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我对这本老师提到的必读之书早有耳闻。或许是“必读”二字增加了我对它的抵触,亦或是旁人的谶语——“晦涩艰深”。总之我一直慎于去读它。一次很偶然的机遇(或说是缘分),让我对它打心底里有了兴趣。一个声音在不断地说“我要去看《瓦尔登湖》……”,便顾不得之前的那些芥蒂,将它捧在了手中。
仅仅是开篇几十页的阅读,心中便窸窸窣窣地生发出好些个感想。我迫不及待地将这些琐碎记录下来,像个采集到新标本的昆虫爱好者。
读这样一本由最天然的人性汇集而成的随笔集,字里行间渗透着好些富于哲理或哲趣的句子,这便不由得使我进入到一个浸润着理性的世界。那个被前人、后人问了无数遍的三大终极问题迎面而来——“你是谁?”“你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它们俨如高速旋转的粒子在身边包围着,无穷无尽地向你袭来,一如我们忙碌不堪的生活。
然而读着读着,游离的思绪一次次被扯回,阅读的目光逐渐放缓……直至凝滞在一瞬间,我便脱口而出:
“你在哪儿?”
徒留下这一句自诘在空白中,仿佛在潜意识里凭空冒出来的呓语。这大概便是静止的全部意义。
在广袤的世界中,我不禁反问自己,“你在哪儿?”。那个在路上逡巡、在晚上辗转、在心上折磨的人哪,你在哪儿呢?什么时候我才能剥掉沉重的外壳直面赤裸裸的灵魂?
有时候,会陷入一种不愿与人打交道的偏激思想中,我闹不清楚这是否是由于一种本能在作祟、还是受一种来自亘古声音的感召。我隐隐地感受到,既然不能像书中作者那般缩短在空间上与自然的距离,那么在某一时刻,必然会有一种深度的渴望,渴望与自然的交汇。这大概便是身体与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的原因吧。
可能是这个世界太喧嚣、太浮躁,或者是我们性格太任性、脾气太暴躁。我们不时会意识到冥冥之中缺少些什么,却不曾感到究竟是什么。
就目前我阅读的感受中,这本书在向世人传达着一种动极思静的思想。这种静止却又远远不是单纯地让身体静止(如熟睡),亦不是思维的静止(一如出神)。以我简单粗暴的理解,可能是一种原始的与自然的接触罢。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总有几分像是揭秘某个案件的意味,我不禁哑然失笑了。
带着这样的笑意,我情不自禁地陷入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朦胧间,我察觉到一份最为实在的腼腆。我被记忆引领着,到那个熟悉的小树林,到那个透着款款秋意的季节,到那个仅仅是用两株掉落了叶子的树间的空隙和一些树枝搭成的“家”里。那个时候的自己,和自然联系得多么紧密啊。即便我只能算的上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但在童年里,长时间的和自然的接触,多少也容易使那颗被时光侵蚀、被尘俗斑驳了的心可以擦拭得透明些。或许在书中,就是在审视童年经验,试图重建人与自然的纽带。
在沉静中,我回到了从前,我在这儿。我多么希望,能够在纯净的自然中邂逅那个不知所措的你,感喟一声“原来你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