,自己吃了个肚儿圆圆才心满意足的去玩了。
我的这种被宠坏的任性在老家村里叫“不成孩儿”,就是不像话的小孩儿。加上我爱哭,虽为长女但在爸妈看来还不如弟弟懂事,因此也时而训斥我。而我每逢此时就跑到爷爷奶奶院里寻求庇护。那时,奶奶总是摸摸我的头,问“是你爸发打你了还是你娘发打你了?”(“发打”也是我们村儿里的土话,意同“训戒”或有“打骂”的成分在。)
我总是添油加醋的告状,顺便埋怨爸妈偏心向着弟弟,奶奶总是会给我双倍的补偿,比如我说弟弟有一块糖,奶奶一定得给我买两块。自然,我小时候糖也是轻易吃不到的,但可以换成别的,总之我一定要有什么东西是弟弟没有的,或者他有,我得比他多。
日子久了,妈妈总是抱怨奶奶偏心,说她疼孙女不疼孙子。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爷爷奶奶对弟弟的疼爱并不少。
若说纵容溺爱,奶奶对我的确更多一点。我想这其中原因无非是我从小不在爸妈身边,少了爸妈的关爱,她更加心疼我吧。
后来长大离家读书,总有一两个月不在家。奶奶总是把点心水果等留给我,只等我进门就一股脑都拿出来给我吃。这个习惯延续至今不曾改变。直到前几天我回家给爷爷扫墓,临走前奶奶还把她那几个大苹果塞进我的车里。
有时候我很想跟她说我在外面什么水果买不到呀,不要她这般惦记了!可每次话到嘴边又咽下去。我知道这是奶奶疼我的心意,这几个苹果是她对我全部的爱。
若说爷爷奶奶的溺爱,没有谁比我体会更深。因我已经被爷爷奶奶溺爱了将快四十年了!可若说爷爷奶奶的溺爱宠坏了孩子,我窃以为并不完全对。相反,我觉得若孩子从小享受不到爷爷奶奶的爱,反而是一种缺憾。
世上的爱有千百种,父母之爱伟大无私,情人之爱缠绵悱恻,朋友之爱清香如茶,手足之爱同气连枝。而祖孙之爱呢?家乡有句话说“隔辈亲,连着心”。我觉得爷爷奶奶的疼爱就像是纯天然的蜂蜜,千年不坏,香甜永久。
你说,哪个孩子不喜欢吃糖呢?哪个孩子不想钻进祖父母的怀里撒个娇,耍个小无赖呢?
在被老师责罚后,或者被父母训斥时,爷爷奶奶的怀抱就是个临时的避风港,可以让孩子安静的反思,在特别的爱里努力的成长。
感谢我的爷爷奶奶。
因为有一天,我也会成为其中的一员。将心比心,或许能明白“隔辈亲”的几分滋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