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万多年的人类社会演化史来看,我们的社会实实在在是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之中,因而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条件比较丰富,各方面发展都比较成熟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需求多元、表达多元、方向多元和选择多元的时代。
就拿过去来说,时间定格在40多年以前,六七十年代,我们的父辈所生活的时代,可不像今天有手机电脑极其普遍,随时随地都有WIFI,在弹指一挥间,就将相隔千万里的周边世界尽收眼底,一扫而过。他们那时的生活状况,用我爸爸的话来讲就是:“要么好好学习,否则回家种地!”可以说大多数人生活都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要说有偏差,这也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现在就不一样了,毕竟时代不同。
最迷茫的应该是在校大学生,四年时光匆匆流逝之后,以后将要去向何方,总会有一大堆选择等着他:考研、直接就业、考公务员、出国、或者啃老……可以说是选择众多,忧愁多多,夹在这一个“米”字型路口,无论选择哪一方,都意味着难以料算的机会成本。很多时候甚至都希望有人来替他们做出选择,因为真的太难,太痛苦了。
最犹豫的应该算是有点优越感的女性朋友,不是很漂亮,就是很有魅力,总之共同的特征是身后有一大群追求者,这一些追求者虽然有着类似或者共同的审美标准,但是往往表现出来一种参差不齐的多样性水准,有的高大威猛、有的踏实热心、有的颜值高又兼蜜语甜言、有的家境宽裕……到底谁才是白马王子,有希望成为自己的如意郎君,未可知也?只是时光在流逝,一不小心就被剩了下来。
类似的忧愁和选择还有很多很多,于是有人提出了“消灭选择”的解决方案,说起来也是非常简单粗暴,同时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吧!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例子就是有项羽自导自演的“破釜沉舟”,把吃饭的家伙砸烂,把船给凿沉,接下来只有一个选择:死。但是死法有不同,一种是被动活活饿死,一种是主动出击,向敌人正面发起挑战,或许有生还的希望,也就是后面我们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很多人都希望可以取得破釜沉舟的丰功伟绩和神奇效果,然而并非人人都有如此的好运。
其实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价值观的体现,比如上面所说的西楚霸王项羽的例子,他本人就是生性威猛,“气拔山兮力盖世”,在价值观中就有武力的认同以及英雄主义的色彩,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又体现出他的处事原则,一个字:干!同时所有的选择不像我们在学校里考试做题,选ABCD四个选项选择一个正确选项那么简单,因为这四个选项在个人价值观念的决定作用下和处事原则的控制过程中,可能都不对,或者都对。从这里我们至少可以明白这样一点:
所有的选择,都是去确认自我价值观念的一次探索,个人原则的一次验证。
掌握了最为核心的东西,有一些因素是需要考虑的。
排在第一位的是时间的尺度: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就是说面对一件事情时,不能仅仅看到其在某个特定阶段表现出的样貌,而应该从时间的维度来进行衡量。比如找对象这件事,更多是要关注日后的发展,容颜易老,财富会失,而真正值得坚守的正是那一份恒久的情。
另一个说出来大家未必可以理解,因为它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观念中经常被忽视,实质上又是十分的重要。那就是从空间上来进行考虑,这一点和时间是相互对应的。比如有一份工作在距离自己较远的位置,你中意这样的一份工作,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离你所居住的地方太远太远,而这份工作还暂不支持远程遥控,你必须亲临执行。地点的转移则就意味着时间、精力、物力乃至财力的消耗。
考虑和分析问题具备时空观念,你就站在了一个更高的战略高度。
套用一句唐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接下来的一句唐诗则是从相对微观的角度来探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如果你是一个理性的人,那你可能着重考虑是非对错,现实的状况是哪有什么绝对的是非对错,也无非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你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在情感和人际关系的优劣得失则是你会率先考虑的方向,你往往希望自己不被孤立与人群之中;
如果你是一个看重利弊的人,你的选择往往趋向于有利于自己的一方面,寻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
如此种种,想要做出一个选择,不容易。袁世凯当时权衡利弊,顾及到同僚好友的情感,赫然称帝,但却在大是大非中迷失了自己,袁世凯后来也意识到这个选择是不对的,悔之晚矣!
而今的我们又何尝不是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选择,同一事件多项选择,痛苦、迷茫、悲伤……通过上面的铺垫,我真正要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