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同事眼里,我是属于那种会说故事的人。哦,不确切地说,应该是那种会编故事的人。听了我讲的一些奇葩故事,办公室里的肥哥经常把故事套上我的专属版本。恩,一切的一切,在他们眼里都是那么的荒谬。比如说,班上哪位学生忘了自己母亲的姓名;比如说,被我请到学校的哪位父亲不知道孩子的学名等等。唯有我清楚地知道这些让人心疼到落泪的一个个笑话,成了我教育教学工作上的一个个典型案例。
前天中午一学生家长在微信群里艾特我,问我她的孩子那两天有没有到学校上课。我回答了个“有”字后,又忍不住补充了一句:“孩子有没有来上课,你居然不知道”外加一个尴尬到流汗的表情。那一刻同为学生家长的肥哥,为我点了个赞。我认定这次他不会再认为我是在编故事了!
紧接着,孩子的父亲也艾特了我,跟我说明了孩子因为跟妈妈发生矛盾,已经离家出走两天了!同时给我发来了他与儿子聊天的截屏,让我下午到校时帮帮他,劝劝孩子,让他晚上回家。
下午到校时,找了那个在家让父母操心,在校让老师头疼的学生,聊了将近20分钟。学生口口声声说他妈妈“夭寿”——诏安方言,既可以指未成年而亡,也可以指成年人未知天命而逝。
我理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孩子在妈妈不在家时欺负了抱养的妹妹,妈妈回家后气不过,打了他一巴掌,让他滚蛋。
我问他妈妈的巴掌落在脸上的感觉如何,他说是热乎乎的疼。
于是跟他提及,那是母亲掌心的温暖留在了他的脸上。自古以来棍棒底下出孝子,谁小时候没被爸爸妈妈打过。如果自己真的没做错,怎么会无缘无故被父母打。作为晚辈,跟父母亲低个头认个错,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妈妈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妈妈连抱养的女儿都那么疼爱,更何况是自己的亲身儿子。万一真的有一天妈妈如他所愿“夭寿”了,他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高贵了。
对于其他父母双亲都漂泊在外打工的留守孩子而言,他是幸福的,要学会珍惜有妈妈在身边的日子,也可以让在外打工的爸爸安心地赚钱养家......
旁边的老师看着我这么跟孩子交谈,也笑了。说是极少听到老师如此耐心且文艺的跟一个问题学生交流。即便如此,孩子还是拧着性子坚持不回家。无奈之下,只能当着他的面,给他爸爸电话,说他托我办的事我已经尽力了,只是孩子依然一根筋不听劝。
昨天中午,孩子的爸爸又给我电话了,这回是要我去做他妻子的思想工作。说是那天晚上,孩子听了我的话后有所触动,回了家。没想到,母子间战火重燃,结果他又被妈妈骂了出来。
我笑着说,因为这样的事情跟他爱人打电话确实太唐突了。哎~,都说清官都难断家务事,更何况是我这个在他们眼里可有可无的班主任,更没有义务和权利去管他们的家事了。
最后,我建议他去找岳父岳母妻舅或是其他德高望重的亲人劝劝她。顺便叮嘱了一句,年来了,别让孩子整天在外面晃荡,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学坏或者出现人身安全。也建议作为父亲的他早点回家,让孩子好好感受一下久违的父爱。
电话挂断的那一刻,重重地舒了口气。其实不是狠心拒绝,只是当心给孩子的妈妈电话时,被她回一句:“关你什么事!”自讨没趣。这些年,遭遇了太多不可理喻的家长,特别是那些难以沟通的妈妈,动不动就以自己没文化来作为撒泼的借口。没文化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讲理。
年来了,愿所有的人都能找到回家的路,感受到家的温暖。嗯,天大的事情,回家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