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项目经理来说,工作中沟通非常频繁,所以能够把控沟通对工作的顺利进展非常重要。以至于身边的项目经理朋友经常会讨论到这类问题。
根据讨论出的结果,总结一下,能做到沟通时控场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在交流内容上有一定的知识含量;二是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瞬间看透本质。
知识含量方面各位可以根据自己专攻方向补充,今天主要讲讲怎么练就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沟通时可以做到迅速参透本质。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到过别人这样说?“这个员工毕业学校不是985,他的能力肯定很一般”,“年龄这么大了还没有对象,肯定是要求高”,“这么重要的会议都迟到,就是态度不认真”。
看完这些问题你什么感觉?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话有失偏颇,但是生活中却有很多人说这种话,为什么呢?
其实就是人们很容易陷入思维误区的原因,进而导致得出不对的观点。
而总结过后发现,常见的思维误区包括以下四种:
自我为中心:只站在自己的位置思考问题,选择性地关注自己相信的信息,自动忽略其他信息。
盲从信息:对信息缺乏辨别能力,一味地吸收。
眼见为实:以看到的不全面信息作为判断依据得出结论。
简单归因:通过个例得出结论,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想在沟通中看透一切,不被蒙蔽,我们就必须要破除这些误区。
具体怎么做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步破除:
一、聚焦对象目的:破除“自我为中心”
二、通过证据检验:破除“盲从信息”
三、发现隐藏假设:破除”眼见为实”
四、提防逻辑谬误:破除”简单归因”
01 聚焦对象目的:破除“自我为中心”
什么是聚焦对象目的?说白了就是关注和我们说话的人,思考他们为什么要说这些内容?进而思考他们话语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应对等。
为了弄清他们的目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问题理清思路:
1、你们在讨论什么?
2、对方想让我们相信什么?
3、对方是怎么证明他是对的?
1、你们在讨论什么?
关于讨论什么?我们可以根据话语内容分为事实和观点,事实大多是指真实的无法辩驳事情。例如:中国朗玛峰是海拔最高的山峰、去年的什么什么项目帮我们营收300万、今年五一上海人民只能在家呆着等这类的都是事实。
观点是指某个人对某些信息的看法,比如说我觉得今天天很热、我觉得今年工作很难找、我觉得这个候选人不合适等等等等。
知道了事实和观点的概念,我们看对方想让我们相信什么?
2、对方想让我们相信什么?
如果对方说的是事实的话,他的目的可能是为了科普某个知识点作为话题的引入,也可能是为了证明后面的话,这个内容的本身是没有什么可讨论的,最多是看看是否需要确认信息是否属实。
如果对方说的是观点,可能就值得推敲了,因为观点是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也无法通过研究来证明,因此需要我们关心讨论的过程,进一步思考和深挖以用来判断对方观点的合理性。
知道了事实和观点的特性,我们就可以根据对方说什么,来思考他的目的了。
结合例子来看,家人说我们去东方明珠只有四站地铁,是为了让我相信离得很近,为后面要提出的想出去玩的需求做铺垫。
亦或是职场沟通中,对方说:“这个方案我也花了不短的时间”,是为了让我相信他也付出了很多,以达到加他名字的目的。
当对方说到这的时候我们内心的判断就会随之而出,合不合理?我要付出什么代价?我需要怎么回复等。
3、对方是怎么证明他是对的?
当你思考对方目的、对自身影响、以及要怎么反馈时,就要注意对方的理由了,因为反馈的内容是基于别人的理由来打破的。
比如说,我们离东方明珠四站,但是我们到地铁站要走半个小时,针对于这个距离我们还合不合适过去。你花费方案上的时间虽然很多,但是是被领导直接驳回的,后面为了填补你的窟窿我完全重新写的内容,并没有你的功劳,你觉得加上你的名字合适吗?
所以你看,为了破除对方以自我为中心得出的观点,我们就要聚焦在对方目的上,通过三个问题理清沟通中的要素,进而观察对方理由的漏洞,选择怎么应对。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做到的却是,让我们知道需要关注哪些重点,进而得出解决办法。
02 通过证据检验:破除“盲从信息”
盲从是指对信息缺乏辨别能力,没有验证的情况下直接吸收,要想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逐一筛选证据来验证论点是否正确。
关于证据我们可以简单的分为三类:个人经历、权威或专家意见、数据或研究报告。
不同类型证据的有效性也不同,比如
1、个人经历:包含自己和他人的经历;容易以偏概全;要注意有没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有没有反例。
2、权威或专家意见:专家可信度也是不一样的,注意这个专家是不是该领域的专家,而且要小心专家是否和利益相关。
3、数据或研究报告:相对最可靠的信息来源,但是也要注意它的时效性和完整性。
举个例子看一下,一个朋友给你介绍一个项目,声称保证赚钱,他自己已经赚了多少多少,在听到赚钱多少时,我们多少会有点心动,但是为了保证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还是需要思考下他的信息是否可靠。
我们通过三类数据验证下。
根据个人经历来说,对方可靠吗?自己是否有过此类失败的经历?(自身的经历作为判断依据)。对方的个人经历是普遍的情况吗?是只有少部分人赚钱了,还是大部分人赚钱了?(思考对方的经历是否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搜索此领域的专家看看怎么说,此类专家和此类项目是否有利益关系?
数据和研究报告网站文档中的数据是什么样的?他们的样本量够吗?需不需要多个网站的下载查看等。
一般经历过这几个方面数据的证明,你对于此类项目的了解会更清晰,再做的判断也更准确。
当然除了这类场景,还可以用到其他场景里,例如,谈判时让别人提供证据,用数据反驳别人;汇报时证明自己的权威等。
03 发现隐藏假设:破除“眼见为实”
隐藏假设是指,在人们表达某个观点时会默认有一个假设作为前提,但是听者很可能听不出内部的映射,导致判断的失误。举个例子来说:
2011年3月日本东北太平洋地区发生里氏9.0级地震,导致福岛第一第二核电站受到严重影响,放射性物质泄露到外部,引发生态、经济和政策的多重危机。
但是你们知道吗?《无畏的组织》一书中有讲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核电站建立初期设计抗震等级时,有人提出过预警,说抗震等级较低,以后很可能会受到地震的影响。
但是,当时高层并没有采纳建议,其中一个理由大概意思是:重大项目的实施是有时间约束的,而日本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对核能的需求非常迫切,所以一定要推进核能计划。
这里面其实就有一个隐形的假设,那就是对于高层来说推进核能项目的重要性高于引发的生态安全问题,不能因为生态问题就不做核电站的建立。
大眼一看是不是也没有错,能源短缺问题确实很棘手,但是真的非此即彼吗?提出建议的关键不在于建不建核电站,国家有自己的战略,但是难道不可以在抗震的细节上有所改进吗?
当然像这类隐形假设生活中也有很多,往往理由无懈可击,但因我们没有隐藏假设是错的,就会掉进陷阱中。
例如,现实中常见的现象:之前有人提出“政府应该禁烟”,说了很多吸烟有害健康的理由,都很有道理,很多人支持,但他的语言中却暗含了“健康比自由重要”的假设,这种假设真的对所有人适用吗?
某评论家说“雾霾危害健康,我们宁可放弃经济发展也要治理雾霾。“这句话背后的假设是“保证人民生命健康比提高物质生活水平重要”。但治理雾霾就一定要停止经济发展吗?难道不能同时既治理雾霾又发展经济吗?
所以,我们在沟通和交涉中,一定要记得关注隐形假设,也许它能帮我们找到反驳的关键,因为隐含的假设往往会把事情完全对立起来,但真实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04 提防逻辑谬误:破除”简单归因”
除了上面隐形假设以外,还有一些话会让我们听起来很有道理,却感觉不太对。那就是有逻辑谬误的语言。比如:
“大厂出来的人都更容易找工作,说明大厂能培养人才”。“这家餐厅在大众点评上评分很高,肯定会很好吃”。“在公司工作很痛苦,你必须做一个决定,要不忍受,要不辞职”。
这几句话都陷入了常见的谬误里面,我们逐一来说。
像“大厂出来的人都更容易找工作,说明大厂能培养人才”这句话,是真的大厂培养人才吗?其实不确定,很有可能是优秀的人才能进大厂,进而也更容易找工作,这就是把原因当结果了。
类似的因果类谬误还有一种是把相关当因果。
比如,数据显示,长得好看的人普遍收入更高,所以我要去整容,这样就能提高收入。但其实长得好看和收入高只是相关关系,并没有因果关系。相关就有很多可能性了,比如是因为收入高所以有钱打扮、才看起来好看;还比如是因为长得好看的人普遍自信,而本质上是自信的人收入更高。
所以,对所有的因果类的解释,我们都要多加注意,如果对方没有给出充分的理由,不要下意识地接受。
关于“这家餐厅在大众点评上评分很高,肯定会很好吃”就是诉诸公众谬误,认为大部分认同就是对的。但是若是评论大多是上海人,你是一个湘妹子呢。
而“在公司工作很痛苦,你必须做一个决定,要不忍受,要不辞职”这句话就是陷入了虚假两难选择谬误。就是说当遇到问题时,很随便的将所有可能性都局限在了两个固定选择中。
但是真的只有两个选择吗?会不会有第三、第四个选择呢?比如说和领导进行一次深度沟通,看是否可以调节等。先跳出思维枷锁,才会有各种可能性。
例子讲完,总结一下,关于逻辑谬误我们讲了三种,分别是:1、因果谬误:把结果和原因相互颠倒,或者是把有相关性但无必然性的两件事情强行解释为因果关系。2、诉诸公众谬误:认为“大部分人”同意的就是对的,制造出“伪公众”。3、虚假两难选择谬误:把一件事的解决方法简单归纳为”非此即彼”,只有两种选择。
只有识别和跳出逻辑谬误,才能在跟他人争论的时候不被“神逻辑”所辩倒。
好了,到这文章就写完了,总结一下所有的内容:
我们认识到独立思考对我们很重要,能帮助我们在沟通中保持清醒,增加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而要保证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就要解决四个常见的思维误区,解决误区分为四步:
第一、聚焦对象目的:破除“自我为中心”;
第二、通过证据检验:破除“盲从信息”;
第三,发现隐藏假设:破除“眼见为实”;
第四、提防逻辑谬误:破除”简单归因”。
通过这些步骤,我们看清了整个论证过程,发现了以往看不到的信息,最后做出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