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总结——爱,会以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传递。
读后感想——好好说话无疑对感受爱是很重要的。非语言的交流,有个时候是无声胜有声的爱的表达,温暖、安全感、爱意在彼此之间流动。
不抵触那些不好的情绪,当下感知他们并建立情感的联接,这样可以释放压力。常常冥想、运动健身,参加志愿者活动(去服务),可以提升我们感受爱的能力。
感觉被爱对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感觉被爱是压力的天然解药。
摘抄如下:
总想用过分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其实是一种会给自己带来压力的习惯。
感觉被他人所爱时,这种情感使人感到快乐、平静、专注和放松。感觉被爱能让人在面对挑战时顶住压力,有助于从困境中复原。
渴望被他人所爱是一种真实并且普遍存在的感觉,只是这种愿望并非总能实现。
感觉被爱对人的生理机能也会产生有益的影响,它会提升适应能力,滋养神经和免疫系统,让我们能以更好的状态面对生活的挑战。许多孤独、悲伤、愤怒和焦虑的感觉,反映出的是我们在无法感受到他人的爱时所产生的空虚感。
爱和与恐惧是对生活最有影响力的两种重要情绪,我们每天的感受、思维和所做的事,都会受二者之一的驱动。
幸福感的持续效应:有人陪伴、参与对话、积极社交。
关于抑郁:
①抗抑郁类的药的目的是钝化脑中的情绪通路,所以服用这种药物的人情绪会很少,对于服用这种药物的抑郁症患者而言,虽然悲伤的情绪会减少,但令人愉悦的情绪也会感受,可以说是很佛系了。
②抗焦虑的药物让你缓和忧虑,同时喜欢的事也不那么喜欢了。
③对于大多数患有轻度或中度抑郁症的人来说,像运动之类的生活方式以及其他一些非药物的治疗干预手段,都像药物一样有效的减轻抑郁。
④不要依赖药物——所有的抗抑郁药都会让老钟负责,痛苦和愉悦的部分同时变得迟钝,包括所有的奖赏通路。这意味着尽管我们感觉到的悲伤或愤怒降低了,但欢乐、喜悦、动机、意义、目的、与他人和自我的连接都会减少,这让人更加不容易感觉被爱或者令他人感觉被爱。这种药让人没有生趣,木木的。
⑤只有家人有爱心和耐心,能救助陷入泥沼的你。人需要有家人,不然会有孤独感。爱情很多时候只是锦上添花。
⑥抑郁一旦开始吃药禁药过程会很长,抑郁药让人不想锻炼身体、失去活力、脾气温和但更加令人难以接近。锻炼身体是一种“有干劲”的表现。
⑦改变生活方式、接受心理治疗,都可以和药物一样有效治疗抑郁症。
平衡生活的方法:锻炼身体、健身,冥想,节制饮食,充足睡眠,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这些事对于保持心理健康来说非常有利。
⑧抗抑郁的药的有害副作用实际上比它的疗效还要强。对有的人来说抗抑郁药不仅没有降低抑郁的感觉,反而让症状更为恶化,在这种情况下自杀的风险就会提高,而这种毁灭性的副作用对儿童和年轻人来说是最高的。
如何让他(她)感受到爱。
1、全面了解他这件事,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想了解他的感受和想法。你带着赞许的专注和鼓励,会让他感受到深刻的理解和尊重。(爱情是一种艰辛的劳动)
2、想要感受到他人的爱,需要我们具备与情绪沟通的能力。真的关心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感受,寻求情感联结。
3、如果有那些可以传达情感上的理解与联结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以及其他一些非语言线索,你就能感受到爱,情感上得到满足。(脸色稍霁、低声细语、动作温柔)
4、通过一种非语言的情感交流,他会觉得自己可以被人看到、可以被人理解、也会被人珍视。(看护者与婴儿、夫妻、情侣和亲子)
对他用非语言表达出来的需求,进行积极的地恰如其分地响应。
5、花时间充满激情地恋爱——正视他、认真倾听他讲话、关心和理解他的感受、并且在做爱的过程中投入感情。
目光相遇是种心灵的交流。
面对面的交流——进行真正的对话,身体的倾斜,目光的相遇,好好享受彼此的陪伴。一个吻或一个拥抱带给我们对面孔、身体、声音、触感的敏感性。
让对方感觉被爱(爷孙)——跟随对方的节奏一起玩耍、一起休息、互动时给予反馈。爱的语言是要面对面交流的。
6、做一个这样的母亲与伴侣——如果我们听到可怕的消息,感觉自己快要失控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一双关心的眼睛,或者一个让人安心的拥抱,都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焦虑、战胜压力。
7、共情的目的——让自己所关心的人感受到爱用情绪信号将自己的关注和兴趣表达出来。
不要抵触情绪而要感受情绪,从而释放压力。
8、面对压力时——要体察自己的身体和情绪,与身体和情绪保持联结,释放压力,更好的理解自己。
在现实生世界中,不要压抑情绪,要感受情绪,找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怕的时候想发抖就发抖,伤心时想哭就哭。
理性与情感——人前理性,情感独自默默感受,不需抵触。能感受愉快、悲伤、愤怒、恐惧,才对自身的健康有益。
思虑过度——如果我们过度思考,以致钝化了情绪意识,那么思维就会把我们封闭起来,甚至杀死我们。
会思考的同时,也要学会更多地去感受每时每刻的体验,注意当下在发生什么。回应大脑是思考,回应内心是感受。我们不仅应该回应自己的大脑,而且要回应自己的内心,这会让我们成就更多事,也感到更充实。
9、与爱人和孩子建立一种身体上、心理上都很稳定安全的安全性关系。
为了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我们需要照料好自己,给其他事拨一些时间,比如锻炼身体、健康饮食、以及关注自己的外表。此外还有与朋友、家人、配偶、孩子和父母之间繁忙的社交生活。
10、每次只专注做一件事。专心和人社交,与人互动时专心互动。
怎样专注地与人互动?调动五观,专注当下的互动。
11、消极的思维习惯——①担忧。②多重任务加工。③预先胡思乱想。④对一些人和事作出预判。
12、如果没有开放的心态去认识新的人、新的理念、新的选择和可能性,我们就会在自己的思维悬着门里不停的兜圈子。突破常规、不走寻常路、宽容差异,对世界保有好奇,勇于尝试。
13、教学相长是一种互动,不是孤独的内在体验。
人们对智力的定义都远超过思维的范畴,除了智力商数,高效思维的能力还取决于良好的社交和情绪选择,也就是情绪智力。除了逻辑推理(理性——计划与战略),我们还需要情绪感情的参与(感性——不确定性),才能发挥出最高的智慧。要想做个聪明人,需要保持不确定性(弹性、机动、灵活)。
脑的改变发生在新学习的技能不断得到练习的时候。
14、面对面的交往中,沟通中的非语言信息有时比说了什么更重要。非语言线索——拥抱,亲吻,牵手,凝视某人的眼睛(肢体交流、眼神交流)。
15、让学生、孩子、爱人在你的语言中体验到认可和理解。
小孩青春期的烦恼可能就是没有完全感受到爱。让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爱和安全。让自己的爱人在相处的生活中感受到爱和安全。做一个会爱人的人,首先与自己建立情感联结,感受被人爱,感恩练习。
16、当压力控制在健康可接受的范围内时,你会处于一种精力充沛、警觉、专注、平静和放松的状态。
如果我们变得愤怒(冷静)、退缩(积极)或者麻木(敏感),就无法与人好好沟通,无法理解他人无法清楚的思考。
用倾听表达爱意。
退缩不是办法,我们可以主动沟通示爱。
当女人唠叨让人心烦的时候,别人就会忽视她的天赋。
尽管我们并不总是能控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如何对所发生的事作出反应。(如,控制情绪)
生活中年轻人的胃病与压力有关。
因为压力而责备他人是很常见的,人类习惯也是压力管理中的主要障碍之一。责怪他人不如观自己。
感受爱有偏差。是否有给予爱的能力?
伴随着无助和没有希望的感觉,产生的压力会使人受到创伤。
脑是有能力做出改变的,所以我们可以学会检测自己是否压力过大,并且学会找到方法,迅速减少压力。
当你无法找人交谈时,可以依靠许多不同的感官来帮忙减轻压力。感觉输入包括视像、声音、味道、气味、触感和动作正确应用这些感觉可以迅速而有效地减轻压力。
谁会在压力出现时立刻识别和管理他们。当你感受到威胁时,做出的自动化反应方式有三种:战斗、逃跑、僵直。我们有时可能会发怒(战斗),有时又会把自己隔绝开(逃跑),尤其是当压力触发某个以往没有解决的老问题时,如果我们既想战斗又想逃跑,就很有可能出现僵直状态。
过激反应会伤害彼此的感情。
17、对不愉快的感受要多探索,就越能体验到令人愉快的情绪,让我们与自我和他人变得越发亲密。
人与人之间,劳动付出的越多,感情越深。
在忙的时候与自己的感受保持联结,将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它还可以帮助你保持专注,教育情感,是一种在你忙个不停的时也能完成的冥想。你不再觉得受命运左右,而是掌握自主动权变成一位明智的决策者。
18、在平静的情绪下与老板设定界限、对质。
19、沟通彼此的差异,可以带来更强的情感连接,接纳差异,学会理解,我们的判断力和智慧也会随之增加,此外我们还有机会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爱,感受到更多的爱。
20、我们所爱的人并不会一直保持我们喜欢的样子,他们会变我们也会变。
当我们没有感觉到被爱时,可能就会变得脾气很差。家人之间做出伤感情的事,说出伤感情的话,最多的原因就是渴望感觉被爱。
21、由于痴呆的人感觉很混乱,所以他们会感到害怕和易怒。
通过声音、手势、微笑和温柔的触感,建立非言语的连接。
22、世上有许多人都需要并且会感激你的关爱,在努力给予他们所需时,你常常也能发现自己的生活中最需要的是什么。(找他人和自己的需求)
23、我们不需要从此以后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我们需要感觉被爱才能好好生活。
如果你感觉被爱,并且知道如何让他人感觉被爱,那么生活永远不会失去意义和目的。
感觉被爱能够赋予我们所需的动力、能量和信心,来把我们所拥有的发挥到极致。感觉被爱让我们获得内心所需的安全和温暖,赋予我们力量去帮助和抚慰他人,尽管生活的道路可能并不平坦,但它完全可以成为一条充满意义和满足感的道路。
无论生命的终点是哪里,感觉被爱才是这段旅程的关键。它是压力的解药,能够帮我们克服那些可以将我们压垮的障碍,还能让我们的生活上升到一个更高更有意义的层面,因为当我们感觉被爱的时候,就会有能力帮助他人,感觉被爱就能找到幸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