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故事发生在架空世界的法国,此时,战争刚刚结束,百废待兴。在这个充满创伤与治愈的国家里发生了一个由信串联起来,充满悲伤而又温情的故事。全篇可以明显的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以主角手记人偶薇尔莉特为主要线索人物,讲述关于姐妹两人命运的故事。
影片的上半部分故事主题为“命运”,贵族少女的校园生活和少女与薇尔莉特的关系推进为主要的故事主体。故事随着时间线性推进,随着两名角色的关系逐渐亲密,角色背后的故事也逐渐展开:不在提及的悲惨往事,无法反抗的命运,被拆散的姐妹以及渴望终不可得的自由。故事中段,轻松的音乐与简单的日常混剪,似乎刻意让观众忘却整体上的压抑氛围,却在最后通过一组对话猛地拽回现实:
“薇尔莉特,我们逃走吧,去哪里都可以。”
“您哪里都不可以去。”
对话简单,却成了整个上半部分故事主题的缩影。纵观整个上半部分的故事,有非常多的意向都指向了面对命运安排的无助与绝望。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反复出现的飞鸟,高举的手无力垂下,无故反复的干咳,甚至场景中的光影安排,都在渲染一股悲伤压抑的气氛。在这毫无自由可言的命运单行道上,远在孤儿院的妹妹是她唯一心灵支柱,最终透过一封深情的信,向妹妹和观众传达过来,积蓄一个小时的情感终于的到释放,故事也回到“信”这一主题上,并引出了影片的下半部分。
影片的下半部分故事发生在三年后,以妹妹为主视角,直击主题,讲述关于“信”的故事。相较于上半部分的校园故事,下半部分的场景设置在城市里,场景变大,涉及的故事人物也有所增加。因此,将妹妹这一新角色做叙事视角,可以更好的帮助观众了解人物关系,时代特征,角色特点,城市风貌等等。下半部分故事紧紧围绕“信”这一主题,采用碎片化的故事叙事,将关于“信”的各个工作环节尽可能的交代清楚,相对于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的气氛更加欢快轻松,画面也一扫之前的阴暗,变得更加明快。
最后,故事开始收束,通过妹妹给姐姐送信,将上下两部分故事结合为一个整体,影片也迎来了高潮。
“我现在的名字是泰勒·巴特莱特。”
简单的一句话,将妹妹的感情全部释放:我现在过的很好,我不会忘记你曾经的名字,也不会忘记那些只属于我们的独一无二的记忆,谢谢你,一直在远方守护者我,爱你,我得名字是泰勒·巴特莱特,这是属于我们的姓氏。此时音乐响起,妹妹关于过去的回忆逐渐从模糊变为清晰。由信开始的故事,最终也由信结束,姐妹在上半部故事中的遭遇在最后终于的到了相对满意的结果,虽不完美,但也足以让人释怀。
影片是由日本动画制作公司京都动画(“京阿尼”)创作的同名TV动画外传故事。作为外传故事,影片保留了原作精致的动画作画,让影片中的人物更加动人、场景尽可能的真实,角色的举手投足,环境的光影烘托,都能更好的体现当下人物情感,这一点在上半部故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同时,也由于是外传故事,京阿尼通过自己最擅长的,对日常故事的描绘,将原作角色、世界观设定都隐藏在大量的琐碎故事中,作为补充信息,在适合的时候,通过角色对话,传达给观众,进一步降低观影门槛,让没看过TV动画的观众也能无障碍的欣赏影片,在影片的下半部分,由于场景的扩大,出场人物增加,以这种方式很好的解决了需要逐一说明解释的过程,保证整个叙事的节奏紧凑流畅。
这是一个以“信”为主题的电影,作为架空的世界观,在一个电话、电报还未普及的时代,信件是人与人之间传达和维系情感的重要工具。影片围绕姐妹二人展开,虽然二人的命运,是那个时代下的必然产物,但在大的悲剧命运框架下,姐姐为妹妹的幸福而牺牲,妹妹因姐姐的守护而成长,就更加让人感到动容。两封饱含深情的“家书”:“艾米”代表姐姐或许永远不再会提起的过去,却会永远守护妹妹;“巴特莱特”代表妹妹身份的名字,怀有对姐姐无尽的感激和思念,会给予姐姐力量。从这两封初始的书信开始,在这个交通不便,通讯也不发达的时代,承载着姐妹间的感情,传递彼此的幸福的信,将在远隔千里的二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君の名を呼ぶ、それだけで二人の絆は永遠なんだ。」
「只要呼唤你的名字,两人的羁绊便是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