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怪自己年前太闲手又太贱,一口气订阅了那么多专栏,现在好了,它们一个个躺在手机里各个蒙灰的APP里眼巴巴儿地等着我去学,无奈订课如山倒,学习如抽丝,就差把自己逼得知识狂躁了。
这阵子状态还算不错,上下班的路上听了不少《超级个体》,只是这种光听不看不想不整理的学法总有一天会让自己消化不良。所以趁这几天还没忙飞起来,赶紧缩短加班时间,回来把该补的课都补上。
————我是正文开始的分割线————
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肯定比不学好,但低效率的认知只是低水平的勤奋,期望通过这种方式在竞争中领先一头显然是不可能的,相反只会更加重自己的焦虑。真正要做的,是学会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效率。
两个概念
学习效率金字塔:听讲——阅读——多媒体(声音/图片)——示范/演示——小组讨论——实际演练——教别人:一群人学比一个人学要好
隐性知识:是“如何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个人信念、看问题视角和价值体系等专家自己都没有察觉的隐形要素
1. 功利读书法
1.1 极其功利地少读书,读什么书:能解决当下问题、学了有地方用、难度适中的
1.2 极其功利地配置资源:从自己的需求开始,区分三种阅读,设定目标,配置资源
- 心智性:需要大段时间、系统阅读,最好配置高人讨论以及实践环境
- 知识性:目的在于知道某事,适合碎片化和社交性学习,读的时候迅速判断是不是有用的知识,从而决定自己的涉入深度
- 娱乐性:累的时候读、“换脑”
1.3 不从第一页开始读书:花时间选书——看书评、目录、针对性地看具体章节,不花不必要的时间在错的书上
2. 找到知识源头
一手信息:知识的源头
二手信息:忠实转述一手信息
三手信息:为传播而简化和极端化观点的陈述,例各种畅销书
四手信息:为各种动机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例各类爆文
三四手信息并非完全一无是处,但作为读者要有向知识源头靠近的追求
- 辨别和找到知识源头:一般而言,下面这些内容是好知识的概率更高
- 一手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
- 名校的教科书、MOOC里推荐的一手教材、维基百科
- 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比较高、略微难懂的书和文章
- 各行业领军人物、大牛推荐的书单、豆列
- 跟随知识源头的人
- 成为知识源头
3. 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 多感官:看一遍、听一遍、说一遍、画一遍、做一遍,尽可能从更多感官通道学习
- 进入好的圈子、好的社群、找到好的导师:认真品味优秀的人,不要妄下结论
- 费曼技巧:通过教别人的方式让自己学会
- 选择一个你想理解的概念
- 假装你在教某人
- 如果遇到问题,停下来翻书
- 简化你的语言:用自己的语言而不是术语
一二手知识比三四手的有价值;经典比碎片化有价值;站在知识源头的人和圈子,比知识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