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决定今后的发展方向朝心理咨询行业发展,并用了两年时间学习理论知识,拿到了国家三级与二级心师证书。但拿到证书后,我却迷茫了,因为取得证并不代表自己就有能力开展咨询工作,我连咨询的门在哪都没摸清楚,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职业素质要求,基本咨询技术在理论上有了系统的熟知,但知道不代表是做到。并有好友问我“你们学心理学的怎么就喜欢钻研别人的秘密呢”听到这话,我有些诧异,难道外行人看学习心理学的人都是这样理解的吗?若是这样,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的学习?为什么国家还要开设这样的课程?为什么这个行业还有存在性?或许这位好友理解没错,的确是有些不怀好意的人是想利用心理学来谋私利,因为心理学是反应人性,尊重事物发展规律,顺应人性是道家所得倡的道法自然。
凡事都有两面性,今天我从积极面来总结下自己,学习心理到底为了什么?
首先,学习心理学这个念头,应该是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冒出来了,因为一直觉得自己心态有问题(这貌似很多心理学爱好者的共性)很多事想不通,还纠结。由此学习心理学的第一原因是为自己(很自私对吗?)想从心理学中找到答案来慰藉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个可以安放的地方。
其二,从事多年的人力资源工作,为了推进企业各项制度的落实,不断与人打交道,不断提出要求员工应该这样,必须那样。但从自己心底本身就不喜欢被人发号司令的呼来喝去,工作中也不想让员工产生这样的感受,可事与愿违,苦口婆心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喜人的效果,反而让自已心累不已。由此学习心理学的第二个原因,期望通过心理学的学习,能学会理解他人背后的情绪与动机,找到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钥匙,使工作得以顺畅的进行。
其三,与母亲同住多年,生活习惯有诸多不同。免不了生活中时常发生不少的磕绊、拌嘴现象,严重时还会有激烈的争吵。做为女儿,孝顺是应该的,无条件的,不断告诉自己忍,忍忍就习惯了,但越忍就越压抑,且委屈不以。由此学习心理学第三个原因,想从心理学中找到对老人心理的了解,心悦诚服的接纳母亲所有和一切,理解她每个动作,每件事情背后的正面动机,让母亲的晚年生活舒心、安心与开心。
其四,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不断修炼自己的同时,顺道也可以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去影响帮助周围的人,如果能在这件事上慢慢做成专业,且还能挣钱来养活自己,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朝着这目标,在学习心理学的路,慢慢前行实践,期待可以从一只菜鸟蜕变成一位合格的心理咨询老司机。由此学习心理学的第四个原因,掌握这一心理咨询专业技能来养活自己。
总结,学习心理学到底是为了什么?即修炼自己,接纳一个不完美的自己,爱上一个不完美的自己; 理解他人,理解他人情绪背后的动机,包容但不纵容他人的各种特质。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实践学习,参加线上“实操成长小组互动学习”,请教当地老师将心理学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订阅心理界大咖们的微信公众号……截止目前自己收获了什么?
【成长小变化:“不为别人的情绪负责,很难过的感觉逐渐减弱”】
做为一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常为与员工就工作问题进行沟通中,自己会陷入到自责当中,因为感觉自己夹在中间,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很难在企业与员工利益之间找到平衡。每每员工不能接受企业开出的条件而选择离职、选择博奕,选择抗拒,我的内心就会非常的难过与自责,难过不能解决问题,自责自身能力的不足,时间长了,对自我认同感越来越低,自信离我渐行渐远。
2015-2016年在家潜心学习两年心理学理论知识,远离纷杂的人际关系,感觉对自控力的掌控游刃有余,生活较有目标感和充实,时有学习焦虑,运用冥想打坐、ABC理论等方法得以自愈解决。在完成了考证目标后,生活又需重新回归挣钱养家的轨道上。以人资项目顾问的身份进驻一家企业,面对暗流涌动的人际关系,我又开始了犯怵了。过往的不如意的沟通场面如一帧帧电影画面在脑海中闪过,突破内心的恐惧需要极大的勇气。经与线上小组的ZX请教,她用着咨询引导的方式,一点点的体验着我的担忧,体验着我的情绪,体验我的困惑,抽丝剥茧让我悟到 “绝对化”的错误观念在影响着自己的判断。逐渐的,再进行与员工沟通过程,即使对方的反馈与内心预设有较大的差别,有负性情绪的发生时,有意识觉察自己情绪“我沮丧了,我失望了”,但不对抗不压抑,通过语言或肢体动作表达出来,对方传递过来的情绪也自我觉察,只是围观理解它的客观存在,不做评判。慢慢的沟通的顺畅性越来越突显,不再去为担心对方情绪而自恼,难过的感觉一点点的在消失,接纳的范围在一点点的扩大。
补记录:今天与辅导企业老总沟通7月工作重点,过程中与他意见有不合之处,内心有想妥协的念头,感觉到开始对自己的失望“原本定好的谈话目标怎么又改变了呢?若妥协,有可能传递给对方的信息是不自信”敏锐的自我觉察,让自己重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心,再次反复肯定老总意见的合理性,同时把自己意见的重要性也反复强调,终于双方达成一致。为再次接纳自己情绪并做积极调整而感到高兴。
【保护自己,清晰边界,适时的 “融进去,出得来”】
“融进去,出得来”是描述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共情”的基本技能,以自己为工具从来访者角度去体验TA的痛苦、烦恼与悲伤,高兴、快乐等任何情绪,传递出懂TA的信息,传递出与他同在的信息,才可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对于“共情”技能的运用,自己的观点是:学习了心理学,而心理学又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可以在工作生活中适当的运用,才使自己不枉这些精力学习。但刚开始,很容易的让自己陷入自己设定的框框中,随之产生很多的挫败感,无力感,焦虑感。为什么学习了仍没有让自己有所改变,反而是遭遇更多的困惑与失败。是自己太笨了,还是智商太低了?
随着学习的深入,开始在一点点的理解领悟挫败感的发生,缘于自我保护防御机制—否认自我!虽然知道了心理动机,还没找到解锁的钥匙,但却发现自己在一点点的走近自己,尊重自己,呵护自己,不似以往那样的压抑自己,抱怨自己,责备自己。在没有能力弄清怎么“行”的状况下,能搞清“知”,对于成长,这也是小小的进步,内心的喜悦感油然而生。知道接下来还会有很多的困惑接踵而来,“否认自我”的防御会反复发生,只要每次的发生比原来好那么一丢丢,这就是我学习心理学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