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一个月来,跟孩子单独相处,同时学习正面管教、儿童心理学,并将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跟老师和我的心理咨询师聊,有很多收获。让
接纳孩子的现状,停止焦虑,不要急切地期望孩子去改变,而是先接纳、理解孩子,给予孩子肯定和认可,让他能够健康地发展自我认可的部分。当父母有了积极的变化后,孩子也会有积极的变化。尽量少跟孩子讲道理、说教,对三岁多的孩子来说,语言的接收效果其实很弱,孩子很难真的理解你在说什么。多给孩子一些理解、包容,给他成长的时间,他自己会按照自己的轨迹成长,不要焦虑孩子会学坏,只要父母正面和积极,孩子自然也会朝着正面和积极的方向去发展。
什么叫接纳和理解孩子?比如说,孩子不听话、叛逆的时候,不要第一时间去责怪孩子,而是停下来,想一想,他为什么会这样?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把他当作一个孩子去思考,同时又把他当作一个人去尊重,就会知道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和需求。
父母总是会陷入一个误区:我是你的父母,我都是为你好,你应该听我的话!可是,想想我们小时候,当父母命令我们的时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特别是对于自我意识强烈的孩子,他当然会有很多疑问,就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如果遇到阻碍,当然会反抗。若这个时候父母没有表达理解,而是认为孩子叛逆不听话而凶孩子,孩子当然会有负面的情绪。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可能就会出现更加激烈的行为去表达愤怒。这就是恶性循环。
如果父母正面而积极,当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时,停下来,想一想,就会知道:哦,我刚刚有命令的语气,强迫的态度,让他不舒服,有不被尊重的感受,所以宝宝才有小情绪了。这时,跟孩子说:“对不起,妈妈刚刚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妈妈知道你是因为我没有关注到你的感受和需求而生气,妈妈理解你。”这样,孩子会感到被理解和接纳,有了好的感受,气氛缓和,自然就破涕为笑。
再例如,当老师告诉你,你的孩子在幼儿园咬了某个小朋友,让你回家好好教育孩子。这时我们一定不能立刻严肃地问孩子:“你是不是在幼儿园咬了某某?你怎么能咬人呢?你再这样就没有朋友了,老师也不会喜欢你!”如果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就是个坏孩子,他的自我认可就很难建立起来,这将对他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就算是直接问他:“你今天在幼儿园是不是咬了某某?”这样的质问本身也会让孩子产生不好的感受,并且做出防御和抵抗。
我是怎么做的?回家还是像平时一样,该吃吃该玩玩,睡觉前躺床上跟孩子聊天时,我好奇地问他:“唉,你在幼儿园会不会跟小朋友抢玩具啊?”他说:“会!”我又问:“那如果你想玩别人手里的玩具,你会怎么做?”他答:“就问他,可以给我玩一会儿你的玩具吗?”我:“那如果他说不行呢?”他答:“那我就先玩别的玩具。”这时,我就大概知道,他在幼儿园咬小朋友多半不是他主动抢别人的玩具。接下来,我继续问:“那如果别人抢你的玩具呢?”他答:“那我就咬他!”这时,答案很明显了,孩子为什么咬人?他不是无缘无故去攻击别人,而是他不懂得正确表达愤怒,所以采用咬的方式去处理。作为家长,只需要把这个行为看成孩子很正常的发展过程,告诉他:“妈妈知道你咬某某小朋友是因为你太生气了。”他会觉得自己被理解被接纳,然后通过跟他的日常互动,以行动教给他,我们处理愤怒不一定只能用激烈的方式,还可以用语言,告诉对方我很生气,那么他自然而然就懂应该怎么做了。不需要跟他说教太多,而是以身作则去教给他做人做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