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紧密又疏离,尤其是大数据的出现,我们的消费喜好被商家左右,消遣爱好也无所遁形,文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要靠近脸谱网,会变得不幸。”,因为网络上光鲜亮丽的生活,对比现实,往往会让人变得很焦虑,然后,我们会悲哀地发现,在如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想要获得幸福不是更简单,而是更难了!
我们不停地被排名,打卡之类的活动搞得不得不进取,24小时待机,秒回消息,更是让不少人患上了社交恐惧症……就这样,新媒体一点一滴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对幸福的感知!德国心理学博士,萨拉·迪芬巴赫的《数字抑郁时代》一书中,详尽地说明了在信息过载的世界里,幸福如何被技术一步步蚕食。
首先,技术的发明是为了方便生活,然而,后果却衍生了很多。
书中提到,早在1957年,社会学家阿诺德·格兰就批评电视传递的“二手经验”,她认为,:媒体信息会不断取代真实的经历,伴随着媒体世界的扩张,专家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新媒体让我们病态化》,当然,在90年代,相对于种种的危险,人们更能轻易看到技术对个人微小的幸福感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幸福感的影响主要与内容和时间投入有关。这个时候,对技术的使用还是单方面的,人们还会聚在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相当于人们沉浸其中,独自行动且不受打扰。
那么,是什么让技术变得复杂且富于挑战?是它的互动性:可以与别人进行交流。
与人交流,共同参与到一个程序中,接受反馈信息。单方面的消费就变成了多个方向上的多个方面的互动。比如微信的使用,刚开始只有单一的聊天功能,渐渐地,使用的人多了,开始有了群聊功能,后来又有了群发功能,再后来有了支付功能,游戏功能,各种排名打卡功能等等。尤其是朋友圈的功能,一开始的初衷只是为了分享主人公的开心时刻,现在已经演变成各种微商的战场!
这告诉我们,一个系统不仅只有一个发展方向的时候,它就会变得很复杂,还有可能走向设计者从未设想过的领域。
其次,效率是技术衍生的唯一原则,但结果不是!
为了不洗衣服,有人发明了洗衣机;为了不拖地,有人发明了扫地机器人,为了不洗碗,有人发明了洗碗机……,这么看来,用技术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麻烦事并没有错啊,为什么说幸福被技术蚕食了呢?
因为我们在还没有准备好时,就把过多的事情交给了高效的技术。比如做饭,有人发明了自动炒菜机,对于不喜欢做饭的人来讲,那可真是帮了个大忙,而对于喜欢做饭的人来讲,就大大降低了做饭时的幸福感。再比如文中提到的自动咖啡机,对于喜欢喝咖啡却不会手冲咖啡的人来讲,很实用,但对于喜欢手冲咖啡的人来讲,就少了自己参与其中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我们利用技术不仅仅是为了让一切变得更简单,也是为了满足各种心理需求。例如,感受自己的手艺,为自己感到自豪,骄傲等等情绪。
最后,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是如何让感知受损的?其实,文中的“幸福”是一个集合概念,所谓“幸福时刻”是指“对我们有益的积极时刻”,我们关注的中心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感受到我们想要的感受吗?”
第一,“拍下来的才是美景,传上网的才算幸福”,如果我们不能把精力放在所有感官上去体验每一个时刻,而是把精力放在操作相机上,错过太阳之后,我们将错过星星。因为在这里,照相机成了我们感知世界的工具,仅仅通过镜头,而不是用眼睛感受世界,很大程度上,相当于我们关闭了自己的感知能力。
第二,“从自我提升到自我迷失”,对一些人来说,记录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个人进步是一种乐趣,对大部分人来说,却是一种不得不进行的责任。尤其是记录设备依赖者们,买了一大堆记录跑步,心率等的仪器,自己却在使用过程中将之弃如敝履。因为这些被“视觉切割”过的冰冷数据,并没有让他们变聪明或变健康。而“量化自我”是对过去健康的极大讽刺,人不一定要做到完美,努力做到80%即可。
第三,“不要问自己需要哪些,要问自己可以享受哪些”,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不懂。我们大聊自由民主,实际上面对选择时,却左顾右盼,犹豫不决。多样化发展到极致,到头来反而什么都不想要了。所以,不要问自己在追求什么,重要的是去做,离自己的目标更进一步,无论是哪种目标!
新媒体发展的今天,不论是微信上的时刻互联,还是微博上的吃瓜前线,抑或是打卡记录自己的每项进步,是的,我们很忙,过得很充实,然而我们是不是真的幸福,真的有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