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个问题:你觉得过去几年自己最大的进步是什么?点赞最多的回答是:停止无效社交。
最近《向往的生活》里有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大家围坐在饭桌前,黄磊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你们一大群人来,我没什么感觉。因为我和你们不熟,我没必要和不熟的人瞎扯。
最开始明星们进门时,作为“蘑菇屋”的主人,黄磊有些拘谨地站在厨房里,例行公事般向大家打招呼。直到老狼的到来,他才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饭后也是跟老狼悄悄地凑在一块聊天。
前段时间有个词很火,叫“点赞之交”。意思是,平时不联系,只通过朋友圈点赞来保持一下存在感。
我们都想拓宽自己的人脉圈子,给给他人留下好印象,成为别人眼中优秀的人,但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社交是无效的。”
01、你认识谁不重要,谁认识你才重要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公司里有个同事叫小康,是个特别热衷于社交的人,无论是公司的抽烟角,还是行业里的交流会,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也经常向我们吹嘘,昨天看到哪个哪个大佬了,前天又加到了谁谁谁的微信。这让当时我的羡慕不已,他认识这么多人,一定以后会有大成绩吧!我心里默默地想着。
后来,公司需要举办一场活动,需要邀请500个人到达会场,老板语重心长的对他说:“你人脉广,这事就交给你了。”小康也很得意的表示:“就咋这微信都加满人了,搞定一个500人还不是小意思。”
结果呢,他又是打电话,又是发朋友圈刷屏,最后来的也不过50几个人,还不如另一个刚入职的员工邀请的人多。从那时候起,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你认识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认识你。
毕竟,只要在某个领域待上一段时间,谁不认识几个大佬呢?可是,这有用吗?大概率是没用的。很多人以为社交就是去认识别人,不断的加好友,不停的混圈子,其实错了。真正的社交是讲究利益互换的,你对我有用,我对你也有用,大家各取所需,彼此成全。
比如说,我是做新媒体公司的,而你正好是一个冉冉升起的网红,那么,我很可能会主动邀请你进入这个网络。这跟人情无关,我也不需要认识你。谁红了,我就去找谁,我甚至不会在意他是不是足够礼貌、谦虚,我在乎的只有一点:他能帮我赚钱吗?
一个人的价值越高,他的社交范围也就越大。所谓的价值,就是你能给别人带来的好处和利益,你能给别人带的收益越高,别人自然就越愿意跟你做朋友。所以,想要建立真正有用的社交,应该是先从建立价值开始。
这个价值,可以是专业上的能力,你做的事情,别人都做不了;也可以是链接价值,你跟谁谁谁是朋友或者你是某个关系网络中的一员,别人必须要通过你才能链接到其他人。这样的社交才有意义。
反过来,如果只是你认识别人,别人不认识你,这说明别人对你有用,而你却对别人却是没有价值的。那么,对方日后为什么要帮你呢?所以呀,与其花时间去做无用的社交,不如把自己的基本功打好。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02、社交的本质是互惠
不管何时,社交都是带有功利性和目的性的,社交的本质是互惠。
有个朋友向我倾诉了亲身经历:在网上看到一个大佬写的文章很受用,于是加了微信请教问题,满怀期待等了半天,结果对方却回复一句”你是?“……朋友顿时气炸了,觉得这些大牛表面君子,结果却这么高冷不友好。
其实,这位朋友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你并不能给对方提供什么价值,对方凭什么帮你呢?
你想认识对方有一万种理由,但对方是否想要认识你,要打一个大问号。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对方,你会把你的时间花在一个你根本不认识,也不知道能不能给你带来价值的人身上吗?如果你是对方,你想要的是哪种朋友呢?
社交的基本原则是:不要问别人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别人做什么。所以,想要链接人脉,想要别人帮你,首先要想清楚:你能为别人提供什么?
03、欲成就自己,先成全他人
俞敏洪曾经在文章里写过一段关于社交的故事:有人问他,怎么样才能跟俞敏洪做朋友。俞敏洪反问:你用什么来跟我做朋友?对方答:我可以帮你扫地拎包。俞敏洪拒绝了,因为他不需要,即便需要,也随时可以找到。
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人想方设法认识大佬,想拿到大佬们的联系方式。可是,他们却没有想过:加到微信之后怎么办呢?大多数人的做法是,好不容易加到了大佬的微信,然后就让它在通讯录睡大觉,其唯一的作用就是向别人吹牛:你知道吗?我有XXX的微信。
在社交领域里,有一个词叫作“可交换系数”,意思是说,你的可交换系数越高,那么愿意跟你做朋友的人也就越多。相反的,如果没有“可交换系数”,那么,即便再努力,也毫无价值。如何提高“可交换系数”呢?答案是,先成全他人,也就是给别人带去好处和利益。
李嘉诚在某次谈话中,有人问他,为什么你的生意可以做到这么大?李嘉诚回答:“因为每次做生意时,我总让对方赚得比我多。所以每个人都想和我做生意。”这几乎已经成了李嘉诚家族的做人标准,比如,当记者问李嘉诚之子李泽楷“你父亲教会了你怎样的赚钱秘诀?”
李泽楷回答:“父亲从没告诉我赚钱的方法,只教了我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他一再叮嘱我,你在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你就只需要拿六分。”
社交关系讲究的是利益交换,如果你只想满足自己,却从不思考如何帮助别人,那么,你的社交圈只会越来越窄。即便是多年的好友,如果不懂得维护,关系再好也会慢慢淡去。想要得到别人的帮助,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帮助别人,先成为别人的利用对象。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欲成就自己,先成全他人。可惜的是,很多人心里只有自己,只想着别人要如何帮助自己。所谓有用的社交,就是你对别人有用,别人也愿意用你。这就是成年人社交最真实,也最残酷的现实。只有你有用,你的社交才有用。
04、出自己的小圈子,去看外面的大世界
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打破圈子扩大人脉的重要性,在圈子里只能一叶障目,而圈外是最新的资讯、最有效的人脉。那么,到底要怎样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去看外面的大世界呢?
1、盘点你现有的人脉,以价值加固圈子。
走出现有的小圈子,并不是让你抽离出现在的圈子,而是在充分发挥现有圈子价值的同时,对接圈外人,拓展自己的圈子。
首先,盘点你现有的人脉网,你交流最多的5到10个人是谁?下一步,列出你的"外围人际圈"——列出对你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人,大约50个人。
快速提炼你们交往你所能提供的核心价值点,找到自己的独有价值:是你专业能力突出,还是咨询最及时,或者擅长沟通解压。
深挖自己在圈子里的定位,专打个人价值,以价值构架的圈子最稳固高效。
2、把社交时间排进你的日程计划中,主动出击,挖掘圈子边缘人脉。
回顾以往,快速审视一下,你的人脉网中核心的60个人,他们在职业上是否够多元,例如这些人是不是你的同事,或是否跟你是同行。
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为"是"的比例超过七成(例如,85%都跟你在同一行业),你就该认真思考了,如何把你的人脉圈变得更多元。
下一步就是,将社交活动安排进你的日程计划中。想想那些你觉得还不错、在其他领域或公司工作、但你比较少来往的前同事或朋友。
以这些名单为线索,邀请他们聚一聚,他们应该会很乐意跟你碰面。主动联系圈子的边缘人脉,逐步接触他的圈子,是拓展圈子最直接的方式。
3、善意助人,随时准备着一切跨界资源,但是别期待立即的回报。
一个做投资的朋友讲过,有次他在医院看病,善意地帮助旁边打吊针的人喊护士,结果就和那个人熟悉起来。
没想到,那个竟然是一个香港归来的技术硕士,在研发一款新产品。就这样,做投资的朋友以不可置信的天使轮低价,入股了这个技术公司。现在赚了至少千万级。
拓展朋友圈很多时候就是举手之劳,可能是火车上分享一盒水果,一路唠嗑;可能是参加峰会和邻座互相答疑,聊得够劲...
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圈子就像一张邀请卡。它主要是打开一个新世界,让你结识不同的人,充分满足你的个人好奇心及实现自我成长。
只跟和我们相似的人来往,可以让日子过得轻松愉快。但如果你肯花点心思增加自己的异质性关系,走出小圈子,就能够多认识人,接触新颖的想法,并且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建立更牢固的保障。
走出小圈子,才能让你的努力更有方向、更有价值、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