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死亡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它的真相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思考起来真令人伤脑筋,但比思考它们更伤脑筋的是,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生死。
一直以来,生死话题都是一种忌讳,似乎只要谈论生死,就会受到死亡的威胁一般。但是,众生有生就必然有死,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并不会因为我们害怕死亡、逃避死亡就能将它屏蔽在自己的生活之外。
不得不说,我们对于死亡,其实是缺乏认知的。乐观者总觉得死亡离自己的生活很远而浪费掉生命中的分分秒秒,但悲观者却因为死亡终有一天会到来而整日惶恐不安。
在《生命哲学书》里,作者说道:“虽说生命是众缘和合的一场戏,人间是上演种种聚散离别、生死爱恨的剧场,但我们还是要安安稳稳地走好每一天的每一步。”因为不论生命中有多少个“明天”,真正对我们有意义的就只有“今天”而已;不论在今生之后还有多少个来生,真正能够把握住的也只有这一期生命。把今天应该做的事情拖到明天,把今生应该做的事情拖到来生,这便是对今天、对今生的辜负,也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
人生是什么呢?人生的过程应该成为一场相续的修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觉照到自心的力量,也要认识到世间万事万物不过是心的现起与变现。与其盲目浮躁地追逐那些因缘聚合且不会长存的东西,倒不如让自己的心变得更有力量、更有智慧。
在这本书里,作者从如何看待生死问题、如何面对生命中的无常聚散、人为何会活得不快乐、
应该如何与世界相处、如何让内心平静让生命清凉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并把她的思考成果分享给大家。
作为一名曾经多次直面生死且对生死问题有着颇多感触的女性作者,静柏心然认为,尽管生死是人生的终极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且把无常和死亡接纳到自己的生命中来,而不是带着恐惧之心排斥它,但依然希望大家能够知道,像死亡这种很平常也很迫切的事情带给我们的并不是绝望,而恰好是因为有了死亡的催逼和煎迫,人生才变得富有意义。在本书的12个章节里,作者或者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出发,或者援引佛经中那些富有启发性的故事,她认为,当一个人既不恐怖死亡,也不畏惧活着,这时候才能够静静地体味生命的滋味,欣赏生活中的风景。
但是,时刻都保持着对生死和无常的觉知与清醒,这并不容易做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每日的修习把这变成一种习惯。以往,我们总是活在自己情绪的惯性里,每当发怒之后就会说:“我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正如同我们无法控制自己面对生死无常时生出来的恐惧和烦恼。在书中,作者说得很明白:无常就是这个世界的最大真相,但我们却不必因此而悲观。因为有了无常变化,人生才有了新的方向和希望。就好比,太阳落下,可月亮升起,于是不论早晚,世间皆有光辉;某一段感情结束后,我们迎来了自己的成长期,于是还可以再开展新的感情;有了离别,相聚才成为可能;有了生死的迫切和不断出现的烦恼,才促使我们想到了通过修行来让生命变得更美好。
由此看来,生死也罢,无常也好,这并不是什么坏消息。只是,人们对于生死无常抱有偏见和执念。偏执地认为充满了变数的世界没有安全感。但真正能够让我们依靠,并且带给我们安全感的,并不是这个世界,而是自己的那颗心以及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
作者在书中讲了个故事,大致是说一个小童问他的父亲,人生中最可贵的是什么。小童的父亲说,人生中最为可贵的就在于生命本身充满了变化性。“人的身体循环变化,就如同那树叶一样。这生灭变化的过程是一种自然规律,不论你是否相信,是否接受,这变化都将持续地发生着作用。”
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每一分每一秒都上演着关于变化的大戏,我们既是观众,也是演员,但更是导演。虽然有些变化我们无力操控,但是,只要我们不对变化生出那些偏颇的执念,变化也就是个变化,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痛苦的感受。因为所有的痛苦感受,那都是由于偏执的观念而产生的。
在生命这出戏中,我们因为带着不同的心念,所以才会在面对相同的境况时会生起不同的感受。并且,我们由于执著于自己的心念,又往往会看不清楚人生的实相。“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不断地在奴役和束缚中挣脱,然后又一再地落入其中,甚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会痛苦、烦恼,还会失去真实的自我。”所以,只有当内心越是平静时,生命才越有可能呈现出澄澈的样貌。因为一切外境,皆是心识的幻现,所以当内在的心湖平静时,人生的外部境遇才能看得通透。
面对世间的生死离别,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可以依止的力量。如果抱着“人生苦短,不能辜负光阴,应该及时行乐”这样的念头,那么就会沦为欲望的奴隶,变成一架消费机器。我们总是习惯于把心悬在外面,被外界的声色犬马勾引了魂灵。但其实,我们最该做的是时常地把心带回家。适当地享受生活本来没有错误,但过度地放纵欲望总是容易给生命带来更多的痛苦。世间的众生,“总是热闹又短暂地相会在适因适缘的时空中,随后,便又各自随着自己的因缘业力而匆忙离去。”既然看到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对人生大剧场上出现的种种生死离别就更不应该生起烦恼和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