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主题是电影的灵魂,情节架构是电影的骨架,细节内容是电影的骨肉。评价一部电影,我们要把它剖开,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结论。
我们先从主题开始分析。
《爆裂鼓手》是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英文原名是《Whiplash》,影片中也出现了《Whiplash》这首曲子。Whiplash对应的中文含义是“鞭打,抽打,反方向扭动”,我认为这个词更能体现导演在电影中想要表达的深意。安德鲁非常热爱爵士乐,他梦想成为像查理·帕克那样的爵士乐大师,并凭借自己在爵士乐上的天分和勤奋进入了全国最好的莎弗音乐学院。但真正将安德鲁从优秀爵士乐鼓手变成顶尖爵士乐鼓手的,是导师弗莱彻魔鬼般的折磨式训练。引用《孟子·告子下》中的一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形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安德鲁在弗莱彻的“鞭笞”下,强忍高强度训练下造成的肉体痛苦,抛开来之不易的甜蜜爱情,隐忍亲朋好友的轻蔑嘲笑,最终完成了自我的蜕变,将灵魂和爵士乐融为一体。只有接受这种“鞭笞”的洗礼,顶尖大师才能被铸就出来,发出宝石般耀眼的光芒。这就是导演想通过爵士乐告诉我们的真理。
那么这部电影为什么选择了爵士乐鼓手作为叙事题材呢?这跟导演少年时期的学鼓经历有些关系。但更重要的是,《爆裂鼓手》会比《爆裂钢琴手》、《爆裂大提琴手》和《爆裂小号手》更容易直抵观众内心深处。影片末尾高潮部分,安德鲁打出的狂风急雨般的鼓点,已经反身带起整个乐队的节奏,用最赤裸最直接的方式抓住观众的魂魄。即使是没有接触过爵士乐的人,都会被其不可抗拒的巨大魅力所牢牢吸引。
表面上看,故事主要围绕安德鲁和弗莱彻这两个主要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展开。但我认为,其实只有安德鲁这一个“人”,而弗兰彻并非一个具体的“人”。
弗莱彻是爵士乐精神的化身,他在安德鲁成为顶尖爵士乐鼓手的艰难路上具化成一个复杂的人格。
欣赏称赞是他,悉心教导是他,百般折磨是他,痛苦考验是他,最后为安德鲁带上桂冠的,是他。
而安德鲁在爵士乐精神的引领下,从一个希望获得认可的腼腆少年蜕变成了努力追求极限的疯狂鼓手。这个角色,其实就是深藏在我们灵魂深处的那一腔热血与执着。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对师生之间不断出现矛盾最后互相成就的复杂故事,而我更倾向于这是一个对超越自己成就卓越有着强烈渴望的纯粹故事。
整部电影的色彩基调是偏暗偏深沉的,这种色调处理呼应了主题,也让它与平常的青春励志片有了本质的区别。显然这并不是一碗油腻的鸡汤,而是一盅苦口的良药。
再看情节架构。
整体来说,影片的叙事节奏把握的非常好。安德鲁获得弗莱彻的认可进入工作室乐队是“起”,安德鲁在弗莱彻的折磨下精神和身体上都受到了巨大痛苦是“承”,安德鲁曾想放弃打鼓又在弗莱彻的诱导下再次拿起鼓槌是“转”,安德鲁最后爆发超越自己的极限打出完美节奏是“合”。而在这个“起承转合”的过程中,导演巧妙地安排了一个功能性角色用于划分故事的段落,也就是安德鲁的女友妮可尔。
可以回想一下妮可尔每一次的出现,其实就是在对应故事的发展。比如妮可尔答应安德鲁约会邀请的时候安德鲁刚刚获得弗莱彻的认可,安德鲁和妮可尔约会的时候正好是安德鲁和弗莱彻有了矛盾的碰撞,安德鲁向妮可尔提出分手是他准备要全身心投入到爵士乐中,安德鲁通过电话邀请妮可尔到林肯中心观看他的演出是他鼓起勇气重新回到爵士乐的时候。
妮可尔这个角色就像舞台剧的幕布,每一次的出现就意味着上一个段落的结束和下一个段落的开始。
另外还有两个功能性的人物,坦纳和康纳利。前者是安德鲁刚加入弗莱彻工作室乐队时的首席鼓手,后者是安德鲁当上首席鼓手后弗莱彻安排进来刺激安德鲁的鼓手。其实很明显这两个角色的作用就在于衬托安德鲁,同时也说明了在乐队中生存和竞争的残酷性。
在故事中总共有三次爵士乐比赛。第一次是欧维布鲁克爵士乐比赛,让安德鲁从替补变成首席鼓手;第二次是都内伦比赛,安德鲁遇到各种意外最后出了车祸。第三次是JVC音乐节,安德鲁最终打出了完美的节奏。按照常理,这种情况下一般会把比赛现场观众神情表现的镜头穿插其中作为侧面描写人物的一种方式。而在《爆裂鼓手》中的比赛现场几乎是看不到观众镜头的。
这种处理方法显然是导演希望能更纯粹地表达电影的主题人物关系,无关的事物完全淡化。
故事内容看似简单,但不得不说在情节架构上,导演是费了很多心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