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沉默,我能想到最熟悉的形容莫过于“沉默是金”,但一直不是很能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有着“黑色式幽默”称号的王小波先生也曾在《沉默的大多数》一书中详谈过沉默,可能是肤浅的理解总够不上深奥的理论,即使是诙谐幽默的语言也不能完全启发思维。
虽然我的思维并没有在王小波先生这本书的启发下得到完全开启,但总是对书中的一句话或是一个例子印象深刻、念念不忘。
用看电影为例,一部电影,大多数人说它好,你也说它好,那你就是好人;大多数人说它好,你说它不好,那你就是坏蛋。
很通俗的例子,通俗到好像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看电影,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总是被无关紧要的人,因一句无关紧要的观点而定了性。发声似乎不再是一句话的表达那么简单,它牵连道德,关乎品性,我们不得不学着小心又谨慎。
所以,沉默在这种情境下就被挤出了重要性,选择了沉默就意味着可以远离不必要的口水之战,与莫名其妙地被定性,至少也是少了一份聒噪。
我想起最近的一部电影——《前任3》。评分九点多,看哭一堆人,成为各大平台争论不休的宠儿。
我去看了,也流了泪,却不能肯定地告诉你这是一部好电影。它以现实再现般的情节唤起了无数人相似的经历,赚足了眼泪,也因此成为了一部不可错过的好电影,但朋友在观影后问我的感受时我却选择了沉默。
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大多数人究竟是感动于影片中遗憾的爱情,还是感动于自己的过往。但我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份经历和回忆。我也知道,如果我要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那么必定是肯定,因为大多数人这么说,我的否定或是中立就会使我成为一个没有品味的异类,或是,一个“坏蛋”。
如此说来,沉默确是金。
心理学上曾做过一个实验,将被测试者和预先选好的知情人员安排进同一个房间进行答题。所有知情者会做出同样错误的选择,几番测试以后几乎所有的被测试者也会都做出同样错误的选择,即使是在他确定答案错误的情况下,而原因都是不想因与众不同而被当作异类。
我的一个朋友,我们曾经无意中谈论起各自对“出轨”的态度。其实我个人是不能接受出轨的,不管是精神还是肉体,但在那场谈论中我最终选择了沉默。
朋友义正言辞,甚至还拿出“变心是选择,忠诚是本能”来证明她选择原谅甚至接受另一半的出轨的决心。我很无奈。
首先她坚决的态度和不容置疑的语气仿佛在告诉我,她所说的就是唯一的真理,不能接受“真理”就是“坏蛋”,像是一种恐吓与威胁。
除此,“变心是本能,忠诚是选择”这句话本身就漏洞百出。感情的事本就难说清楚,谁又能证明变心就不是选择呢?
这个时代瞬息万变,我们每天都能遇见口味不同的鸡汤,或关于爱情,或关于友情,或关于亲情。
举个例子吧,“术业有专攻”,医生必定是对各类基本病症都了如指掌的,但看病的时候我们还是会选择当面咨询医生,很少有人会在电话里描述病症,让医生直接开药的,因为人各有不同。但同样的道理,却仿佛不适用于我们的感情。
似乎不遵循纳那些鸡汤条例,我们的爱情、友情、亲情就一定会出现危机,病入膏肓,甚至无可救药。因为我们看得见的大多数选择了认同,便成就了它们“真理”的头衔,再做争论变显得像小丑般滑稽与可笑,于是看不见的大多数选择了沉默。
没有人会在一开始就是一个沉默者,我们会因为观点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我们会因为看不怪某种行为和言论而大肆批判与谴责。总之,我们在不停的说话与发声。
后来,我们会发现,不是你嗓门大一些,别人就会改变观点认可你;也不是你动静闹得大一些,你看不惯的言行举止从此就会销声匿迹。渐渐地,你发现,你看得见的大多数站了相反的阵营,你看不见的大多数选择了沉默,你成了唯一的异类;又或者你发现,你没有足够的力量证明你的观点,来自对面的话语分明夹杂着挑衅,你像是面临着威胁,却又孤立无援。你不愿再去争些什么,也不想发表什么观点,你成了沉默者。
或许有一天,等你思维成熟,等你看不惯沉默,你又会重新发声。但现在,我是不会的,我宁愿做一个远离争论与聒噪的沉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