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桃花源,仿佛若有光
将近一个学期没有好好的更新过了。这学期经历了很多挣扎,更多的重新审视和梳理自己与教学、自己与孩子、自己与世界的新关系。
学期结束,蓦然回首,那人仿佛真的在灯火阑珊处。
“美好生活没有预告,
它经受住绝望的氛围,
然后出现,步行而来,不被认识,不带来什么,
而你就在那儿。”
---- 《美好生活》马克·斯特兰德
1.1 用成长思维面对恐惧
温榆乙未班目前有20个孩子,其中男孩7名,女孩13名。到本学期末(算上寒假期间过生日的),大致已经有15个孩子满10岁。年龄分布情况与四年级相符合。学期初,有2个孩子离开,5个孩子转入,所以正如上学期末的教学报告中所说的,重构与融合,并在融合中不断进化是班级本学期的重要过程。在学期末让人感觉到欣喜的是,虽然
经历了班级组成的较大变动,
经历了学校发展合作的变动,
经历了四年级孩子内在的力量萌动和冲撞探索,
班级状态是越来越好:无论是班级的整体塑性、课堂的秩序、孩子学习的热情、协作意识(解决问题)、自主意识(独立性与行动力)、意志力和抗挫性,都在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中有了非常显著的进步!
我们做到了!在种种挑战下,用了半个学期到一个学期的时间,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把一个学期初多元而躁动,包含着紧张并焦灼情绪的班级(并家校社区)逐渐生长为丰富包容、热情有力、能彼此看到、协作团结、对未来满怀期待的一个班集体,一个初现端倪的学习共同体(包括师-生-亲)。这一切在期末的新春庙会、期末展示中有充分的体现!这也是让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的!
现在回头看,心里滋生了一些感受,也有一些所得,不能说都对,但也算是成长和试错的一部分,和大家分享:
西风凋碧树,草木摇落,芜没而萧瑟,似乎形势危急,环境恶劣。正如学期初的种种的“乱”,是大多数教师(包括当时的我)内心中所“恐惧”的,乱似乎是“失控的前兆”,是不可收拾,滑向深渊的序曲。但用成长的思维,换一个角度去看,事实上,乱说明其中包含着生机与力量、隐藏着契机。只要我们能放下恐惧,起而行之,登楼望远,才能从现实的迷乱中摆脱出来,开阔眼界,望尽天涯路。我们惊喜的发现“纷繁复杂的背后是简单的“道”或“规律””,正如四年级要学习的“乱中有序的绳结背后是简单的编织规则”。
看到“乱”中孕育的力量和美好的契机,用成长的思维,用更高的眼界去看待和面对,一切的“乱”慢慢会成为“勃勃的生机”,它的精气神会汇聚成生命的力量,生长的秩序。我们追求的课堂不是“只强调认真听讲,安静跟随”的课堂,我们追求一种好奇自信感召下去探索行动的“生长秩序”,它优先于拜服于知识魅力的“知识秩序”,更不是靠威严建立起来的“形式秩序”。
只要我们看清楚我们要走的天涯路 ,那么没有生长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不断的生长!在成长的步伐里,慢慢地答案会不再重要;甚至问题也不再重要!
1.2 桃花源 v.s. 乌托邦
受南明教育深度语文的影响,我尝试用晋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另一种解读来概括我们本学期的历程,包含了教育实践、教学实践和课堂实践的形成思路。
我们投身新教育的总体目标可以看作是:“做全人的教育,过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某种意义上这可以看做是寻找桃花源(那是我们新教育希望达到的“终”)。这里所说的桃花源,并非是想要构建一个脱离现实的“乌托邦”,而是一种在有‘人’的教育中走向全人的教育理想。
正如人智学中指出的“所有存在的真正进化都要经历入世的锤炼”。我们不追求“可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逃避现实,也不要做“单纯一味精进,无暇他顾”的适应现实,而是要去追求在此之上的“平衡进取,身心合一”的超越现实。这样的目标高不高?高!高到似乎“世间罕有的桃花源”。要去那里难不难?难!难到“乏有问津”。
转用史铁生的话,新教育的道路“不许诺光荣与福乐,但保佑你的希望。命运并不受贿,但希望与你同在,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既然是一条信者的路。就算道阻且长,也要敢于自己去问津。纵使有先行者,但要警惕,固守教条,刻意模仿,“处处志之”是会“不复得路”。因为“桃花源不在终点”,而是在问津(生长和试错)的胆气和坚守中,在路上,孕育着“桃花源”的魂。
问津路上,所贵者胆,所要者魂。
1.3 有破有立
曾说过华德福教育给予我的宝藏之一是:敬畏和谦逊。但套用儒家的话:温良恭谦,却要当仁不让。高山仰止,不能满足于心向往之,而要起而行之。
我们被新教育探索的桃花林吸引,那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让孩子成为积极行动的“会学”者),所以我义无反顾的“复前行,欲穷其林”。
上个学期(三年级的下学期),我们已经开始了这样的“探索”;而在四年级上学期的重大进展便是:“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是横亘于前进路上的一个巨大的障碍也是挑战。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仍有“小口”。
正因为此,这个学期课堂教学的最大变化是:“便舍船,从口入。” 我不得不将之前的“船”(已经比较熟悉的课堂实践、班级实践承载方式)放下,改为“步行探洞”(调整自己的目标从“教会”到“会学”,重点从“重教”到“重育”,途径从“示范”到“生长与试错”)。
面对寻找自己定位和新关系的四年级孩子,作为教师也在经历着发展“教育与教学探索”中的新关系。在“儿童发展”,“社会需求”,“个体价值”,“家庭需求”...中不断的思考权衡,在各种教育思索和教学实践中碰撞、学习和反思。
1.4 初极狭,才通人;复前行,仿佛若有光。
这个学期之初各项工作都很难,似乎遇到了巨大的瓶颈,整体状态是:“初极狭,才通人”;
我觉得主班老师有三项功课:第一项功课是教学和教研;第二项是班级管理(塑形与文化);还有重要的一项是家长工作。 而学期初这三项工作,对我来说都发生了一个很大的挑战。
首先:我们班新转来了五个孩子,按照比例就是四分之一。个别新来的孩子还是在班级管理相当有挑战的,需要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努力去理解孩子,建立链接,才能慢慢开始工作。这是班级管理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其次,因为学期初学校和班级的变动,包括我们两个原来的孩子离开,不可避免的给老师和家长造成了心理的冲击。班里会有一些家长感觉得变动太大,人心浮动,从而影响到了大家对整个过程的判断和信心。三股冲动的交错震荡(包括对这些变动的理解和消化,对当下学校和老师的信任,对面对未来不确定的信心)都给家长工作带来了困难,而家长的心理波动也会不可避免到波及到孩子的状态,从而与班级管理叠加,增加了这两项工作的复杂性。
最后,就是课堂教学的探索和转型。这是教学方面的巨大挑战。其实从三年级下学期,我内在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感觉,新教育既要立稳脚跟(全人发展),更要兼收并蓄,与时俱进。虽然具体怎么去做当时还不时很清晰,但就是觉得好像不变不行。一定要让孩子“会学”,创造更多的机会发展孩子元认知(学习技能)、社会情感与技能(协作、社交)以及民主态度,从而让课堂情态是师生共同面对未知,构建学习共同体。这并不容易,走出教学的舒适区很难,老师和学生都在调整和适应。
所以学期初对我来说就是这三项工作都有一个巨大的挑战。 主班老师的三项工作,如果有一项有困难,那么就是“累”;如果两项有挑战,那么就是“消耗”;但如果三项都此起彼伏,互为挑战,那真是称得上是“煎熬”了;不过,现在回头看,我们“熬”过来了,并且收获了“这些苦难”带来的礼物。在“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尝试中成长,也做事中也想明白了不少事情。
这个学期中有几次重要的关键点;
第一个关键点是乡土地理踩点和游学;十月中,正是我开学一个半月以来承担压力最终的时刻,但与诸位家长和老师的最后一次关沟踩点活动中,强烈感受到了家长的信任和理解、同事伙伴的鼓励和关注,在积极主动的做事和言语中非常自然的流淌,让我备受感动;而在山水北京中的游学,既有此方水土的自然疗愈,又看到了这一群孩子中之前努力的成果显现,真是让我既欣慰又振奋。这个关键点是一个“触底”的“转折点”,让我更有力量、勇气和信心去继续面对挑战;
第二个关键点是十二月初的山西运城之旅;因为在此之前,结合我的学习和思考,在四个板块不同课型中,我先后尝试整合了不同的教学方式,经过了前期的适应和调整,积累了经验和信心,往前去走。但越往前走,做得越多,思考得越多,到了12月初,又有点不太确信。 一方面感觉自己对于“南明教育”、“学思达”、“慧课堂”、“乐学模式”等思索和实践还不够深入,还没有在华德福整体课程观下更好的融合为更有节奏和韵律的课堂范式;另一方面和一些老师的讨论中,大家会提到,对于四年级的孩子,现在的某些方式会不会有些拔高,超出孩子内在的需求 。但在12月初的运城深度语文的研讨中,感受到从全国五六百位语文老师愿意在教育/教学中探索的勇气和成果,另外,在山西和陈卓马翔在那样一个环境中非正式地深入交流,收获也特别大。这次研讨会,让我清晰了很多之前思考的问题,也对自己所做的教学实践有一个更深刻的回顾和反思,开始有了一个经过消化的课堂范式和生长框架。在这之后,感觉自己在课堂上更“活”一些,孩子们的状态也越来越好了。
第三个关键点是“新春庙会”,第四个关键点是“期末展示”。新春庙会和期末展示更像是一个“收束和总结”。不知不觉,孩子在庙会音乐会、期末展示戏剧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班级活力让人吃惊,让人欣喜。如果用一句话来说,真是初极狭才通人,复行十余步,虽然还没有豁然开朗,但是确实从孩子们的呈现中能感受到“仿佛若有光”的那部分,而且光似乎更亮了些。
1.5 世界你好,我来了
四年级是“童年的黄金时代”。但四年级的孩子,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他们给我的感觉只能用“活力无限”来形容。他们似乎有用不完的能量,在课里课外寻找利用的渠道。他们就是一个个小雷神托尔,挥舞着锤头,纵身跳到老师面前,渴望着挑战和成长。
四年级是充满力量的年级,是探索自我定位的年级,是构建新关系的年级,他们在对自我的稚拙探究中,在与成人的“有些生硬”回应里,在彼此磕磕碰碰的交往合作中前行,寻找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寻找自己对自己的认知,构建着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新关系。
四年级孩子会进入更紧密和更私密的“小团体外交”的社交模式,彼此之间也会有更多的比较、评判和冲突,正像北欧神话中的各个国度。课程作为“外在的点亮”要去呼应孩子的“内在觉醒”,我们看到四年级无论是讲述“《北欧神话》”,还是“《西游记》”,抑或是“《封神演义》”,几乎都是“战斗”的神话。这也侧面说明了,四年级的他们“活力十足”,渴望着挑战和成长。
现在来看,我们班,正如我们的学校,看上去就是处在“四年级”,我们在不断的“战斗”和“变动”中生长,认知自己,梳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寻求着新的关系。其实作为老师,我也是一样。
新关系的建立伴随着旧关系的结束。当我反躬自问,自己在这个“纷繁复杂而又乱中有序”的过程中去尝试“破旧立新”是多么的不易,有混乱,有喜悦;有怀疑,有确定;有沮丧,更有成就感,最终汇总为一种相信、一种勇气、一种对自己当前状态,当前定位的接纳。承认自己有局限,有偏见,但愿意继续带着热情不断的去前行,去碰撞、去自我审查这些偏见,然后在一起前行。
世界你好,我来了!
1.6 偏见和共识
在新教育的探索中,志同道合与百家争鸣并不矛盾。我们都认同“全人教育观、以终为始、身心合一”,但侧重次第,终在何处,如何实践...我们也都会面临着“合道”和“争鸣”的挑战,但这也恰恰是“知行合一的生机所在”。
我们这群人组成多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差异;这种多元的差异性是一种健康的生态。成人的多样性作为教育环境对应到孩子,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德不孤、必有邻。”,让他们去欣赏不同生命个体在一起会更富有生机和色彩。教师团队的多样化,我们在彼此的合作中碰撞,寻求共同点,这将给给孩子带来了生长点。同质的老师不可能培养出丰富多样的孩子,因为生命没有标准答案。
除了多元化之外,我们很大的特点是不断在生长,愿意不断打破自己去构建新的东西。无论是同心源,还是温榆,探索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探索不一定是标准答案,但过程本身就很有教育意义。因为教育发生在过程里,发生在成人的每一次作为和不作为中,这也是这个团队最最吸引我的地方。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在往前走。就象我们对孩子的最大信心,只要孩子成长,就会遇到各种问题;但只要生长,各种问题就会解决。
最后一点,也是我不断调整和生长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组织文化。这么一群理想主义者,和自己的过去告别,重新学习当老师;重新和内在的小我不断地工作。这些理想主义者有很强自我,怎么能够在一起很好地工作?怎么能够保持开放心态,能够倾听和看到别人,这个是这个团队给我的最大的启示和收获。或许我现在还不能像有的老师一样,在组织协作探索中做到同样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水平,但是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得到了很大的生长机会和影响。我逐渐学会接受自己的局限,正如干国祥老师说的,人人有偏见。偏见不是贬义词,因为有观点就一定是偏颇的,如果没有偏见就一无所见,重要的是在对话和碰撞中重构自己,审视偏见,打破偏见。
不怕偏见,就怕没有偏见;
不怕偏见,就怕固执己见;
不怕偏见,就怕拒绝打碎,拒绝成长。
恰恰是我们对于偏见的看法,也可以看做某种意义上最大的共识。
四年级包括北欧神话的所有主题都是诉说着有破有立,因为要构建新的关系。旧的世界不落幕,新的世界不会建起。 阿斯加德的诸神不在雷加鲁克的黄昏中一一陨落,美丽的属于人的新世界就不会诞生。所以我们愿意去面对困难往前走,学校是一段旅程,重要的是当下我们在一起,我们去做。
当下会照亮未来,并不能“保证”未来,因为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性,看不见而信的人是有福的。
参考:
- 《问津:温榆班四年级上学期教学回顾》https://www.jianshu.com/p/5a47238362d1
- 《溯游:温榆班四年级下学期教学回顾》https://www.jianshu.com/p/e5836fc4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