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心目中读书是什么样的体验呢?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举一反三、信手拈来,就好像《永无止境》电影里面的药丸效果一样,磕一粒以后,所以看过的听过的知识信息都能回想起来,自动结合眼前场景做深入思考,选择出最优方案,并以最佳的姿势去执行。
这样是不是很美好?是的!那这样可能吗?如果你是天才谢耳朵的话!对于大部分我等凡人,正常情况下,半年以后细节就模糊了,2年以后就只记得结局、结论了。
有人期望看完书籍,画一张思维导图保存下来,知识就能记牢,永远不会忘记。可能吗?姑且不论读书是不是为了把知识记住,光记住这个目标就不可能那么容易实现。画了思维导图,充其量就是梳理了书籍的框架脉络,加深了记忆。
换句话,文章标题的期望本身就有以下三个问题。
02 第一个问题
即使很快遗忘掉了,第二次再去阅读,是否跟第一次一样费时费力呢,也就是说,第一次的阅读经历存在与否有无区别。
喜欢复习经典电影、经典动漫的小伙伴都知道,即使剧情里的细节我们已经模糊了,但是大概的故事剧情、结局还是很深刻的。
同样的,一本书,即使很久没有翻阅,渐渐忘却,我可能无法在别人提起的时候,去讲述这本书的内容细节、去论证这本书结论的详细论证过程。但是,我肯定会记得这本书主要的观点,主要的故事经历和结局。而这仍然是有重要意义的。
在我们日后遇到相关的问题的时候,我知道可以在这本书中获取答案。在遇到特定困境时,我知道在这本书里有相似的经历,可以翻阅寻找主人公当时的应对。
03 第二个问题
读书是不是只有记住内容一个目的呢,还有其他意义吗。事实上,很多书籍是需要不断地实践和反馈的。
认知的发展是曲折向上,螺旋上升的。特别是很多方法论的书籍文章,读完就需要去实践,应用。获取实践反馈、然后再思考,再实践。这个很容易理解。很多方法论没有实践根本就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实践以后,发现有很多地方需要做特定修改来适配自己。
同样的,底层逻辑方面的书籍,当时看完后激动和感悟是不小收获。之后结合生活实践以后有了反馈,再回过头来翻阅,肯定就有不同的体会和发现了。这种书,就不是为了看完记住的,是需要实践不断反馈和指导的。
至于观点论证类的书籍文章,不能只记住结论,更要记录论证过程。否则,当遇到相反观点论证的时候,容易自我怀疑。如果没有坚实的论证基础,如何有信心去坚持这个结论观点呢,如何面对他人的反驳时而不动摇呢。
04 第三个问题
标题说读的书很快就会忘掉,这个现状能够改变吗,能够减慢忘掉的速度吗。
之所以读的书容易遗忘,是因为所谓的读书,只是理解了一遍作者的思路、框架,并没有和我的生活产生太多的关联,这本书的思想并没有实践到自己的生活里面。所以当放下书以后,我的生活里再也没有任何的东西能够让我联想到这本书的内容。所以,慢慢就会遗忘。
那么怎么样建立起来关联呢,可以在笔记里面打上特定标签,把相同类型的内容通过标签联系在一起,日后通过搜索特定的标签可以找到这个书的内容。
还可以在阅读的时候,去思考相关的知识、经历、感悟,跟书籍内容做链接。
比如关于当前内容,生活里有没有相似的经验,以前有没有学到相关的知识点,自己之前的认知是什么样的,发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和改变。
当前的内容和以前的知识点有没有互相矛盾的地方,为什么会有矛盾,使用条件、背景、使用范围一样吗?等等。
做上这些关联深入思考以后,最好进行相应的阐述。落到纸面上,把自己的思考具象化。否则,光用脑子思考,有可能想着想着就累了,或者想得远了就走神了,不利于思考的深入。
如果您觉得喜欢这篇内容,希望可以点赞留言,让更多人看到。
你的支持,是我持续分享的动力,谢谢。