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奥运会这一个梦想
虽然梦想之所以为梦想,就是因为它的持续性。但有时也可灵活处理,比如为达到短期目标而把梦想碎片化or转换一下,如果梦想太大而心力不足。
1.想起Iren分享过的“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2.求助很可能只是变相考验自己的想法,坚不坚定?该怎么做,内心早有定论;3.“跟你在一起”和“追逐我的梦想”并不冲突。
我想到了姚贝娜,伊人已逝,歌声仍飘荡在耳际。正如《心火》里唱的:听到的人为我证明了,这世界我来过!
这跟有时你想问别人意见一样,其实内心希望得到肯定多一些。
宝贵的东西都需要很费心。心力的付出(而不是金钱)应当是衡量一段感情的唯一标准。
1.咨询的人活学活用,将“”如何考100分“”(答曰:让老师出一张针对自己的卷子)这个问题的答案应用于教学实践;2.用来检验自己对家人、朋友的了解程度,是否真如自己标榜的“最关心/最爱的人”呢?
被“如果自己不想积极认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样的回答都没用”触动了,跟“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不失为面对挫折时的鼓励。是啊,活着本身就是最美好的。
老妈老说我没心没肺,然后我各种辩驳。想想这算什么呢?你一定要用自己的见识去反驳一个连小学都没毕业的人,赢了很光彩吗?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这些年的所做所为,看起来好像做了很多,实际上我忽略了她内心真正的需求,是希望叫我帮忙的时候我不要拖延,是希望我跟她聊天夸夸她,是希望我偶尔给她锤锤肩,还是希望我平安健康(所以经常发一些有的没的链接)。无论是哪一个,从另一个角度讲,那都是为我好,也都是我缺点的写照。所以,我跟她吵架的目的其实是不想承认自己的拖延、懒惰,自卑。后来,我突然想明白一个事儿,那就是迎难而上,她说你拖延,那你就雷厉风行、干脆果断;她说你懒,那你就细心,把能想到的事儿都做完。实践了一段时间,突然发现母女之间的问题基本都消失了,因为拖延产生的负疚感也渐渐消失,内心更轻松了。总结如下:1.当你不认同爸妈的观点时,倾听+沉默+微笑是最好的方式;2.用鼓励+赞美+引导的方式,让他们接受你的某种行为、观点;3.储备一些医学常识,做好爸妈的保健工作;4.迎难而上,适当满足爸妈的““掌控感”(其实很多都是小事,没必要老跟““原则”扯上关系);5.欣赏家人,年轻时受的苦、有过的梦想、一些好的观点、为人处事方式、对你的无微不至;。我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不知哪位哲学家说过,大意是:外面的世界是内心的反射。告诉自己,不要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做决定,尽量保持沉默,少伤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