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应该被很多人看过,但看过的人是否化身为高级学霸,那就不得而知了。以小的浅薄之见,八成是没有,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化身高级学霸的。如果你确实没有的话,不妨读读我的经历。
是这本书没有用吗?NO,起码人家斯科特.杨用的挺顺手,人家就是学霸呀。当初我读这本书的感受经历就是,我的天,好厉害,我爱学习,我要开始用整体性学习法行动,等着,用不了多久,我也是学霸。然后,每天有时间想一个比喻,有空了来一个内在化,可是,我的天,我的学习依旧停留在以前。然后,肯定是这本书不好,都是骗人的。然后,这本书就这样被放下了,还不如我原来的呢。然后,整体性学习法就化为泡沫了。
直到后来重新读了此书,一字不漏,细细品度,这才有了新的看法。这本书是相当精炼的,重读之后才发现我遗漏了很多细节,第一次读的时候急于掌握这一种方法,漏掉了很多东西。我再读并不着重研究其学习技术,反而投身于其背后的理念与本质。学习就是在编织一个大网,一切的技术与方法都是把这个大网编的更大,编的更结实。我们必须先构建一个大网,然后用技术和方法把这个网给织好。然而绝大多数人改变没有这个网,就算学了几招技术,又能怎么样呢?充其量算是买椟还珠罢了。
这个方法的掌握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读了这本书觉得没有用的人,败就败在了急于求成上。我们都恨不得一下子用上所有的技巧与方法,结果呢,你该不懂的知识你还是不懂,你记忆知识的速度也不见得快了多少,你比喻的能力依旧差,深度拓展太麻烦,横向拓展找不到,纵向拓展我的天。然后,这本书,就被放下了。
我觉得这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足够多的栗子让我们模仿着应用,但是吧,秘诀已经传授给你了,你用不用的起是你的问题。栗子不够你完全可以自己去创造。
我能想到最好的方法就是一个一个智力挑战地完成,不要嫌麻烦,真正麻烦的是你依然用低效的学习方法去创造更多的麻烦。当我真正用比喻法去记忆一个知识的时候,发现完全是可以想象的出来的。当我开始用内在化去理解一个知识的时候,发现了动用感官去记忆一个知识的美妙之处。相信我,掌握这个方法固然重要,但是,这个过程不能求急,当你真正应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方法应用起来也着实有趣。当然,最好多看一些其他的学习类书籍,进行一次主题阅读,说不定你认识就更加深刻了,一夜之间变学霸了呢?
我们要做的不过四个步骤,第一,阅读材料,第二,完成各项作业和在课堂上做笔记,第三,应用整体性学习方法理解某些难点,第四,考试前针对学习内容做一次笔记流。其中,那些难点应用一些方法处理,大部分还是不用的。
有可能,起初你的学习速度甚至会变慢,但根据复利模型来看,只有你加大执行次数,就可以进入快速上升期,加油。
深度的学习,永远要耐得住寂寞,下的去苦功夫。没有刻意练习的痛苦,就没有瞬间想出比喻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