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旋律》是一档综艺节目,这档节目不仅让我们了解当年歌曲的创作故事,而且还会由新一代的年轻歌手再次唱响。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它们属于那个时代,更属于人民。
一
歌唱祖国
每首歌曲的背后都饱含着作词人和作曲人的艰辛与不易。
今天想分享《歌唱祖国》这首歌,此歌的作词人是王辛。
他写下这首歌曲的时候中国正值解放前,那时的中国一穷二白
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年代,大家都期望新生活的到来,
当然,王辛老师也不例外。一次偶然的机会, 王辛老师
坐在绿皮火车上,他看到祖国大片的土地和巍峨的
山脉,顿时心中豁然开朗,他当时就写下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这不正是我们祖国最美丽的风景吗?我们要保卫祖国最美的风景,向往自由与和平。如今这首歌传播每个角落,它的那种高亢嘹亮的感觉,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民,我们勤劳,我们勇敢,这也是中国人最闪亮的性格,解放前,我们的先辈们唱响这首歌,是他们对自由与和平的憧憬,如今,随着中国的逐步发展,新一代的年轻人唱响这首歌,是我们对祖国的一份崇敬与希望,时光流逝,一去不返。但歌声却融入了我们的血脉。烙下了不可抹去的中国印记。这就是时光的旋律,中国的声音。
二
什么样的歌才是好歌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来寻找答案。我想这首歌大家一定不陌生,还记得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吗?让我们回到1999年,这年我们祖国终于迎来了澳门的回归。同时也让《七子之歌》传遍了大陆和澳门。为什么这首歌的名字是“七子之歌"呢? 因为中国清政府时期曾软弱无能,给西方列强割让了七块土地,他们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旅顺大连,九龙,广州湾。这七块土地像孤儿一般,在外漂泊了几百年,最终回到母亲的怀抱。那又是谁写下了七子之歌呢?它的作词人是闻一多先生,那时的闻一多正在美国留学,在求学期间,看到国外的先进,让他深刻感受到国弱民穷,于是他写下了许多爱国情怀的诗歌,这首七子之歌也是闻一多先生的作品之一。期初这首七子之歌是一首诗歌,后来为了迎接澳门的回归,找到一首歌曲来表达对澳门的欢迎,人们翻阅许多书籍,确定了七子之歌,后由李海鹰先生修改并谱曲才有了现在的《七子之歌》。这首歌一经播出,获得了澳门同胞的高度赞赏,因为它代表了那个时代澳门同胞迫切想回到祖国的心情。还记得第一次听这首歌,心中总有一个疑问,原诗歌是写的”妈港"二字,后来被改为了Macau,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现在明白了,由于澳门长期被葡政府殖民统治,早已忘记了哪里是妈港,也不知道那个地方叫澳门,人们只知道那个地方叫Macau. 才有了歌词中的那句,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什么样的歌才是好歌?我想我已经找到了答案,它就是《七子之歌》,一首七子之歌唱出了赤子之心,这首歌不仅是祖国对澳门的欢迎,更多的是澳门对于祖国最真切的呼唤。
三
什么样的歌曲才称得上经典的作品?我想它一定是传唱度很高的作品,并且非常激昂的歌曲。那这首《我和我的祖国》一定可以称得上经典的作品。说起这首歌,背后的故事也是非常偶然,张藜的女儿张路经常演奏咏诚于1962年创作的小提琴独奏曲《海滨音诗》。张藜耳濡目染,也逐渐迷上了《海滨音诗》那动人的旋律,于是他请秦咏诚把《海滨音诗》的主旋律用简谱记写下来,按照歌曲的要求重新发展一下。很快秦咏城先生按照张藜先生的要求写下了曲谱。曲谱写好了,可是还得填词 。于是张藜先生开始创作歌词,张藜先生辗转多地,随身都带着曲谱。有一次,在1984年张家界举办了一场词作者联谊会,张藜先生受邀出席,此时的张藜先生正着手创作这首歌,但歌词总是不满意, 当他来到了张家界,看到了那里的奇山秀水, 百里画廊。心中突然迸发出了一种感受,于是他便在歌词里写到,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这样的感受自然而真切。可能是张藜先生经历过解放前的饥寒交迫的日子 ,又体会过新中国初期百废待兴的岁月,所以他对于祖国那种热爱更加浓厚。对于祖国的每一项成就更加珍惜。那个时代唱响这首《我和我的祖国》,是老一辈的人们对祖国最直白而朴实的表达,歌词这样写到,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张藜先生巧妙的把人民和祖国的关系比作浪花和大海的关系,相互依托,相互扶持。而今,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这首《我和我的祖国》再次唱响于海内外,也再一次的牵动了每一个国人的爱国情怀。祖国就是母亲,我们永永远远依赖于它。“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这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歌,虽然作者早已入古,但那婉转悠扬的旋律,飘过了许多年的岁月沧桑,依旧荡气回肠,萦绕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