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是给购买者看的,做广告的时候要想象出一个虚拟购买者。
虚拟购买者具备一种特征:最容易在这个时候购买这个商品,有购买意愿,只是不知道买什么。
与虚拟购买者对话,最重要的是让虚拟购买者对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符号都有反应,特别是第一个符号,第一句话。实践案例:我们为一个朋友的街边小店定品牌名时,用xx虾仁水饺就比“该市的名字+饺子王”要好一些,因为消费者第一眼看过去,虾仁水饺更容易吸引到消费者购买,饺子王还需要其他信息补充以打动消费者。
沟通的逻辑:1、与购买者的沟通,逻辑要非常清晰,单线条;2、最后一句话最好是一个动词,这个动词要导致购买。3、文案环环相扣,不能有两句话两个意思;4、一定要一个逻辑下来,一定要非常快的阅读速度,一定要按照我们设计的阅读顺序。
沟通的发生要把握两个点,发现感和价值感。发现感就是发现了一个灵丹妙药那种感觉,可以通过用极端的词汇做出夸张的承诺来制造发现感;价值感就是对购买者有价值,能够帮其解决问题。
沟通就是把消费者想说的说给他听,基于消费者的既有认知去做创意,如先看封底。内容简介不是概括内容,而是用内容告诉消费者这本书有多么精彩。
高效率的沟通:借用生活中和大自然中常用的符号去表达意思。
高效沟通的个人收获:
1、沟通的前提是获得了注意力,所以不能只考虑文字,还要考虑颜色甚至形状(参考《岛上书店》),尽量借助生活中的符号去做设计吸引眼球,如黑黄色条纹代表蜜蜂。
2、每次只说一个核心概念,所有信息都是为这个核心概念服务,尤其是信任状,最强的支撑概念的信息放在最前面;
3、删除听不懂的词语、拗口的词语、尽量用具体的数字、熟悉的句式、强势的词语(如横扫)或者真诚的语气;
4、动词后面加感叹号;
5、根据文案和广告渠道的特点让设计师利用排版引导消费者的阅读顺序。
思考:华老师认为不要基于书的内容去做营销创意,而是要在这个文化类别里面,去挖掘消费者的生活积淀、文化沉淀,找出来变成购买理由、情感共鸣,再去销售给他。这个文化也许就是指消费者对于这一事物或者事件的普遍看法、普遍经历或者共有认知吧。案例,《我是个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