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可名,非常名”、“名正言顺”、“名垂千古”……名,言之必及,及则有意。意者,人之所见也!
文可立名者众,阐释任取一途,合乎于心,切符诸理。“瑞、睿、吉、财、富、雅、美、芳、轩、璇、……”不知凡几,可释者几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类似的感觉,文言或者近似文言似乎更讨人喜欢,更能传达丰富的感情或信息,所以拽两句近文言找找写东西的感觉)。
在古代,“名”与“字”是不同的,但是有联系的,而且还有“号”。“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 其实,这就是我们现在由父母等长辈给起的名字。“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从周代开始,人们在名以外,又另取字。《礼记 檀弓》称:“幼名,冠字”。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号”,又称“别号”。从这个“别”字就可以看出古人对“号”的心态是“开放的”。
另外,有人说“名”与“字”是相反的,这并不完全正确。“名”与“字”的关系常见的有三种,相近(如 诸葛亮,字孔明)、相反(如 朱熹,字元晦)、彼此联想(如 关羽,字云长)。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我们就不纠结了。
我认为一个人的名字需要由自己来释义,这样当说出或听到自己的名字时总能感受到一些美好或力量(毕竟没人对自己的名字搞一些不吉利的诅咒吧)。释义有两种很简单的办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拿着名字去古典诗词或名言谚语中去对照
以我自己的名字为例,“文齐”就可在宋代苏轼所作《石鼓歌》中找到“何人作颂比崧高,万古斯文齐岣嵝”(何人曾作《崧高》歌颂周王功业,写此文的作者名声应如衡山岣嵝)。“文齐”就成了“文章功力齐备,足以登第”,寄托了长辈对孩子的才学期待。
二、自我根据字义进行短语组合,变成近文言
还是拿我自己的名字举例子,我给自己写了一个签名,“寒门小户,世隶农耕。长弓备猎,以文载道,修身齐家!—— 墩者”。前一句是写我来自农家,后一句“长弓”为张,“文齐”各取一字成为短语。另外,“墩者”是我给自己的号,取“文齐”的对应词“武善”为“字”。
中华姓名文化博大精深,我写是我所了解的沧海一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写在最后:
姓张,名文齐,字武善,号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