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从图书馆回来的路上,淋着细雨,居然特别享受,不大不小,刚好打在皮肤上,凉凉的,让人欢喜。
脑中闪现一个给自己的问题,心中向往的田园安静生活是不是真的?
我是一个能安静处世的人吗?
没有先前+现阶段故事经历的积累,我怎么去看破世间百态,安静下来?
那我现在该怎么做,尽情的去体验,该怎样就怎样过,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得最后回到田园去总结?
回答:
我心里其实感性部分觉得如果以后成功了,并不会走入田园,会迷失在灯红酒绿的世界,如果失败了,那才会走入田园,美其名曰想安静了,看破人生,其实终究不过是一场逃避,逃避过去的那几十年没有成功。
呵呵,想到这里我也就边走边笑了,不过俗人一个。
自己那么喜欢坐在火车上看路过的铁路旁边的小村庄风景,比如三月份从重庆北到汉口的Z4列车经过恩施、宜昌那片有着绿水青山、盘旋公路,油菜花开,鳞次栉比的房屋建筑,村落时而整齐分布,时而点点散开,小时候传统的黄色瓦炽灯泡发出昏黄的光芒点亮山间的一处房屋,我觉得那时候场景很美,让我向往。
如果在一个你喜欢的城市发生了一段爱情或者一个故事,那该多好,当每次火车经过这个地方的时候,你总会忍不住多看几眼,想到她,你便觉得这个城市属于你。
很庆幸,宜昌是属于我的。
注意:
此阶段所写的文字都是基于我目前的认知水平,如果遇到了高人,欢迎指导。
在PPT设计中,我们可以对元素进行取舍、浓缩、强调,抓住一个局部加以放大,以点观全面,给制作者提供了巨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为听众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从一张图中截取一个局部区域进行放大,从而改变视觉焦点,引导视线、强调产品或主题独特之处,形成更大的视觉冲击力。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应用局部放大处理呢?总结了3种情况。
01
表达你所需要内容的意图
注意:
在这里我又纠结了,最烦的就是做归类整理工作,迫切的想把自己自学的PPT知识纳为一个系统,但是努力了好几天还是没有多少头绪,只能弄个皮毛,而且不实用。
针对这个问题,我总结了几点原因:
子系统之间界限不清晰,比如字体和图片,看似不相关的两个系统,但是我在归类中就不断遇到徘徊在两者中间的知识,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你都要进行一次取舍,而你当时的取舍明显是不理智的,是你当时脑子中那部分知识你想到的联系更多,你就会把它归类到哪种,但是下一次,你的场景脑子发生改变,你就不会想到你上次做好的归来,你又重新归类一次,如此循环,并无多大用处。
每一个单点知识都会和其他知识发生融合,最讨厌的就是我还在学校中并没有过多的机会接触职场PPT,而很多知识都是需要考虑场景,比如还有打印问题,职场PPT的特点是时间一定的条件下完成度的比拼……
再回到上述武警哥哥这个问题,从武警哥哥在生活中给人们的固定形象来看,这里的图片突出放大处理是出于这个理由,是解释得通的。但是从单纯PPT页面制作来讲,这里的突出放大是由于图片元素太小,撑不起整个版面。
02
营造神秘感,为观众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
03
图片细节丰富
为什么将图片放大,会给人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这一部分理论解释是引自与别处,如需具体了解请点击“阅读原文”
在同一个图面中,存在两个面元素的时候,则要有主次。
这里有一个格式塔心理学。简单说就是,人对于事物都有一个整体的意识,当我们看到一个图形的局部时,会自动脑补出完整的形状。
如此理解,放大的局部则是在我们心里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面。原本图形元素与文字元素的大小相差无几,而放大局部之后则拉开了层级。
用色块法分析一下,就能很直观的看出来。
这视觉冲击力对比,可以多看看。
一图多用
总结:
一图多用有个前提,必须要意识到。
找到的这一张素材图必须高清无比,质量越高越好,因为你接下来的操作是裁剪后放大。
根据你要做的幻灯片的文字内容来确定你所要选择的局部图部分,有文字内容而决定,最后,一句经验,从一张大图中看到多种可能性,这是长期积累形成的直觉。
每一次周一上午开完毕业设计进度例会后都会有强烈高兴的情绪,意味着马上又是一周的假期可以自由支配。
下午打了一场篮球,过了两小时。
对了,准备整理一篇关于PPT设计排版中那些依赖于“人的视觉或心理”方面的知识,这个属于很重要的知识,但很多制作PPT的人都会忽略这个,你在阅读这类文章的时候一定要代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验证说的对与错,比如“人的视觉总是容易被危险动态的物体吸引”这句话在PPT制作中是怎么运用的,这句话为什么正确,背后的原理在哪儿?
提示一下答案,想想人类(远古时期)是在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下进化而来的就会知道了。
与时间相处
2017年4月10日
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