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活着本来单纯》
作者:丰子恺
推荐理由:轻松愉快,常读常新,化繁为简,豁然开朗。满星力荐!
如果要我选一本书随身携带,我想我一定会选择这本书——《活着本来单纯》。
讲大道理的书篇很多,像丰子恺老先生这样把生活中的朴素琐事讲的这么有趣味的书真是少之又少。我甚至无法写一个严肃的书评出来,书摘更合适这本书。我们可以一起静静地看,慢慢地悟这有趣、有心、有情的人生哲学。
在心情低谷时翻看,给人以温暖与悲悯;在人生顺境时闲读,又像一阵凉夜清风,不至昏头脑。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霎那便是永劫”。
节选自《渐》
我着迷于这两句诗,一首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一首来自大洋彼岸的英国。我们都难免被奔流不息的时间消磨了意志,但驻足时,愿你能珍惜当下。
“后来我果然长大起来。然而疑惑与悲哀,反而随了年纪的长大而增多增深了。我赴郊外散步,偶然折取一根树枝,后来抛弃在田间的时候,总要对它回顾好几次:“我不知几时得再见它?它此后的结果不知究竟如何?我永远不得再见它了!它的后事永远不可知了!”有时已经走了几步,又回转身去,重新拾起,郑重地道个诀别,然后硬着头皮抛弃它,再向前走。明明晓得这些是惜不胜惜的琐事,然而悲哀与疑惑确实地充塞在我的心头”。
节选自《大账簿》
我的少年时期也有过跟先生一样的困惑,不同的是,我是俗人,从来没想过把这种想法记录下来,更羞于与他人分享。直到今日,我仍会觉得活得太过明白是一种矫情。看到先生的文字,是一种说不出的心安。啊,原来这世上也有人同我这般珍惜生命中地每一个过客。
我的少年时期也有过跟先生一样的困惑,不同的是,我是俗人,从来没想过把这种想法记录下来,更羞于与他人分享。直到今日,我仍会觉得活得太过明白是一种矫情。看到先生的文字,是一种说不出的心安。啊,原来这世上也有人同我这般珍惜生命中地每一个过客。
“现在就从学生生活着想,先举星期日为例。凡做过学生的人,谁都能首肯,星期六比星期日更快乐。星期六的快乐的原因,原是为了有星期日在后头;但是星期日的快乐的滋味,却不在其本身,而集中于星期六。星期六午膳后,课业未了,全校已充满着一种弛缓的空气。有的人预先作归家的准备;有的人趁早作出游的计划!更有性急的人,已把包裹洋伞整理在一起,预备退课后一拿就走了。最后一课毕,退出教室的时候,欢乐的空气更加浓重了。有的唱着歌出来,有的笑谈着出来,年幼的跳舞着出来。先生们为环境所感,在这些时候大都暂把校规放宽,对于这等骚乱佯作不见不闻。其实他们也是真心地爱好这种弛缓的空气的。星期六晚上,学校中的空气达到了弛缓的极度。这晚上不必自修,也不被严格地监督。学生可以三三五五,各行其游息之乐。出校夜游一会也不妨,买些茶点回到寝室里吃也不妨,迟一点儿睡觉也不妨。这一黄昏,可说是星期日的快乐的最中了。过了这最中,弛缓的空气便开始紧张起来。因为到了星期日早晨,昨天所盼望的佳期已实际地达到,人心中已开始生出那种“实行的悲哀”来了。这一天,或者天气不好,或者人事不巧,昨日所预定的游约没有畅快地遂行,于是感到一番失望。即使天气好,人事巧,到了兴尽归校的时候,也不免尝到一种接近于“乐尽哀来”的滋味。明日的课业渐渐地挂上了心头,先生的脸孔隐约地出现在脑际,一朵无形的黑云,压迫在各人的头上了。而在游乐之后重新开始修业,犹似重新挑起曾经放下的担子来走路,起初觉得分量格外重些。于是不免懊恨起来,觉得还是没有这星期日好,原来星期日之乐是决不在星期日的“。
节选自 《实行的悲哀》
在这本散文集里,把生活中的寻常琐事说的如此有趣味的绝不止这一篇,我爱这篇文章的每一个字,读起来那么舒服,解压。我能感同身受在80年前的旧中国,战乱的土地上也有那样一群人同我一样为周五夜晚的到来而狂喜,而在周日下午郁郁不乐,这难道不是文字魅力的真实写照吗。
“我也曾吃素。但我认为吃素吃荤真是小事,无关大体。我曾作《护生画集》,劝人戒杀。但我的护生之旨是护心(其义见该书马序),不杀蚂蚁非为爱惜蚂蚁之命,乃为爱护自己的心,使勿养成残忍。顽童无端一脚踏死群蚁,此心放大起来,就可以坐了飞机拿炸弹来轰炸市区。故残忍心不可不戒。因为所惜非动物本身,故用“仁术”来掩耳盗铃,是无伤的。我所谓吃荤吃素无关大体,意思就在于此。浅见的人,执着小体,斤斤计较:洋蜡烛用兽脂做,故不宜点;猫要吃老鼠,故不宜养;没有雄鸡交合而生的蛋可以吃得……这样地钻进牛角尖里去,真是可笑。若不顾小失大,能以爱物之心爱人,原也无妨,让他们钻进牛角尖里去碰钉子吧。但这些人往往自私自利,有我无人;又往往以此做买卖,以此图利,靠此吃饭,亵渎佛法,非常可恶。这些人简直是一种疯子,一种惹人讨嫌的人。所以我瞧他们不起,我懊悔自己吃素,我不屑与他们为伍“。
节选自 《佛无灵》
这篇文可以说是把“佛性”讲解的很透彻了,宗教对于聪明人来说能产生的自律作用是异常强大的,先生从利己主义的角度,阐述了佛教在一般民众中的不良风气,文中的批判意味看的人大呼过瘾。
“我从来不曾自动地找求或买瓜子来吃。但到人家作客,受人劝诱时;或者在酒席上、杭州的茶楼上,看见桌上现成放着瓜子盆时,也便拿起来咬。我必须注意选择,选那较大、较厚,而形状平整的瓜子,放进口里,用臼齿“格”地一咬,再吐出来,用手指去剥。幸而咬得恰好,两瓣瓜子壳各向两旁扩张而破裂,瓜仁没有咬碎,剥起来就较为省力。若用力不得其法,两瓣瓜子壳和瓜仁叠在一起而折断了,吐出来的时候我就耽忧。那瓜子已纵断为两半,两半瓣的瓜仁紧紧地装塞在两半瓣的瓜子壳中,好象日本版的洋装书,套在很紧的厚纸函中,不容易取它出来。这种洋装书的取出法,现在都已从日本人那里学得,不要把指头塞进厚纸函中去力揠,只要使函口向下,两手扶着函,上下振动数次,洋装书自会脱壳而出。然而半瓣瓜子的形状太小了,不能应用这个方法,我只得用指爪细细地剥取。有时因为练习弹琴,两手的指爪都剪平,和尚头一般的手指对它简直毫无办法。我只得乘人不见把它抛弃了。在痛感困难的时候,我本拟不再吃瓜子了。但抛弃了之后,觉得口中有一种非甜非咸的香味,会引逗我再吃。我便不由地伸起手来,另选一粒,再送交臼齿去咬。不幸而这瓜子太燥,我的用力又太猛,“格”地一响,玉石不分,咬成了无数的碎块,事体就更糟了。我只得把粘着唾液的碎块尽行吐出在手心里,用心挑选,剔去壳的碎块,然后用舌尖舐食瓜仁的碎块。然而这挑选颇不容易,因为壳的碎块的一面也是白色的,与瓜仁无异,我误认为全是瓜仁而舐进口中去嚼,其味虽非嚼蜡,却等于嚼砂。壳的碎片紧紧地嵌进牙齿缝里,找不到牙签就无法取出。碰到这种钉子的时候,我就下个决心,从此戒绝瓜子。戒绝之法,大抵是喝一口茶来漱一漱口,点起一支香烟,或者把瓜子盆推开些,把身体换个方向坐了,以示不再对它发生关系。然而过了几分钟,与别人谈了几句话,不知不觉之间,会跟了别人而伸手向盆中摸瓜子来咬。等到自己觉察破戒的时候,往往是已经咬过好几粒了。这样,吃了非戒不可,戒了非吃不可;吃而复戒,戒而复吃,我为它受尽苦痛。这使我现在想起了瓜子觉得害怕“。
节选自《吃瓜子》
能把吃瓜子这么一件小事写得如此生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文人大都不愿意写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会显得自己很庸俗。可这么一件琐碎轻微的事物到了先生笔下,却让人读起来妙趣横生。对生活观察的这么仔细并且善于总结的人,一定是热爱生活的。在那个动乱的年代,热爱生活是一件不属于一般人的奢侈品,并不是说它本身有多难得,而是普通人的心性达不到。活着的本义被无关的事物叨扰,在现今的生活依然很难保有自己的本心,而失了本心,自然也就失去了热爱生活的能力。
这是一本常读常新,每次翻阅都会有收获的好书,如果你也喜欢随性阅读,喜欢散文,那么我强烈推荐丰子恺的这本《活着本来单纯》,48篇经典佳作一定能让你如沐春风,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