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丨《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

第一条: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也就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P1


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P1


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P2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P2


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P2-3


如何解决儿童在上课时调皮、做小动作等问题,方法是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在进行脑力劳动。P5



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P7



第三条: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

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任务,而其中占据首位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P9


你应当首先教会儿童熟练地读和写。P10


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默读>朗读)P10


与阅读相配合的书写——这是儿童借以掌握知识的工具。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决定着能否有效而合理地使用时间。P11



第四条: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小学教师们!你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的地基。这个地基要足够牢固,使得接你们班级的教师不必再为地基而操心。P12


在一节又一节的课堂上,进行各种各样的练习,务必让儿童经常复习已经记住的词,反复使用。P14


我再一次强调指出:游戏成分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P14



第五条:“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P16


我想建议所有的教师们:尽力为你们的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吧。只有当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他才能掌握教材。请你们考虑一下,怎样才能把现在学习和即将学习的东西,变成学生乐于思考、分析和观察的对象吧。P17



第六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第二套教学大纲”能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P18


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P18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交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P21



第七条: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在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在许多教师看来,“知识”这个概念就意味着会回答提出的问题。(关于“知识”的误解)P22


必须首先改变对“知识”这一概念的实质的看法。知识——这就意味着能够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为知识。P22


儿童在知识的梯子上攀登时,使他迈出最初的、在我看来也是最宽阔的步伐的,就是通过词来认识世界。P23


如果词不是作为一种创造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词把它们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对词采取冷淡、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P24



第八条:关于获取知识

教师应当努力达到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发展。P25


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P25


在备课的时候,你要从这样的角度对教材进行深思熟虑:找出因果联系正好在那里挂钩的、初看起来不易觉察的那些交汇点,因为正是在这些地方会出现疑问。而疑问则能够激发求知的愿望。P25



第九条: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并不让学生花专门的工夫去记诵规则和结论:对事实的思考,同时也就是对概括的逐步的识记。思考和熟记的统一表现得越鲜明,学生的知识就越自觉,他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就越强。P29


我深信,最深刻的联系与其说在于实际教材内容上的联系,不如说在于脑力劳动性质上的联系。(跨学科联系)P29



第十条:第一次学习新教材

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没有学好。P31


而第一次学习新教材,这是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理解事实、现象、性质、特征的实质而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P31


你要尽量设法做到,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你就能看出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P31


语文教师工作困难的基本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所做的书面作业里就有错误。而教师的缺点正在于,他并没有提出这个目标:一定要使课堂上没有错误。P32


我想你建议: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对事实、现象、规律性做出肤浅的理解,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就在语法规则上犯错误,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教学规律性时就解错例题和应用题等等。(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的注意事项)P33



十一条:思考新教材(“当堂巩固”)是上课的一个阶段

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牢固掌握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P34



十二条: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

千万不要把打个分数作为检查知识的唯一目的。应当尽量把知识的评定跟其他目的(首先是知识的重新思考、扩充和加深)结合起来。也不要走极端——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每一份书面作业都评定分数,这样做会引起不良后果。P39



十三条: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

不应当把知识的评定作为某种孤立的东西从教育过程中分离出来。P40


只有当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怀有好意的基础上时,评分才能成为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P40


第一,评分宁可少一些,但是每一个评分都要有分量,有意义。

第二,如果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和情况而没有能力掌握知识,我是从来不打不及格分数的。

第三,如果你看出,学生的知识还比较模糊,在他们关于所学的事物和现象的表象中还有些不明确的地方,那你就根本不要给予任何评分。

第四,应当避免提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重复教师所讲的东西或者从书本里背诵的东西。P40-41



十四条:不要把学习之母(“复习”)变成后娘

你要交给自己的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能从次要的东西中抽象出来,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东西上。这种技能是形成世界观的基本功之一。P44



十五条:怎样检查练习本

你要把自己的学生从书本和思考引导到活动,再由活动引导到思维和词。P47


活动应当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思想,而自己的思想则应当通过词表达出来。P47



十六条:学科教学中的学生积极活动(“实际操作”)的内容

有经验的教师,在开始教学工作以前,就把本门学科整个教学阶段(在小学则是把整个小学阶段)中让学生从事的积极活动的内容做好安排。P49


我向教师们建议:如果你们想使自己的学生成为善于思考的人,想使严整的、明确的、合乎逻辑顺序的思维通过清楚的说明和解释表达出来,那么你就应当吸引他们参加富有思想内容的劳动,把知识体系的关系和相互联系在劳动中体现出来。P51


请你记住:劳动不仅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智力发展,是一种思维和言语的素养。P51



十七条:教给学生观察

教师劳动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中占有何种地位。P52


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转”,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P52


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P52


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儿童需要理解和识记的东西越多,他在周围自然界和劳动中看到的各种关系和相互联系就应当越多。P52


学龄初期的观察训练——这是智力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P53



十八条: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

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P54


学生头脑中产生的疑问越多,他对课堂上和学习新教材过程中所讲的知识的兴趣就越高。P55


在课堂上讲解新教材以前就让学生积累问题——这倒是教学论上很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P55



十九条: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P56


经过周密考虑地、有预见地、有组织地让学习较差的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这是教师要关心的一件大事。P57



二十条: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

所谓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失调,表现为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硬塞给他:快点掌握,别偷懒!P58


所谓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这就是一下子能用眼睛和思想把握住句子的一部分或整个的较短的句子,然后使眼光离开书本,念出所记住的东西,并且同时进行思考——不仅思考眼前所读的东西,而且思考到与所读材料有联系的某些画面、形象、表象、事实和现象。P58


眼睛一刻都不离开书本的阅读,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阅读。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能感知任何东西,那么他实质上就是不会同时阅读和思考,正因为如此,这种阅读才不能称为有理解的阅读。


能力:①阅读技能;②逻辑书写技能;③挑选、整理以及分析技能



二十一条:兴趣的秘密何在

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P62


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P62


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P62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P63


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P64


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的体系里去。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所讲授的科学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是帮助他把“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P64



二十二条: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淡的态度。P68


我们认为,要唤醒那种无动于衷的学生,把他从智力的惰性状态中挽救出来,就是要使这个学生在某一件事情上把自己的知识显现出来,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自己和自己的人格。P69


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做到这样一点: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至二十倍。P69


一个人体验到他能驾驭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这是一般智力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P69



二十三条:怎样把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

我坚定地相信:通往这一目标的途径,就在于要使知识、智力的丰富性成为学生个性的自我表现。P70


让学生体验到知识、智力生活是他的一种道德尊严。P71


教师要这样来教育学生:造成一种风气,使他们感到不学无术、对书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P71



二十四条: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阅读)

除了平常的学校活动、观察和兴趣范围以外,学生还应当有一种丰富的、多方面的智力生活。我所说的智力生活,就是指学生的(课外)阅读,特别是在少年期。P72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P72


如果教师的智力生活就是停滞的、贫乏的,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可以称为“不尊重思想”的征兆,那么这一切就会明显地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反映出来。P73



二十五条: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自由时间的问题,不仅是涉及教学,而且是涉及智育,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P74


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我们要使学生的生活中不单单有学习,还要使学习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给学生自由时间。P74


经验证明,可以这样来安排学生的脑力劳动,让他的下半天自由支配,而不必坐在那里读书和做练习。下半天应当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P75



二十六条:要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

不要用硬性规定的计划来束缚儿童,让他们去仔细地看看各种事,并且看个够。也许,你还可以把儿童放掉整整一个小时,让他们各自去干自己要干的事。这是儿童的天性使然,不如此就不可能有儿童的感知和思维。P78


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不是靠口头解释(年龄小的孩子还不懂这些解释),而是要靠组织活动、靠示范、靠集体劳动。P79



二十七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

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P80


学生怎样利用自由支配时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你一定要使自己的学生形成合理的爱好。P81


二十八条: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

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P82


如果一个人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那么产生这些苦难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不能看见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也就是说,他离开“事实”就不能进行思考。而最容易看见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的机会,则是在它们以直观的形态(在劳动活动中)呈现出来的地方。P82-83


书籍不仅能造就聪明的头脑,而且能培养出灵巧的双手。P85



二十九条: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多年的学校工作经验告诉我,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P86


在所讲的学科中,应当使学生有某些已知的东西,在感知教材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越积极,他学起来就越轻松。通过阅读而做好准备的注意力,是减轻学生脑力劳动的最主要的条件之一。P88


众所周知,直观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加强学生的注意力。但是,直观性作为一条教学原则来说,则具有广泛的含义。如果把直观教具仅仅看作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那么这不仅对教学,而且特别是对智育,都是很有害的。P88



三十条:谈谈直观性问题

培养注意力的唯一手段就是施加作用于思维,而直观性只有根据它刺激思维过程的程度,起着促进注意力的发展和深入的作用。P89


直观性——这是年龄较小的学生的脑力劳动的一条普遍原则。P89


三十一条:给准备教一年级的教师的建议

首先得了解他的健康状况。P93


不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教育。P93


经验证明,教育应当配合把儿童的疾病治好,使他摆脱往往在幼年时期就有的疾患。P93


家庭的智力气氛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P94


儿童的一般发展、记忆,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家庭里的智力兴趣如何,成年人读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及他们给儿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响。P94



三十二条:怎样在学龄前期研究儿童的思维

人的思维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逻辑—分析思维或称数学逻辑,一种是艺术思维或称形象思维。P95



三十三条: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

首先必须点滴地积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P99


年轻的朋友,我建议你每个月买三本书:(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心理学方面的书)。P101



三十四条:怎样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智力

所谓发展思维和智力,就是指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分析思维,影响思维过程的活动性,克服思维的缓慢性。P104



三十五条:怎样培养记忆力

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的知识越多,逻辑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动得越深,那么记忆就越牢固,新的知识在意识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严整。P105


在小学里,应当打下记忆力的牢固基础;而让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在直接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去探求、获取和掌握的知识,就是记忆力的牢固基础。P106



三十六条:要爱惜和发展青少年的记忆力

死记硬背一贯是有害的,而在少年期和青年期则尤其不可容忍。P107


死记硬背的产儿,它的最不吉利的产物之一,就是书呆子气。P107



三十七条:培养儿童对图画的爱好

小学里的图画安排得怎么样,教师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给予图画以怎样的地位,这个问题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直接的关系。P109


我坚定地相信,儿童的图画是通往逻辑认识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阶梯,至于图画有助于发展对世界的审美观点,那就更是不言而喻了。P109



三十八条:怎样训练儿童流利地书写

阅读和书写是学生的两种最必要的学习工具,同时也是通往周围世界的两个窗口。P111


学生如果没有流利地、快速地、有理解地阅读和流利地、快速地、半自动化地书写的技能,他就像半盲目的人一样。P111


经验证明,如果儿童完成过足够数量的精细的劳动动作,那么他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做好了流利书写的准备,当然,有系统的书面练习还是不可缺少的。P112



三十九条:教给儿童用左、右手都会工作

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P113


借助双手的创造性劳动活动而领会和理解了的相互作用,会给思维的活动带来一种新的质——人能够用思维的“眼光”一下子把握住许多相互联系的现象的链条,把它们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P113



四十条:动手和智慧

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把抽象思维跟双手的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P116



四十一条:智育的真谛

智育包括获得知识和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脑力劳动文明,养成一个人在整个一生中对丰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需要。P118


智育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但是不能简单地把智育归结为积累知识。P118


智力训练程度并不等于所获得的知识分量;问题的全部实质就在于:在人的复杂的、多方面的活动中,知识的生命是怎样进行的。P118


知识就是工具,学生借助这一工具而在认识周围世界和创造性的劳动中迈出自己的新步伐。P118-119


智育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就是:生产劳动,研究,实验,独立研究生活现象和文献资料,文学创作尝试等。P119


智育对于人之必不可少,不仅是为了劳动,而且是为了精神生活的充实。P119


真正的智育指引人去认识生活的全部复杂性和丰富性。P119


如果智慧只是被训练去从事狭窄的职业劳动,那么生活就会变得贫乏、沉闷、远离共产主义的理想。P119


智力训练性的核心,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信念的世界观方向性。P119


智力训练性的意思就是,人对世界的观点不仅表现为能够解释世界,而且表现为他具有一种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证明、确立和捍卫某种东西的志向。P119



四十二条: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

要知道,学习优秀经验,这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P121


你对年长的同事们的经验研究和观察得越多,你就越加需要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你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P122



四十三条: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

我坚定地相信,诱使儿童自觉地、刻苦地从事脑力劳动的一种最强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赋予他的脑力劳动以人情味儿,使他感到愿意给自己的亲人(妈妈、爸爸)带来喜悦是一种高尚的情操。P123


儿童的乐观精神、他对自己力量的信心——这是一条把学校和家庭联系起来的牢固的绳索,是一块吸引父母亲心向学校的磁石。一旦儿童对世界的乐观主义的感受遭到破坏,那么学校和家庭之间就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P123


为了保持这种乐观主义的火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母亲和父亲也能(形象地来说)守护着儿童的知识的摇篮,直接参与对儿童的教学,跟儿童一起为他的进步而高兴,关心他的成功和忧愁。P123


对学业成绩的评定,并不反映对儿童道德面貌的评定。违背了这一点,会给儿童带来很深的痛苦,有时候甚至摧残他的心灵。P124


把学科成绩的评分跟道德面貌的评价等同起来,是缺乏理智地追求表面成绩(分数)的结果。P124



四十四条:给复式教学的学校教师的建议

(教师应当扩大视野,提高眼界)你能讲述的事情越多,你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法和手段的宝库就越丰富。P128



四十五条:教师应当写哪些计划

①制订一份管用好几年的远景计划

②课题计划,即根据教学大纲分配给本课题的时数,包括好几节课的一种计划。

③课时计划

④作为班主任的教育工作计划



四十六条: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

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P133



四十七条:怎样培养脑力劳动中的自我纪律

(1) 每天读书

(2) 要学会听教师讲课

(3) 在清晨开始一天的学习

(4) 善于确定自己的脑力劳动的制度

(5) 要学会给自己创造内在的刺激

(6) 严格挑选阅读的书籍和杂志

(7) 学会自制

(8) 不要在无谓的小事(闲谈、游手好闲地消磨时光)上浪费时间

(9) 学会减轻自己将来的脑力劳动

(10)找出是个自己脑力劳动的方法

(11)在安静的地方学习

(12)脑力劳动要求数学思维跟艺术思维交替进行

(13)要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

(14)不要拖延

(15)任何时候都不要使脑力劳动间断



四十八条:要思考,不要死记

对没有充分思考过的规则进行死背,只能获得表面的知识,而表面的知识是很难在记忆中保持的。P140


儿童的思想越是深入地集中在事实上来解释刚才讲过的规则,他们在这样做的时候越是不注意追求识记的目的,以及经过他们的意识思考过的事实越多,那么这条规则的识记和在记忆中的保持就越牢固。P142



四十九条: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P143


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P143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P143

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P145


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薄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P146



五十条:学生负担过重的奥秘在哪里

知识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多方面的概念。它包含着:第一,把在实际活动中和在掌握新知识时常常要用到的那些概括性的真理(规则、定义、依存性等)经常保持在记忆里;第二,理解作为这些概括性真理的本源的一般规律性。P147


有经验的教师们都竭力避免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再现教师所讲过的东西和他们在教科书里所读过的东西。检查学生的知识,并不要求机械地重复学过的东西,而是对事实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揭示各种现象之间的新的因果联系……P149


深入钻研教材的实质,避免机械识记和死记硬背——这一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P149


学习教材实质上是跟知识的发展、深化、逐步巩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教师切不可认为背熟了规则就是懂得了规则)……P149


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的识记,这在实质上就是知识的运用。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时候运用它们,又在运用知识的时候掌握它们。学生的脑力劳动成为创造性的劳动,因而就变得大为轻松了。P150



五十一条:要使知识“活起来”

按我们的观点,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为真正的知识。P151

应当努力做到,使知识既是最终目的,又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或工具。P151


在小学里,从教学一开始,词就成为儿童知识的最重要的因素。P152


有经验的教师们在实际工作中总是遵循这样一个方向,就是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占居首位的,不应当是背诵,而是借助词来进行思考,进行生动的创作,认识客体、事物、现象和周围世界,并且认识其极细微的差别,深入思考这些细微差别。P152


在学生的意识里已经产生了疑问,接着你就要努力做到,从学生原来已经获得的知识的全部储备里,挑选出回答这个问题所必需的知识。这种挑选、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答不懂的、不清楚的东西的过程,就是获得知识。P155



五十二条:为什么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了呢

学校教学论里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性:在学生出于兴趣、出于认识的需要而阅读的材料总量中,要求学生以识记为目的而学习的材料所占的比重越大,他学习起来就越困难。P159


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学生其他的书读得较多,那么他不仅能够学好正课,而且会剩下时间,去满足他在其他方面(创造性的智力活动、锻炼身体、参加劳动、审美劳动)的兴趣。P159


总之,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的主要途径,就是保证智力生活的丰富性。P160


在小学里错过了的东西,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也就是说,在一至四年级,每天最少有半个小时用来对新课文进行有表情、有理解的朗读。必须做到使每个学生学会在阅读的同时思考,在思考的同时阅读。P160


有经验的教师已经不要求学生背诵教科书的课文,因为他知道,这种背诵式的学习有造成学生智力局限性的危险。有经验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让学生利用原来已有的知识,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思考和比较,然后做出独立的结论。P161



五十三条: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

掌握知识和获得实际技巧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复杂的认识活动。强烈的学习愿望、掌握知识的愿望,是这一活动的重要动因。P163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儿童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状态,即强烈的学习愿望。P163


创造这种“成功的预感”,是教师在培养持久的学习愿望方面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P167-168


热烈的学习愿望就是学生在掌握知识或完成实际作业的每一具体阶段上,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所体验的一种道义上满足的状态。P168


在培养学生学习和取得更大成绩的持久而牢固的愿望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创造出一种精神振奋的、生气勃勃的“情调”,具有重大的意义。P169


课堂教学应当引起良好的情绪感觉,即从学习中得到的满足感、从掌握新知识的紧张劳动中得到的健康的疲劳感。P170


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最重要的动因。P170


培养学习愿望,有助于巩固学生集体,加强集体主义情感,促进互相帮助的志趣。P171



五十四条: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

【观察活动;阅读活动;创作活动;培养自豪感】

所谓发展智力,这就是使知识处于运动之中,处于运用之中。P174


充满乐观情绪的自我认识是儿童渴求知识的前提条件。要培养这种乐观的自我认识,就要使儿童通过亲身体验认识到:知识能变成他的思维和劳动的工具,他可以通过运用知识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表现自己的为人。P174-175


只有在书籍成为学龄初期儿童的最有吸引力的精神需要的地方,才会有学习的愿望,这种愿望才能确立起来。P176


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尝到这种航行的幸福,感到自己是一个敢于独自闯进人类智慧的无际海洋的勇士。P176


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P177


有经验的教师们都时常跟儿童进行一些关于书籍和创作的谈话。P177


创作活动对于建立一个完善的儿童集体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首先指语言的创作。P178


必须使儿童感到自己是一个劳动者,使他为自己的努力所达到的劳动成果而感到自豪。培养自豪感也就是意味着在儿童心灵中树立一种要成为思考者的愿望。P179


我们要千万谨慎地防止儿童的脑力劳动得不到任何结果的现象。一个孩子,只要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的学习愿望就会消失,因为实际上劳动本身也不存在了。P180-181


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到取得胜利的欢乐。P181



五十五条: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儿童从事某一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儿童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摆脱周围的一切,以便集中精力去达到教师或他自己所提出的目标。要努力做到使儿童养成这种专心致志的习惯。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脑力劳动才可能成为儿童喜爱的事情。P182


小学的任务就是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P182


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作困难。P182

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正好要在脑力劳动中使学生感到什么叫作困难。P183


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渐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P183


不要让学生无所事事,这也是一项特殊的教育任务。P183


逐渐地训练刚入学的儿童习惯于在教室里上课,这是进行完满的劳动教育、德育、体育和智育的必要条件。P183


在教室里上课是从事脑力劳动的最有利的环境,但是应当逐渐地训练儿童习惯于这种环境。P183


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的。P187



五十六条:让孩子们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

按所谓教学论的道理来说应当是这样的: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获取新的知识就应当越容易。可是事实上完全相反: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往后的学习反而越艰难。P188


因此,学校的首要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善于思考和善于说话。P188


必须把儿童的生动的词语和儿童的创造作为教学体系的基础。不要重复别人的思想,而要创造自己的思想。P189


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要打开他的创作的源泉,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的关系。P189


现在学校的整个教学和智育的体系,需要从根本上加以科学的改善。让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词语和儿童的创造精神来统治学校的王国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智力发展的全部内容和全部性质,都应当建立在这3根支柱上。P192



五十七条: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P193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P194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P195


对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P196



五十八条:“思维课”——到自然界去“旅行”

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是使儿童变得愚笨,以致最终丧失了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P197


为了不把儿童的头脑变成知识的储存所,变成各种真理、规则和公式的堆栈,那就必须教给他思考。P198


儿童在课堂上要掌握的抽象真理和概括越多,这种脑力劳动越紧张,那么儿童就应当越经常地到知识的最初源泉——自然界里去,周围世界的形象和画面就应当越鲜明地印入他的意识里去。P200



五十九条: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要让儿童牢记的东西,首先必须是有趣的东西。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P207


不强迫记住的东西,反而比较容易记住;被感知的形象的情感色彩在识记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P208



六十条:必须教会少年阅读

完满的智育的极其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掌握该门科学的基本原理的牢固而自觉地知识——教学就是从这些基本原理开始的,不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就不可能掌握更高深的知识。P209


学生如果不会挑选最必要的东西去记忆,他也就不会思考。P210


在小学各年级,我们十分注意培养学生学习阅读、书写、推论、观察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如果这些能力在少年时期没有得到发展和提高,那么学生的学习就要感到困难了。P211


在少年期,默读能力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P211


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P211


必须教会少年学生同时进行阅读和思考。P211



六十一条: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好钻研的、创造性地、探索性的思维的人。P213


我认为童年正是培养思维的时期,而教师是悉心地造就学生的机体和精神世界的人。P213


关心儿童大脑的发育和强壮,使大脑这一面反映世界的镜子经常保持清晰和易感——这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正像肌肉要通过体力锻炼和克服困难才能得到发育和强健一样,大脑也需要劳动和紧张才得以成长和发展。P213



六十二条: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P218


思考习惯的形成,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的。P219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也应当向教师指明这个方向。P219


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的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P219


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同时看见、观察和动手。哪里能做到这三点,哪里就有生动的思考,使智慧得到磨炼。P221


在人的智力发展中,以现成的形式装入头脑的东西跟借助独立思考而获得和确立的东西之间的相互关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P221



六十三条: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

刻板公式和一律化,像铁锈一样腐蚀着教育过程的精细的机体,这是最有害的现象之一。P223


课——首先面对的是具体的儿童。P223


如果教师不了解他的学生情况,不了解听他讲课的是些什么样的人,那么他是无法备好这节课的。P223


在学习新教材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应当看出和想象出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怎样进行的,学生是怎样感知教师叙述和讲解东西的,以及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P224


教师真正的思维素养,就在于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能找出一些工作方法和形式,使他能够看见学生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P224


应当使学生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包含学生从事的积极的独立劳动在内。学生不应当单纯地听讲和思考,还应当动手做一些事。P225


真正的教育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一旦有这种必要,教师就能随时改变课时计划,而事实上改变计划的事是常有的。P225


一个好的教师,好就好在他能感觉出课的发展的逻辑,使课的结构服从于思维的规律性。P225


教师要善于偏离计划以至完全改变计划,这并不是不尊重计划,而恰恰是出于对计划的尊重。P225


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的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教科书无论如何不能作为知识的唯一来源。真正能够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课书的。P226


只有当知识对学生来说成了一种触动他的思想和情感,激发他去进行探索,使他产生需要而变成自己的东西时,才能说这是掌握知识。P227


掌握——这个词意味着对事实进行积极的思考,对事物、事实、现象抱研究的态度。P227


当学生能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时候,才开始有积极的思考。P227


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一幢大房屋,那么教师应当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建筑材料——砖头、灰浆等,把这一切砌垒起来的工作应当由学生去做。P227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数学教师和语文教师在一节课上所要讲的时间,不应超过5—7分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P228


真正的巩固知识,是让学生对事实、事物、现象的实质进行独立思考。P228



六十四条: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

不能把学生的脑力劳动看成是跟教师的一般素养、博学程度以及他的脑力劳动素养互不相关的东西。学生的劳动素养乃是教师的劳动素养的一面镜子。P230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教师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越高。P230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P231


一个好的教师,并不见得能明察秋毫地预见到他的课将如何发展,但是他能够根据课堂本身所提示的学生的思维的逻辑和规律性来选择那唯一必要的途径而走下去。(教师应当具备灵活性的思维)P231


对少年来说,最有趣的讲述是那种不要把一切都说到底的讲述,我们叙述事实,而让学生去分析它们和进行概括。P232


究竟什么是掌握知识?这就是:让事物和事实、现象和事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少年学生自己的东西。P234


记忆力的削弱正是在少年时期发生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正当一个人应该尽量多地推论的时候,却让他摆脱了思考。P235


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如果少年的脑的“情绪区域”长时间地处于兴奋状态,兴趣就会消失,疲劳和漠不关心的态度就会来临。P238


能够把少年“拴”在你的思路上,引着他们通过一个个阶梯走向认识,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重要特征。P238

(苏霍姆林斯基的“灵敏的寂静”与佐藤学所指出的“虚假的主体性”)


经验证明:讲课当中过分地追求激动人心的、鲜明的、形象的东西,会使得少年过度兴奋(喧哗、手舞足蹈),这时教师就不得不提高声音,压倒学生的喧闹声,而这么一来,则使学生更加兴奋。P239


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P240


我们不允许“反复咀嚼”已经熟知的东西,以免引起少年对知识的冷淡和轻蔑的态度。须知少年们希望感到自己是思考家,而不是再现知识的机械仪器。P240


我们不允许死记硬背,而是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的识记方法,教给他们怎样对所听讲和所阅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P242



六十五条: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

要使思维、思考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那就必须使思维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说,要使它具有解决任务的性质。P243


教师越是善于给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一种解决任务的性质,那么他们的智慧力量就越加积极地投入这种活动,障碍和困难就暴露得越加明显,从而使脑力劳动成为一种克服困难的过程。P243


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教师让学生有可能提出好几种解释,然后在实际中去对所提出的每一种假说进行肯定或否定。P244


教师的任务在于:使学生对理解的和不理解的东西的实质有极清晰的认识,使他们感到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得安心,而解决这个问题是一种诱人的、饶有兴味的劳动。P246


如果概括性的结论不是从生活实践中抽取出来的,不是建立在分析事实的基础上的,那么识记和背诵它们的结果,就是学生并不能运用他们花了许多劳动而得来的知识。P248



六十六条:劳动和智力发展

学校生活的智力丰富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不能把智力活动和体力劳动密切结合起来。P250


一个人在少年时代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就在于他对真理的认识和发现是跟个人付出的创造力融为一体的。他感觉到:由于自己的思考和钻研,大自然才向他揭示出自己的奥秘。P252


紧张的体力劳动从来就不是最终目标,而只是实现既定意图的手段。思考是主要的,但双手也不是消极的执行者,手能使头脑变聪明。P254



六十七条:通过劳动发展学生的个人才能和爱好

我们的职责是:全面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现他的禀赋,形成对艺术创作的才能,以便使他享有一种多方面的完满的精神生活。P263



六十八条:一般发展与掌握基本知识

小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牢固的知识和能力。P275

“学会学习”包含着一系列与掌握知识有关的能力:阅读能力、书写能力、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能力、思考能力、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这些能力就好比是工具,没有这些工具,要掌握知识是不可能的。P275


我在准备担任小学的教学工作时,力求精确地规定出:哪些东西是儿童必须深刻地识记和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哪些能力是儿童必须学会的。P275


小学必须给学生以固定范围的知识。在这个问题上有任何不明确和不肯定的地方,都会不仅削弱了小学,而且削弱以后的几个教学阶段。P276


不应当把学习仅仅归结为不断地积累知识、训练记忆和死记硬背。死记硬背会使儿童变得迟钝和愚蠢。既有害于儿童的健康,又不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P277


让孩子们去观察、思考和推论,体验劳动的欢乐和为自己创造的东西而感到自豪,为别人创造的美和欢乐并在此中找到自己的幸福,欣赏自然界、音乐和艺术的美,以这种美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关心别人的痛苦和欢乐,像关心自己的事情一样关心别人的命运。

与此同时又不要忘记一个明确的、严格规定的目标:儿童究竟应当学到哪些知识,他必须学会写哪些词,并且永远不忘记这些词的正确写法,以及必须永远牢记哪些数学规则。P277



六十九条:教学中的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

不随意识记是减轻脑力劳动的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P279


我们不应要求学生去做不可能做到的事:要他永远把整个课程都记在脑子里。我们要教给学生在课堂上准备回答问题的时候,以及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利用课本。P280


不随意识记是智力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条件,它能把脑力解放出来用于思考,用于深入地理解事实和现象的本质。不随意识记可以预防最大的弊病之一——死记硬背。P280



七十条:要敢于鼓励学生“超大纲”

我们认为,要防止“差生”的学业落后的现象,就必须让那些天赋高、有才能的学生在他们有能力的那些学科上和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超越教学大纲的界限。P282



七十一条:教学方法问题

人掌握知识的目的,就在于把知识通过某种形式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并在它与人们的道德的、劳动的、社会的、审美的相互关系中,以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信念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P285


教师在文学、历史课上的叙述中引用的补充事实越多,学生对于政治的、道德的、审美的思想思考得就越深入,体验得就越深刻;而哪里有对于思想的情绪的感知,哪里就有不随意识记(它是教师的得力助手)。P286-287


在小学各年级,我们十分重视阅读技巧,努力做到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要把精力都集中在阅读过程上,而要用在所读的东西的内容上。P292



七十二条:少年期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

日益深化的智力发展和情感发展是少年期的特点。P301


无论就反映客观实际现象的领域来说,还是就思维过程的性质来说,少年的思维都上升到一个较高的阶段。P301


情感生活与智力的联系虽然还不够牢固,但是比学龄初期更为深刻:对情感(特别是与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相联系的情感)的有意识性有了发展。P301


少年身上还保留着学龄初期的总爱把周围世界的一切现象简单地分为好的和坏的、正确的和错误的那种意向。对于各种矛盾的质、方面、特征、倾向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的能力在少年身上还不具备。P302


少年的这些特点之一,就是他们对事、对人持一种批判态度。少年不像学龄初期儿童那样听信教师和家长的话。不肯无条件地接受对他们的要求。他们好像在故意地找出一些理由来反驳年长者的话。P303


使少年的批判态度得到正确发展的重要条件,就是不仅要满足而且要千方百计鼓励他的好奇心。在教育工作实践中,我们努力使少年在带有研究性质的积极的创造性活动过程中,去尽可能认识更多的东西。这种认识应该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信念。P303


与日益发展的分析事物和现象、钻研事物的细节和局部的能力的同时,少年思维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比学龄初期儿童更明显地表现出一种从整体上把握感知对象的意图,并且力求根据占主导地位的正面特点或反面特点提出关于感知对象的看法。P304


有些教师认为,少年的倔强说明他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不对的,不愿意改正错误。但这只是表面上看如此,实际上学生只是装出坚持己见的样子而已。实际上他是在加紧思考,在寻找正确的答案。P306



七十三条:青年期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

青年对于各种事实、现象、相互联系的解释和说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P310


青年们喜欢利用任何事实和现象来揭示隐藏在人的思想中的最意想不到的因果联系。P311


青年对那些跟人的社会关系和内心世界有关的问题进行着特别深入的分析。他们竭力要弄清楚事实、现象和事件中的矛盾的各个方面,以便得出客观的结论。P311



七十四条: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P316


如果教育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P322


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么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P322



七十五条: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

请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如果认为我们的儿童都是能够顽强地克服困难的英雄,那就未免想得太天真而且错误了。P323


儿童信任你,因为你是教师、导师和人性的榜样。你必须严格地、坚持地关心儿童,毫不妥协地反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中那种对儿童漠不关心、冷酷无情的现象。P324


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P324


非常重要的是,要让儿童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P325



七十六条: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

儿童学习困难,功课不及格,落后于别人,其原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P327


我们当教师的人应当记住:对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儿童来说,不管他已经被耽误到了什么程度,我们都应当让他在公民的、劳动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脚。P327


不要强迫儿童尽量长久地死抠书本,而要培养智慧,发展大脑,教他去观察世界,发展儿童的智力——这一点是教师和校长永远不应忘记的。P332



七十七条:怎样教会头脑迟钝的学生解应用题

儿童学业落后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学会思考:周围世界里的各种事物、现象、依存关系和相互联系,没有成为儿童的思考的源泉。P334


但是如果认为周围世界能自然而然地教会儿童思考,那也是错误的。如果离开了理论思维,客观事物就会像隔着一堵墙一样把儿童的视线遮蔽起来。只有在儿童能从他周围的事物中抽象出来即进行抽象思维活动的时候,自然界才能成为训练脑力劳动的学校。P334



七十八条: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

许多学校里还有这么一批教师,他们善意地爱护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抠书本,但他们的这种关心归根到底却把事情搞坏了。P342


在儿童思维里对一些事物持批判的态度,这一点正表明他有一种想要真正弄清楚并且深信某一真理的正确性的愿望。P344



七十九条:教育和自我教育

教育学,无论就教育的理论或者教育的实践来说,都还没有对人的个性——对他的创造性力量和能力的培养,对理想,兴趣和爱好的形成,给予足够的重视。P347


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P347


严格地说,自我教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让一个人去关心另一个人,力求看到自己身上的好的东西在另一个人的身上表现出来。P349


应当在童年时期和少年早期,即从7岁到11岁,就教给一个人自己安排自己的事,并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克制自己”。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那么以后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再教育的问题。P350


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克服自己的弱点的满足,那么他就会以批判的态度看待自己。正是从这一点上,开始一个人的自我认识;没有自我认识,就既不可能有自我教育,也不可能有自我纪律。P351、


青少年精神空虚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真正的阅读。这种阅读应当占据人的整个理智和心灵,引起他去深入思考周围世界和自己本身,迫使他去仔细观察和了解人的灵魂的复杂性,迫使他去考虑自己的命运和前途。P353


教师要研究少年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针对具体情况向他们推荐科普读物。主要的是,要让读书逐渐成为学生的智力需要,激发他们的求知的欢乐感。P355


在指导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我想劝告青年教师学校领导者们防止一种最主要的困难,那就是故意地、人为地做出教育别人的样子。我们不得不花费巨大的努力,使青少年不至于感到他是被别人有目的地引到什么地方去。P356


和年幼的同学交朋友,这是培养道德自觉性的一个重要方面。P357


人们习惯把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称为“困难的年龄期”。在这个时期内,学生在身体、智力、道德方面都在迅猛发展,所以教育者面前是会出现许多困难的。只有把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克服这些困难。P358



八十条:要保持“水源的清洁”(德育)

你们看到,儿童和少年具有一种天然的社会直率性,那就应当明白地、毫不拐弯地告诉他们: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白,什么是黑。你要马上拿出公正的表态来,丝毫含糊不得!我们不仅不能有一时一刻忘记这一点,而且要使这种第一次的社会经验在儿童和少年的生活中保留一辈子。P360


要造成一种对卑劣行为采取积极的不肯妥协的态度的气氛,首先要从反对懒惰、无所事事、涣散松懈、无谓地消磨时间开始做起。P362


在学校里,不应当搞空洞洞词句和空洞思想。我想劝告教育工作者:要珍惜词句!当你要求儿童说出自己的思想的时候,要保持审慎而细心的态度。P366


真正的爱是不必声张的。应当教会儿童去爱,而不是教他们去谈论爱。应当教会儿童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教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并不存在的感情。P366


要让真理和信任在学校里(同样在家庭里)占据统治地位。要让在学校里所说出的每一句话都结出果实,而不是一朵空花……P366



※八十一条: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

每一个人,早在童年时期,特别是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应当获得自己的精神生活的完满的幸福,享受劳动和创造的欢乐。P368


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确实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P368-369


作为全面发展的理想的个性是和谐的,没有和谐的教育工作就不可能达到和谐的发展。学习、上课、完成作业、经常得到分数——这一切绝不应当成为用来衡量、评价一个人的唯一的、概括一切的尺度。P369


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要使自己的学生遭遇困难;正是在遭遇困难中萌发出能力——一种具有深刻道德性的能力,即珍惜年长一代所给予他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P372


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学校的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P383



八十二条: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

我想不厌其烦地再三重复: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儿童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性、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取决于他的生命的活力和精力的充沛程度。P389



八十三条:“思考之室”——我们的阅览室

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们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一个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P395


我认为,只有当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迹的书时,才算达到了教育目的。P398


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读过哪些书,书籍对他意味着什么,这一点决定着他的精神丰富性,决定着他对生活目的的认识和体验。P400-401



八十四条:我们的“家长学校”

教育的完善,它的社会性的深化,并不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削减,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加强。P403


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而学校的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P403



八十五条:农村学校的特殊使命



八十六条:致未来的教师

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刻苦顽强地用功学习的最强大的力量,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当儿童心里有这股力量的时候,你就是教育的能手,你就会受到儿童的敬重。P415


自我肯定是自我教育之母。P418


自尊感是一个人的荣誉感、名誉感、健康的自爱心的最强大的源泉之一。P418



八十七条: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P422


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P423


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P428



八十八条:教师们的教育观点的一致

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的火把的第一颗火星。P430


在学龄初期,教师对儿童来说,是打开事物和现象的世界的人,而在少年时期,教师就是打开思想的世界的人。P431


只有当一个人认识的东西,比要求他知道的东西多得无可比拟的时候,他才能享受到认识的乐趣。P432


预防学业落后现象,预防对认识、科学、书籍和学校的冷漠态度,并不在于无休止地催赶和挽救那些学业落后的学生,而在于要把每一个学生引进集体的丰富的智力生活的世界。P432



八十九条:怎样听课和分析课

课——这是教学和教育过程的主要阵地。P434



九十条:我怎样写教育日记

教育概括的途径就是这样:从初步的观察和简短的记录,到全体教师进行广泛的研究工作,再到深入地钻研学生头脑和意识里发生的过程的实质。P452


教师脑力劳动和学生的脑力劳动相一致。教育过程的技巧就在于,要使学生的作业形式反映出他们的思维过程,使教师有可能根据学生活动的外部表现来判断,学生是怎样思考的,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等。P453


不应当过分追求直观性。不要在儿童早已知道的东西周围“摆满”各种直观手段——这会阻碍抽象思维的发展。P453


在低年级,特别是在一年级,儿童会很快由于智力集中而疲劳。不要让儿童长时间地处于脑力紧张的状态中。P453


真正精通教育工作的教师是不把教材的提纲写进课时计划的。他的知识就在自己的头脑里。课时计划只不过是对教材的教学论的加工而已。P454


集体对个人的教育作用应当是非常细致的。不要让学生(特别是少年)感到,人们专门地“整”他是为了拿他做靶子来教育别的人。P454


一个人想在某个好的方面表现自己的愿望越深刻、越诚挚,他在内心对自我纪律的要求就越高,他对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就越加不肯妥协。P456



九十一条:我怎样领导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



九十二条:我的简单经历、在职进修和我们办学的一些成绩

只有你自己依恋孩子们,离开他们就感到无法生活,只有在跟他们的接触中你才能找到幸福和欢乐的时候,孩子们才会依恋你。P465


滋养儿童对知识的热爱的第一个源泉,就是教师。P467



九十三条:关于和谐的教育的一些想法

我觉得,在以共产主义教育的思想为指针的学校里,一个人竟然在集体面前表现得满不在乎,吊儿郎当,自己贬低自己的人格——无所事事,敷衍塞责,不愿意掌握知识这种人类最伟大的精神财富,正是这一点是骇人听闻的,完全不可思议的。P475


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P477

现在我们的许多弊病,其根源就在于人的表现的片面性、畸形的单方面性。如果说在许多学校里,人的表现得唯一领域就是知识的评分,就是他能达到学校所规定的的那个最高点的程度,那么便会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错误观点:一个人得了好的评分,那他就是好人,得了坏的评分,那他就是毫无出息。P477


我们,尊敬的教育者们,时刻都不要忘记:有一样东西是任何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任何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都没有做出规定的,这就是儿童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P479


我认为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快乐。P479


劳动,使人在劳动中表现自己,理解生活的意义,认识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为自己的人的尊严而自豪,珍惜自己的荣誉——只有这样的劳动才是道德的开端。P484


当一个人一边工作一边思考,又一边思考一边工作的时候,思想才能作为一种钻研精神、求知欲、想要知道和认识的有机的精神需要而进入个人的精神生活。P484


我们的和谐教育的规则是:要使一个人在思考和运用体力的时候,不是单纯地相信什么就完了,而且要他去维护真理,采取自己的立场。P485



九十四条: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

我们认为学校教育的使命就在于,要使劳动进入个性的精神生活、进入集体的生活,要使热爱劳动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成为一个人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P486


在童年期和少年早期参加生产劳动,体验劳动生活,要让儿童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没有劳动就不可能生活。从劳动开始认识世界——只有在这个条件下,人才能理解和希望劳动的快乐。P487



九十五条: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

教师不仅在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儿童,而且也是儿童精神世界的研究者,是在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和人的个性形成过程中从事一些研究工作。P498


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是向教育的智慧攀登的第一个阶梯。P489


研究工作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和高不可攀的东西。不要一提研究就感到害怕。就其本来的基础来说,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性劳动,它是很接近于科学研究的。P489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P499



九十六条: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

造成儿童发展上的偏差的最有害的因素之一,就是不健康的、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关系,特别是家长的酒精中毒症。P506


其次,我想指出的是,家庭智力生活的局限性和惊人的贫乏性,是儿童智力落后的原因之一。P506


家庭情感生活的贫乏总是跟智力生活的局限交织在一起的。P506


儿童时期的智力生活的领域是跟道德生活的领域紧密相连的,儿童会把学习上的每一次失败当成一种痛苦的屈辱。P507


一个错误倾向:在学校里给予头脑劳动的评分,是根据学生记住了多少和按照教师的要求而再现了多少而决定的。/我们尽一切努力发展能力差的儿童的认识可能性,增强他的记忆,但同时我们始终不让他想到:对他的成绩是根据他记住了多少功课来评定的。他回答了问题,只有在他取得了进步的时候,才给他打分数。P507-508


对于学习落后的儿童,一定要让他坚持达到提出的目的,独立地解答习题。有时候,可以花两三节课的时间让他思考,教师细心地指引他的思路,而习题被他解答出来的那个幸福的时刻终究会到来。P508


如果儿童懂得认识的欢乐和取得成绩的欢乐,那么求知的愿望就将永远伴随着他的学习。P508


创造性的手工劳动也是我们的“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促进这些孩子的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P509


人的头脑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迹。但是这种奇迹只有在教育的影响下才会出现。这是一种长期的、单调的、非常复杂和折磨人的艰难的播种,撒下的种子要过好几年才能长成幼苗。这件工作还要求特别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应当让一个不幸的、被大自然或不良环境造成艰难境遇的孩子知道他是一个能力低、智力差的人。教育这样的儿童,应当比教育正常儿童百倍地细致、耐心和富于同情心。P510



九十七条:怎样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应该从最幼小的年龄起就吸引儿童参加劳动,而且要使劳动进入儿童的日常生活,变成他感兴趣的事,通过劳动来激发他的幻想,使他像幻想到遥远的国度去旅行和去发现新大陆一样。P513


劳动越是变成习以为常的事,学生对它的兴趣就越加减退。P514


看来,不应当使劳动变成同一样事情的周而复始,以致令人生厌。P514


于是,我开始关心的主要的事,就是使简单的、日复一日地重复的日常劳动不要变成最终目标,而是成为一种手段,借它去一页一页地翻开大自然这部巨著的令人神往的篇章。P515


而真正的幸福的根源何在呢?就在于创造,在于创造性的劳动。P524


人就其本性来说,不单单是一个消费者,所以,满足其生活资料的需要固然是重要的、决定性的先决条件,但它毕竟只是幸福的先决条件。而生活的真正幸福,则是在劳动中,在人类活动的其他领域中享受心爱的创造性活动。P5245



九十八条: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

学校工作的经验使我深信: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P525


要做到教会学生自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使一个人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就酷爱读书,并且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认识自己。P527


请你不必害怕把学校教学的整块时间用在让学生读书上面去!你不必害怕让学生花一整天的时间到“书籍的海洋”里去遨游。让书籍以欢乐的激情去充实年轻的心灵吧!让书籍去占据青年时代吧!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书籍永远是一种新奇之物,如果年轻人总想单独地躲起来去享受这种瑰宝,如果在青年当中有许多这样有读书癖的“怪人”,那么,我们的社会目前还不能对付的许多棘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P527


我们的座右铭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感到他在智力发展上是不行的,在学习上注定要落伍的。P529


如果一个正常的人没有在任何一门学科上取得成绩,如果他没有一门自己喜爱的学科,那就说明这样的学校是很差的。P529



九十九条: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P530


我们认为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设计人”的工作不仅成为教师的事业,也要成为家长的事业。P534


没有书籍、没有一些藏书的家庭,往好处说,不能对学校教育有任何帮助;而往坏处说,这样的家庭环境会使儿童变得头脑迟钝,会限制儿童的智力发展,而学校则不得不花费巨大的努力去补偿家庭智力兴趣的这种缺陷。P537


为了保持教师集体跟家长集体的经常联系,我们把那些最积极的、有较高教育修养的和生活经验丰富的家长(每个年级找一位家长)吸收进校务委员会。他们参与决定学校的一切教育问题。P538



一百条: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修养乃是教师劳动修养的一面镜子。P539


教师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要讲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那样一来,他在上课时的言语就会运用自如,学生感知这些信息就不太费力,这时,处于教师注意中心的就不是自己的讲述,而是学生的思维情况。P539


一个好的教师,好就好在他能觉察课的发展情况,能正好从本节课发展的逻辑出发,按照此时此刻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P539


为了满足少年们喜欢进行抽象思维和对事实进行深入思考的这种精神需要,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慷慨地提供事实而吝啬地给予概括。P539


据我们观察,由事实过渡到概括性的结论——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充满情感的时刻,就好比是学生攀上了一个高峰,为取得胜利而满怀喜悦。P540


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费尽心机地考虑,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实现这种提高,怎样帮助学生“攀上高峰”,使他们成为“思想家”和“发现者”。教师竭力在教材内容中为学生寻找他们进行思考和概括的线索。P540


对那些“难教”的、理解力差的少年要特别耐心地对待,任何时候都不要责备他们头脑迟钝,也不要让他们拼命记忆——这些都没用处。如果没有探究和思考,记忆就会“有漏洞”,什么也记不住。P541


真正的教育能力总是竭力使抽象的概念能真正地为学生所掌握,使之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成为他们积极地认识事物和获取新知识的工具和手段。P542


对少年的脑力劳动进行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一条结论:如果滥用那些有趣的、形象的、鲜明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就会导致学生过于兴奋:教室总有人小声讲话和做小动作。教师为了“压倒”学生的嗡嗡声,就提高嗓门讲课。而这样一来有引起了学生更大的兴奋。这种兴奋可能使学生一连几节课都安不下心来。于是,也就根本谈不上进行正常的脑力劳动了。毫无疑问,使用愚蠢的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样精细的事情上表现出教育的无知,这些正是使少年变成“难教的群民”的原因之一。P542


有些人认为,所谓运用知识,就是让学生经常完成一些实践性的作业——测量、称重量、计算等,但是还应当把运用知识变成学生从事脑力劳动的一种“学风”。P543


我们努力采用探索问题式的讲课方法,这就好比教师把一些新知识的“砖瓦”递给学生,让他去掂量,怎样把这些“砖瓦”用到正在建筑的完整知识体系的“楼房”上去。P543


我们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时,总要设法使一些知识成为掌握另一些知识的工具——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和知识的牢固性,归根结底都取决于这一点。P543


缺乏动脑的劳动,也跟随便让人去搞一点什么体力劳动(以免他无所事事)一样,都是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很有害的。P545


我想,有些思维品质是只有在双手从事精巧劳动的条件下才能发展的。P546


系统化是思维之母。P546


我们努力做到使学生通过理解、通过深入思考教材的实质而进行识记。这样的识记才是最牢固的识记。P547


在小学里,我们的教师力求让学生不经过专门的背诵而牢固地记住各种规则、定义和结论。如果学生还没有弄懂、没有记住(不是指死背)某一条规则,那就应当要求他一次又一次地做练习。P548


对学生的脑力劳动要做有计划的安排,使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回过头来重新分析事实和现象,以求达到更深刻地理解的目的。P548


在小学各年级,知识跟技能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孩子们首先学习读、写、观察和表达自己思想的技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里都包含着积极的活动。P549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