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是很多职场父母的第一难题。大概每一个职场父母,内心都会有这样的矛盾:一边是水涨船高的房价,应接不暇的项目,一边是缺乏陪伴的孩子……身兼数职,又分身乏力,常常会感到疲惫,甚至怀疑自己的选择和能力,这会带来深深的内疚感、挫败感和无力感。
我想说的是,这些感觉是普遍的,也是正常的,但并非是必然的。只要方法得当,我们完全可以变得更加冷静、自信和更有掌控力,甚至完全可以去享受这样的生活。但我们之所以会掉进这样的漩涡无法自拔,是因为我们有以下这样的想法或做法:
1、我要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
很多家长都在很努力地工作挣钱,以便用钱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或许,我们的职场父母,没能让孩子进最好的学校、参加最贵的夏令营、用最顶配的电脑……但我们依然可以让他们获得了最豁达的气度、最深邃的思想、最珍奇的发现……而这也正是我们能留给孩子的最宝贵财富。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在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满足之后,更需要的需求是归属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价值感)的需求。而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需求,都是精神层面的需求。可见,对孩子的一生来说,真正的富足是精神世界的富足,而不是物质条件的富足。
2、想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极限挑战》有一期节目,让一群高三的孩子根据家长的不同表现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一声令下一起冲向终点。结果很明显,并不是起跑线靠前的孩子就能一直冲在最前面,爆发力和耐力好的孩子都有翻盘取胜的机会。
其实,起跑线上的领先,只能让选手在短跑的赛制中取胜;而我们的人生,更像是一场马拉松,持之以恒的耐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永不服输的勇气,才是孩子跑赢对手的终极武器。而这些东西,并不需要家长拼了命去积累。家长的角色,更应该像是教练,去陪伴孩子成长,去锻炼孩子的本领,而不是企图买通裁判。
3、我要加班,没时间陪孩子。
很多家长说:不是我不想陪孩子,而是我要加班,没时间陪孩子……但那究竟是事实的真相,还是说那只是你的选择?因为我也常听到有人用“我去不了,我得回去陪孩子”来拒绝加班和应酬。在孩子长大成人的十多年里,你会有无数次选择的机会。虽然目前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甚至更多,但是你以后依然有选择的机会和自由。
大多数父母的确很忙,但是我觉得至少可以做到以下4件事:
①减少无意义的加班;
②减少独自的消遣(没跟家人互动的);
③提高工作时的效率;
④有时候学会说“不”。
4、不小心把情绪带回家。
成年人的世界有很多的无可奈何,沾染一些不良情绪也在所难免。但是家庭和工作需要一个相对清晰的界限。有时候,我们会不小心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回家,这无疑会破坏家庭的氛围,让爱人和孩子敬而远之。这是你想要的吗?
有个词叫“迁怒”,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不知不觉地、不由自主地迁怒他人,尤其是身边爱着你的人。身为成年人的我们,应该比孩子更有健康的宣泄情绪的方式和渠道,而不是把“自己没能消化掉的情绪”转稼给我们的孩子。不然的话,孩子除了从我们这里得到了委屈和恐惧,他还能得到些什么?他还能做些什么?
5、身份选择时,我必须二选一。
很多职场父母都会有“二选一”的思维方式,比如:我是去参加孩子学校的活动,还是去见客户?我是要在工作上积极进取,还是要当一个给孩子完美陪伴的父母?这要怎么选?好像注定要顾此失彼。
但其实你可以换一个方式问自己,比如你可以试着完成下面两句话:
①我在.......时,优先重视工作。
②在........时,我的孩子比工作重要。
完成这两句话,也许你就会发现,你要做的不是要绝对的二选一,而是在不同情境下,有意识地来调配角色的优先级。就是说:在工作没有那么紧急时,你可以好好陪孩子,而不是只要来了工作信息,就马上回复;而在有紧急工作时,你也能安心专注地完成工作,因为你知道,在未来你会给孩子和家人更高质量的陪伴。
看到这里,您有什么启发?留言告诉我。下一篇为大家盘点“关于陪伴孩子的那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