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能力有差距,但不像财富差距那么大,人们在争什么?机会。机会太稀缺,把能力达到的普通人放到好机会上,高位上,他也能做个八九不离十,但他按正常发展,十年都不一定有机会不一定到高位。于是,如果要跨越,必须不走寻常路,要么能力特别出众,要么破格获取(机会或贵人),要么打破传统杀出一条血路(坑蒙拐骗、方法竞争)。
大部分人在争渡,很苦逼,靠自己的努力杀出一条血路。 我们靠学习,靠踏实工作,通过对行业的了解,通过踏实劳动,在竞争中拼杀,硬生生挤进理想的位置。无论工作、创业,挤的过程很辛苦,在社会的位置也很渺小,像一根孤立的针钉在那里。我想,一根针的理想是变成一片丛林,生机盎然……
承接上一篇《轻松赚钱:自己赚过最轻松的钱是什么?》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才明白80年的万元户1万元放到现在不值钱的原因。不是物价上涨,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货币化进程的货币超发。市面上的现金货币,信贷金融把未来几十年的贷款都在当下释放,外加股市、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泡沫,比八十年代货币量多了几千倍,与之对比,房产上涨2000多倍,教育涨了1000多倍,菜价90倍,黄金5倍,物价指数不到5%所以上涨6倍左右。
人们把房产当成保值升值工具,我不看好房产,我认为现在钱毛,这个时候最适合套现,让钱动起来,不断套现。钱实钱少钱升值,银根紧缩的时候适合固定资产投资。如果经济继续快速增长,货币继续超发,贷款继续宽松,股市等泡沫继续,未来相比,现在手头的钱不是钱,手上的债不是债。
但未来社会肯定还得以某样东西作为标的物,比如房产,比如黄金,比如虚拟的股价。我们创业者,把资本用在扩大规模是最划算的,因为任何情境下各行业都得按社会分工平分社会财富,所以有事业比有某种财产稳定的多。
事业,能力,在社会、行业中所处的稳定位置,比现在的房产,股票,估值要实在的多。一切皆会贬值,或许也会升值,不用纵向历史对比,只需同时代横向去看,站在什么位置,拥有什么能力,才意味着能分多少财富。财富一直处在流动中,变现的才是真财富,持续变现的才值得重视。
比如茅侃侃,当年项目估值3亿,是虚拟的、透支未来的、没有变现的,放到未来一文不值。比他晚的张一鸣,张旭豪,在细分领域已经变成了独角兽。这些业务或许现在靠资本活着,欠了一屁股债,但这个债不是债,因为它是独角兽,如果未来一直占据独角兽,它就是金山银山。
所以推来推去,一直(持续)的成功才是保值升值的关键,任何静止的财产,估值都是不稳定的数字。当然,在市场钱的泡沫顶峰时积累大量现金财富,等国家回收货币金融收紧时,那时候利率会提高,钱更值钱。可惜,大部分钱是左手倒右手,慢慢花掉,慢慢流失了,大多人只能保值不能升值。
从另一个角度看,得考虑富人在干啥,富人在卖房,穷人才买房,完全倒过来了。什么时候投资,投资什么,什么时候变现,得考虑清楚。资本逐利,资本最聪明,都扑到未来可能占领市场的项目上了,即便大部分都亏掉,他们也不觉可惜,因为钱必然要被花掉,花掉的才是钱,存留的只是数字,一旦投准,未来占住高位,这才是未来的财富。
我在考虑,要研究社会分工,让资本转起来,不要太关注资产保值增值,少给自己一些压力。因为不管经济如何发展,都是资源之间的交换,如果不交换,把钱存起来,花掉,买房都价值不大,要一直发展自己,发展自己的业务边界。适当存款,一直用一直收回,不要存大钱,也不要全花完,用在当下最有价值的事儿上,肯定不吃亏。
立足当下,判断未来,经济还会继续发展,钱还得毛一段时间,如果真是如此,适当贷款不是坏事。如果能预期经济下滑时期,银根收缩或货币升值,套现大量现金无疑很划算。对常人来说,没钱理财就多理自己,让自己具备未来分工的能力,慢慢在江湖留名有地位,在那个位置,自然能挣那份钱,屡试不爽。
财富不是永恒的,挣钱的能力才是… 小富靠勤,大富靠命, 暴富就是运了,运过即败。老沈如是说。 横财如同赌博,赌对了就赚了,对普通人来说,没法理财又很难投机时,发展自己培养能力确实是最好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