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石承载着文化的内涵,饱含着深厚的意蕴。每当欣赏一方方精美的国石――巴林鸡血石,都能让人进入短暂的遐思,体验一种美好的意境。赏石,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境界。
最初赏石,最直接的感受是能够让人静下心来,浮躁的心立刻沉静下来,而“静”正是国石蕴藏着的禅趣。不像走街串巷的嘈杂,也不同于欣赏节目表演的热烈,赏石 ,是沉下心来,细品一壶茶伴随着的美妙时光。“静”正是赏石的第一种境界。
《庄子》中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水静了尚且能够澄澈明丽,更何况人的精神。圣人的心里有静的境界,所以圣人之心才能称作映照天地和万物的镜子。赏石能让人有“静”的心情,静的境界。
《大学》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曾国藩年轻做事,难免有心烦气躁之时。他的老师理学大家唐鉴先生送给他一个字——“静”。从那时起,曾国藩每天都要静坐一会儿,许多为人处世、治学从政的体会和方法,获益良多。
《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街亭,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奔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他的军队只剩两千五百名士兵在城里。诸葛亮“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借以退敌。
一个人只有静下来,才能对世事万物体察入微,灵台清明,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平心静气全方位的分析,才能掌控局面,而不是被局势掌控。
炎炎夏日,汗流浃背,人们浮躁易怒,需知心静自然凉。
烦躁则失态,躁动则生乱。为人处世,需要一份自然平和的心态 ,灵台清明,如此,静可观变,静能制动。
静,是一种品格,可以沉淀浮躁。
赏石正是能够带来静心的境界 ,久而久之能够驱除内心的浮躁。
赏石时间久了 ,便会思忖吟诗作文,在一种静的氛围中容易思考 ,思想的东西多了,便会流于笔端,诗文雕刻随之而兴。这正是赏石的第二种境界――“雅”。 在赤峰巴林石界,有很多开巴林石店的店长最初接触到巴林石,做起巴林石生意 ,慢慢积攒了财富,他们在巴林石店优雅的环境中久而久之也陶冶了情操,日积月累舞文弄墨,甚至还有人学习雕刻绘画,他们在收获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收获了精神上的富足和快乐。
试想 ,如果他们经营的是一些市井饭店,或者其他一些娱乐行业,怎么可能有如此大雅的环境,正是石艺行业浓厚的文化氛围铸就了一批又一批经营石店的商人慢慢转型为“儒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