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母爱”是张小丫几近无感的体会......
在计划生育开始的年代里,张小丫大多数同学的家里都是两个孩子,而她,是独生女。小丫父母的感情极好,齐心协力,很早就开始经营自家的生意,家里的生活条件也过得去。旁人都说,她就是爹妈的掌上明珠,被宠着养的。但回头想来,张小丫记起的慈爱温暖的细节好像多与父亲有关,而母亲多是严厉得近乎专制的刻板和冷硬。
小丫的母亲吃苦耐劳的,在单位上班的时候,就对所有苦活累活从不埋怨,认真对待,绝不敷衍。后来,和小丫父亲经营自家生意,更是起早贪黑。她又是个泼辣而果敢的女人,家里的很多事,其实多是小丫的母亲仔细考量、长远谋划,一切安排得是井井有条。遇到事情时,小丫发现母亲从来不会只躲在父亲的背后唉声叹气,只会站在最前面给全家鼓舞士气,身体力行突破困境。
这样的母亲,坚强但也好强,而且还有着“男丁”情结。
就这样,长大后的张小丫脑海中小时候母女相处的片段不外乎就那几个:自己经过一商店橱窗,好喜欢一个梳着两小辫儿的漂亮“公仔”,可母亲不会管她的哭求,冷着脸勉强买下了旁边一只一捏就会叫的橡皮泥鸭子;上小学了,女生爱美的年纪,小丫千方百计想蓄起长发,但她母亲从来二话不说,头发稍微一长,就坚决要小丫剪成男生头,理由简洁明了“不便打理,浪费学习时间”;平常的时候,张小丫稍微做错什么事,或者是“不听话”,母亲揍她父亲护她是她的成长教育中的经典画面......
长大后的张小丫委屈气愤的时候,就会安慰自己,或许母亲是在以教育男孩的方式在打磨自己吧!说一不二,规则严明,确实也是种教育的方式。但小孩子的心理解不了爱的深意,只能本能地靠近温软,抗拒冷硬。渐渐地,张小丫对母亲从心底燃起了叛逆。
高考报考,一直乖巧听话的张小丫义无反顾地报考离家千里的远方大学。她父母亲大跌眼镜,他们觉着平常里就是一个人坐汽车回乡下也害怕不安的柔弱的女儿,一个人在离家那么远的地方怎么孤身生活呢?她们就只想小丫就在离家不远的省城读个大学,毕业就在家旁边找个稳定工作,嫁人生子,安稳一生。他们理所当然地以为这一次,乖巧的女儿会像以前一样,听话地顺理成章地过成他们设想的安稳生活。
录取通知书下来,张小丫如愿被远方高校录取。考上了,她的母亲无奈,知道阻拦不得。长长的暑假,她并不热衷陪女儿准备远行的行囊,一味地默默地。张小丫只是内心雀跃:总算可以逃离母亲的压制,自由地呼吸了。她暗暗地跟母亲较着劲儿,更不愿多说什么,一味地盼着赶紧去报到。
张小丫出发的时候,是父亲送她去车站的。临出发时,张爸爸递给小丫一个红布包裹着的三角护身符和一小瓶辣椒盐,对她说:“小丫,你妈很早就去帮你求的,她担心你水土不服,四处打听,让一去到学校,就先用咱们这的水和那里的水兑一下,放点带去的辣椒盐,喝几口就好了。”这样的温情的举动,张小丫意想不到,觉着陌生,但心里有些东西好像被碰触了,有点酸,也有点暖......
“天高任鸟飞”的梦想很丰满,但现实是张小丫在去到那人生地不熟的城市的第一晚,就在向往已久的大学宿舍里孬种地抓起话筒,对着第一时间接起电话的母亲泣涕交加,电话那端的母亲不复从前的强硬,急急地安慰劝说。不久后,军训开始,每天烈日下爆晒,睡不多吃不好,煎熬中,电话里母亲会肯定地告诉她“别人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张小丫去离宿舍没多远的大礼堂看电影,她母亲知道了,在电话里反复叮嘱:“远不远呀?没事别看电影了,晚上,你哪儿也别去,就在宿舍呆着呀!”.......
上大学后,张小丫渐渐地发现母亲像变了个人。打电话回家,母亲也总爱抢着话筒,仔细听小丫讲学校的事,每次都是说着“吃饱”“穿暖”“注意安全”的相同的话。张小丫觉着自己的妈有时唠叨的可笑了。后来,张小丫渐渐地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忙碌起来,对母亲的改变也就习惯了,理所当然地不放在心上,只是觉着这样的相处比起小时候的严厉来,舒服多了。看来,大学报远点,离家远点,这事干得漂亮!
直到,有一次,一高中女友电话中跟张小丫闲聊:“你知道吗?你妈那天买菜路上遇到我妈,我妈说我一上学她在家就担心。你妈也说,你坐长途火车回学校,她每次都是一整晚坐在床边,干干等一夜,一眼都睡不着。”
那一刻,张小丫忽然醍醐灌顶,从小到大,母亲的教育方式强硬而严厉,她在以她对人生的认知,告诉女儿:女孩子也要自律与自强。虽然她希望孩子呆在身边,过得安稳和幸福,但是她知道孩子必须努力地磨练出一对属于自己的强大而有力的翅膀,才能无惧风雨!孩子的路得孩子自己走!可是,儿行千里母担忧!
在每一个孩子远行的那么寂静的夜里,那个披衣倚靠在床头的母亲,静静地听着远方轰隆隆的火车飞行,估量着何时到达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