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寒假又被“充值”,家里的“神兽”们继续手舞足蹈,老母亲们又抓下了一把头发。看着他们在家吃喝玩乐,歪着躺着跳着闹着,请问你对他们的爱还剩几分?
走投无路,怀疑人生之际,我幸而读了美国作家艾菲尔·科恩的《无条件养育》这本书。我之所以看不惯孩子在家的种种,科恩给了答案:我是在有条件地养育TA。“有条件养育,即对孩子关心的程度以其行为或表现为条件”。用“有条件养育”作为本书的破题,告诉我们,其实我们对孩子的无奈与愤怒,源自于我们自己。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作为孩子人生中第一位老师的父母,我们在苦恼孩子为何“不上道”的时候,是否也要审视下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呢?受疫情影响,整天憋在家的孩子,必须大块大块时间地坐在一尺见方的电脑前,听着和平时上课完全不同的“课”,稍有松懈,还会遭到家长一顿劈头盖脸的指责。终于熬完了一小时地课程,还要完成看似“正常”的作业。
从早上8点开始,一节课接一节课,时间安排上看似与学校相同,可实际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战斗”。午饭过后下午两点又开始。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也想一想,如果自己现在每天需要在家做这些,你烦不烦?
《无条件养育》告诉我们,相比我们对孩子有何感受,孩子如何经历这些感受以及如何看待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更重要。有儿童教育家提醒我们,教室的要素并不在于老师教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家庭也是如此,重要的是孩子接收到了什么信息,而非我们认为我们在传递什么信息。
《无条件养育》为我们讲述了两种养育方式:有条件养育和无条件养育。通过对每一种养育方式的深入剖析,告诉我们这些对孩子的影响会有多大。看过全书后我感觉,以前对待孩子的那些做法,虽谈不上是在毁灭一个幼小的生命,但起码有点担忧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我看来,孩子从来都不是上天派来惩戒父母的瘟神,而是引领父母再次成长的小天使。与他们和解,不是在拯救他们,而是在救赎我们自己。达成无条件养育,这本书中有三点值得学习。
第一,有条件养育的弊病是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我自己的孩子,我无条件给TA吃,给TA穿,供TA上学,花大价钱给TA上各种辅导班,怎么就成了“有条件”了呢?是“无条件”了呢?
上述您认为的“无条件”,实际是在孩子没主张索要的前提下,所尽的父母抚养的义务。这里我们讨论的“有条件”,指的是我们对于孩子的爱,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也就是说,这种有条件的爱,意味着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或者达到了家长所规定的某些标志之后才可以得到。
来回想一下自己的做法:比如今早你告诉孩子,如果今天能按时、专心地听课,并能在晚饭前把所有作业做完,就可以看那个他心仪的电影。或者,当孩子捧着平板电脑高兴地对你说:“妈妈,我下棋又赢了。”此时你会以一个笑脸,外加大大的拥抱表扬道:“你做得真棒!妈妈爱你!”
相反,你会黑着脸说:“怎么又输了,我真的白给你花钱学围棋了!”这就是典型的有条件的爱。因为,妈妈爱不爱孩子,取决于孩子是否完成了作业,是否下棋赢了对手。
这样做传递给孩子的是,他认为妈妈对他的“爱”和好脸色,取决于他的作业完成与否,和棋的输赢与否,而不是妈妈无论怎样都爱着自己。
《无条件养育》书中介绍,在一项针对1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认为家长爱自己是有条件的学生更容易受到排斥,导致他们更容易反感和讨厌他们的家长。这些学生中很多人都感觉,一旦没有做出令人钦佩的事或顺从家长的意愿,自己会得到更少的爱,也正是这些使他们与家长的关系更容易陷入紧张。
家长发出的这些“条件”,往往带有诱惑和恐吓。比如,达到了某种目标,可以奖励个美食、玩具或旅行。而一旦未完成目标,孩子往往只能面对指责、挖苦、敌意或责怪。我们试想,如果孩子做每件事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一旦某次任务没有了“报酬”,孩子是不是会失去了做它的兴趣和理由?
第二,无条件养育是给孩子的天赐礼物。
有个儿女双全的全职妈妈常对我抱怨,她整天在家除了家务就是弄孩子,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而她为孩子们付出了这么多,孩子却一点不听话,老大恨不得拿着鞭子在后面抽才肯坐下来学习,老二成天就知道哭哭哭,一点不听话。她常常丧气地说:“你说他俩是不是上天派来惩罚我的?”
这里必须谈谈家长生养孩子的目的。确切地说,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不应该是“我如何能让孩子听我的话?”而是“我的孩子需要什么——我如何能够满足这些需要?”
作者认为,将焦点放在孩子的需要上,与孩子并肩协作以确保他们的需要被满足,要求我们必须承诺重视孩子,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严肃对待孩子的感受、需要和疑问。这种无条件的爱目光长远,着眼于长期效应,赋予孩子安全感,力图让孩子充满爱心地成长为自信、独立、品行端正、有担当的人。
这位妈妈的“听话”,是着眼于管理孩子立竿见影,受我们控制,而一旦孩子逃出了“管理”的范围,比如年龄的增长和被压制后的反弹,这种“控制”就不再起作用,还会给今后生活带来很多问题。现在孩子的“听话”,其实是在满足家长的需要和感受。
第三,这么做,完美与孩子和解,放父母自己一马。做一个重视孩子需要的家长,《无条件养育》这本书还给出了以下13条实用原则。
1、深思熟虑。
在我们教育孩子受挫时,需要多花些时间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所作所为。记住这句话,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作者认为,最能引起某些家长愤怒的孩子的行为,正是家长自己身上最不招人喜欢的特质。正如丹麦诗人兼科学家皮亚特·海恩所说:“在别人身上最难以原谅的错误,其实就是你自己的错误。”
2、重新考虑你的要求。
就像昨天发生的一件事,令我豁然开朗。这些天我每天让儿子做200道口算题,错题
不能不能超过5道。可是每天我在判题的时候,自己都不能保证全对。因为面对这么大的题量,又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高要求,难免有脑子不听使唤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每次儿子有错题时我对他的嗔怪有点不尽如人意。所以,我改了要求:只要认真做每一道题就可以了。从那以后,儿子的正确率真的在每天提高。
所以,及时调整我们的要求,既是人性化的表现,也能令孩子更能完成目标。
3、专注长远目标。
就要求家长有大局意识和向前看的思维。试想,孩子今天是否打翻巧克力牛奶、是否发脾气、是否忘记做作业,与你对待他的行为是否能帮助他成为一个彬彬有礼、富有责任感且富有同情心的人相比,是不是就没那么重要了吧。
4、将亲自关系放在第一位。
亲子关系重要吗?看你是想得到一个见了你就瑟瑟发抖、浑身僵直的孩子,还是希望TA在犯了错误时,能勇敢地站在你面前承认,并向你寻求帮助的孩子呢?
5、不仅改变行为,而且改变视角。
在孩子犯错问题上,有条件养育和无条件养育的区别显而易见。前者会倾向于理解其是一种犯规,而犯规自然应该导致“后果”。而无条件养育的家长则倾向于把错误当做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教导的机会,而不是让孩子痛苦的机会。
6、尊重、尊重、尊重
我有个朋友,她的孩子才7岁,她总爱当着孩子的面向别人抱怨:“TA为什么数学不好,是不是脑子笨?”面对孩子的弱点,你是否会言语带有讽刺或挖苦过孩子?记住,家长无视孩子的感受的这种行为,就像他们用绝不敢施予另一个成年人的方式打断孩子,而自己被孩子打断时却怒不可遏一样。
7、真实可信。
家长在教育面前,自身必须真实。我们要坦诚地告诉孩子,大人也会犯错,即便他拥有多少特权和智慧,也依然要在世界上挣扎前行。事实上,成年人与孩子相处时越真实,孩子就越可能真正地尊敬我们。
8、少说、多问。
引导孩子产生想法、异议和感受,要比向孩子发号施令更有作用。
9、记住孩子的年龄。
面对一个婴儿的教育方式,肯定与一个7岁的孩子有所差别。同理,绝不能用教育
16岁人的标准套用在7岁孩童的身上。
10、在符合事实的前提下以最好的可能性看待孩子的动机。
很多时候,在我们不知道事实真相时,我们判断孩子不良行为也应该是“证据不足情况
下假定孩子无辜”。这条原则对于低龄儿童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看起来的不良举动实际上可能要归因于其年龄。即使面对高龄儿童,我们的第一反应也不应该是责备。
11、不说没必要的“不”。
在这个“不”的限定下,低龄儿童尤其会被阻止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被迫做自己不想做
的事。我们不对孩子说过多且不必要的“不”,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安排和需要就不重要。换种具有建设性的说法,比如“你应该怎么怎么做”或“你这样做会更好”。
12、不要那么死板。
每晚必须9点上床,并不是改变不了的铁律。在特殊的日子里,比如某个重要节日、某
人的生日宴会当晚,偶尔不遵守上床时间,是不会打乱你孩子的生物钟和作息习惯的。
13、不用匆匆忙忙。
你把熟睡的孩子从被窝里拽起来后,他一定会迷迷糊糊地不知所措。这个时候你再去倒数三个数,逼迫他赶快下床洗漱真的有点不人道了。为什么不给自己点时间,改变一下日程表,以减少催促孩子做事的可能性。与其说师徒改变孩子,倒不如改变环境。因为,傻瓜才会去催促一个低龄儿童。
《无条件养育》这本书告诉我们,爱一个听话的孩子容易,但爱一个不那么乖巧顺从的孩子则更为伟大。网络不是有个段子吗?在孩子把家长气得咬牙切齿时,有多少家长必须在心中默念:“亲生的!亲生的!”才能化解一场“流血事件”。
疫情当前,每只小“神兽”几乎24小时被关在“牢笼”中,而且何时“归山”尚无期限。与其说我们全天候与之“较量”,倒不如踏下心来,好好看看《无条件养育》这本书,你会觉得这些道理太合时宜了。用这本书的道理去和“神兽”们和解,才是对自己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